石素月刚处理完李守贞之事,回到偏殿,正欲继续批阅那仿佛永远也批不完的奏章,石绿宛便轻步上前,低声禀报:“殿下,乐平公主在殿外求见。”
“乐平公主?”石素月执笔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茫然,随即恍然。乐平公主,是她父皇石敬瑭的妹妹,自己的亲姑姑。印象中,这位姑姑性情不算张扬,与宫中往来也不算特别密切,其驸马乃是杜重威。
她此刻前来……石素月心思电转,立刻便猜到了七八分。无非是见自己掌权,想为丈夫杜重威谋求个前程。
杜重威此人……石素月回忆着历史上的记载和听闻,能力平平,贪鄙怯懦,并非良将之选。但眼下,自己刚刚站稳脚跟,正是需要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力量,哪怕是暂时的、不可靠的力量。
她记得历史上,杜重威后来平定了安重荣,训练过四千兵卒交给了当时的石重贵,虽然后面被收回去了,但如今石重贵已死,若历史惯性仍在,这四千兵卒的训练成果,或许可以为自己所用?先用他稳住一部分局面,待日后有了更合适的人选,再行撤换也未尝不可。
思忖既定,石素月对石绿宛点了点头:“请乐平公主进来吧。”
“是。”
片刻后,一位身着华美宫装、年约四旬上下、容貌与石敬瑭有几分相似,但眉宇间更多几分柔和与谨慎的妇人,在内侍引导下步入殿内。她便是乐平公主。
“臣乐平,参见晋国公主、镇国殿下。”乐平公主依礼参拜,姿态放得很低。今时不同往日,她虽是长辈,但面对这位手握生杀大权、气势正盛的侄女,丝毫不敢托大。
“姑姑快快请起,您这是折煞素月了。”石素月立刻起身,快步上前,亲手将乐平公主扶起,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亲切笑容,“您是我的亲姑姑,私下里不必如此多礼,还是像以前一样唤我素月便好。”
她将乐平公主引至旁边铺设着锦垫的椅子上坐下,自己也坐在一旁,吩咐宫人上茶。这番做派,显得极为尊重和亲热。
乐平公主见石素月态度如此和善,心中稍安,但也并未完全放松,依旧保持着恭谨的姿态:“礼不可废。如今殿下总摄朝纲,威加海内,臣岂敢僭越。”
“姑姑说哪里话。”石素月亲手将一盏热茶推到乐平公主面前,语气温和,“都是一家人。如今父皇静养,太子年幼,素月被迫担此重任,心中时常惶恐不安,正需要像姑姑这样的长辈时常提点、关怀才是。”她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一家人”,试图拉近距离。
乐平公主闻言,脸上也露出感慨之色,顺着话头说道:“是啊,一家人……想起当年在晋阳时,你还是个小姑娘,聪慧伶俐,最得你父皇喜爱。没想到一晃眼,你已能独当一面,肩负起这江山社稷了。只是……只是这过程,实在是……”
石素月神色适时地黯淡了一下,带着一丝沉痛:“时势所迫,奸人逼迫太甚,素月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每每思之,心中亦是难安。只盼能尽快稳定朝局,让父皇得以安心静养,让太子顺利成长,方不负……不负此番艰难。”
她这番半真半假的感慨,既解释了自身行为的“不得已”,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显得情真意切。
乐平公主见她如此说,心中那份因权力更迭带来的隔阂与恐惧似乎消散了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属于家族内部的同情与担忧。她轻轻拍了拍石素月的手背,柔声道:“好孩子,真是难为你了。你父皇……他只是一时转不过弯来,毕竟是骨肉至亲,时间久了,总会明白你的苦衷的。”
两人又聊了些晋阳旧事和宫中琐碎,气氛逐渐融洽。石素月始终扮演着一个尊重长辈、肩负重任却又内心柔软的侄女角色,而乐平公主也渐渐放下了最初的拘谨。
眼看火候差不多了,乐平公主终于有些犹豫地,将话题引向了今日前来的真正目的。她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求:“素月啊,你如今执掌大权,日理万机,姑姑本不该拿些琐事来烦你。只是……只是你姑父他……
石素月心中了然,面上却故作不解,关切地问道:“姑父?杜驸马他怎么了?可是身体不适?或是遇到了什么难处?姑姑但说无妨,都是一家人,能帮上忙的,素月绝不会推辞。”
乐平公主见石素月如此表态,心中一定,便继续说道:“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你姑父他……空有报国之心,却一直未有合适的职司得以施展。他虽才具不算出众,但也算勤勉,对朝廷,对皇家,更是忠心耿耿。如今朝中正值用人之际,姑姑想着……能否请你看在自家人的份上,给你姑父一个机会,让他也能为朝廷,为你,分担一些忧愁?”
话说得颇为委婉,但意思已经很清楚。
石素月沉吟不语,手指轻轻摩挲着温热的茶杯,仿佛在认真考虑。乐平公主见状,心中不免有些紧张。
片刻后,石素月抬起头,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姑姑言重了。杜驸马是自家人,他的才能,素月也是知道的。如今朝廷初定,确实需要可靠之人分忧解难。”
她顿了顿,看着乐平公主眼中升起的希望,继续说道:“不过,官职任命,关乎国体,需得慎重,也要考虑驸马的实际能力和适合的位置。此事,容素月仔细斟酌一番,必不会让姑姑和姑父失望。”
她没有立刻给出具体职位,但给出了明确的承诺。这让乐平公主既感到安心,又保留了一丝期待。
石素月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为郑重和亲切:“说起来,姑姑您贵为父皇御妹,是素月的长辈,更是我大晋皇室的中流砥柱。乐平这个封号,还是早年所封,如今看来,未免有些委屈您了。”
乐平公主微微一怔,不明其意。
石素月站起身,走到书案前,正色道:“本宫决定,晋封乐平公主为宋国长公主,增食邑,以彰显您尊贵的身份,也为皇室表率!”
宋国长公主!长公主乃是公主中的最高等级,地位尊崇,仅次于皇后、太后!而且“宋国”乃是古之大国名,用作封号,更是显赫!
乐平公主——不,现在应该是宋国长公主了,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大恩宠惊呆了,她连忙起身,就要下拜谢恩。
石素月再次上前扶住她,恳切地说道:“姑姑不必多礼。这是您应得的。侄女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朝廷,支持素月。我们一家人,同心协力,才能让这大晋江山更加稳固。”
她这番举动,用意深远。厚赏乐平公主,既是对皇室长辈的尊崇,是做给天下人看的“孝道”与“念旧”,更是对杜重威释放一个极其明确的信号:我看重你们杜家,只要你们识趣、忠心,荣华富贵,乃至权位,都不是问题。
宋国长公主激动得眼眶微红,她紧紧握住石素月的手,连声道:“好,好!素月,不,殿下!您放心!我们杜家,定当以殿下马首是瞻,绝无二心!重威那边,我也会好好跟他说,让他务必尽心竭力,报效朝廷,报效殿下!”
目的达到,宾主尽欢。又闲话了几句,宋国长公主便心满意足地告退了,她需要立刻回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杜重威。
看着宋国长公主离去的背影,石素月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恢复了一贯的冷静。她坐回书案后,对石绿宛吩咐道:“记下,稍后拟旨,晋封乐平公主为宋国长公主,增食邑。另外,让枢密院和吏部,看看有什么合适的闲职或副职,可以先给杜重威安排一个,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是,殿下。”石绿宛应下,她如今已能理解殿下这些举动背后的深意。
石素月揉了揉眉心。又是一场基于利益和算计的亲情表演。但她别无选择。在这权力的漩涡中,每一步都充满了权衡与交换。她用一个虚衔和一个未来的承诺,暂时安抚并拉拢了杜重威这一支潜在的势力,也为后续白嫖那四千兵卒埋下了伏笔。
窗外的天色,不知不觉又暗淡了几分。忙碌的一天即将过去,但属于石素月的漫漫长夜,似乎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