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5章:国运馈赠,解锁土豆神种与顶级谋略
那冰冷的提示音仿佛是天道敕令,在林渊的脑海深处落下最后一字,便化作一股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洪流,轰然冲入他的四肢百骸。
林渊的身形在马背上出现了一个极其短暂的僵直。
他感觉自己的头颅,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强行撬开,灌进去的不是水银,也不是醍醐,而是一整座藏书亿万卷的皇家书库,外加无数沙盘推演了千百遍的古今战局。
那些信息不是死记硬背的文字,而是一种本能。
兵法韬略、人心诡道、天文地理、农桑水利……无数庞杂的知识被瞬间打碎,又以一种全新的、高效得令人战栗的逻辑重新组合、排列,最终化作他思维的一部分,如同呼吸一般自然。
他的视网膜上,仿佛多了一层看不见的滤镜。
眼前的官道不再是单纯的泥路,他能清晰地“看”到每一道车辙的深浅、走向,从而推断出近几日通过此地的商队规模、载重,甚至行进速度。
远处的山峦不再是写意的背景,其坡度、植被、水源分布,瞬间在他脑中构成了一副立体的军事地图,哪里适合埋伏,哪里可以扎营,哪里是唯一的逃生路径,一切都清晰得如同掌纹。
风吹过脸颊,他甚至能下意识地分析出风中携带的尘土与水汽,判断出未来十二个时辰内的天气变化。
这便是“顶级谋略”。
它不是让人变得更聪明,而是直接改变了人认知世界的方式。整个世界,在他眼中,从一幅写意的山水画,变成了一盘可以计算、可以量化、可以预测的精密棋局。
而他,就是唯一的棋手。
这股力量带来的,并非是简单的狂喜,而是一种近乎于神明般的、俯瞰众生的绝对冷静与掌控感。
紧接着,另一股截然不同的感受涌上心头。
随着他心念一动,一个奇异的空间在他的意识深处展开。那空间不大,四壁空蒙,无天无地,混沌一片。
而在那片混沌的中央,堆着一座山。
一座由无数个拳头大小、表皮呈黄褐色、带着泥土芬芳的块茎堆成的小山。
土豆。
神种土豆。
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每一个都仿佛蕴藏着无穷的生机。林渊甚至能“闻”到那股朴实而厚重的、属于丰收的香气。他不需要任何说明,脑海中便自然浮现出关于这“神种”的一切信息——耐寒、耐旱、不挑拣土地,种下一颗,只需月余便能收获百斤,亩产……万斤!
亩产万斤!
这四个字,像一道天雷,狠狠劈在林渊的心头。
他见过流民啃食观音土,见过易子而食的人间惨剧,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压垮大明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李自成,也不是多尔衮,而是饥饿。
是那无穷无尽、仿佛永远填不饱的肚子。
而眼前这座土豆山,就是解决这一切的答案。
它不是什么神兵利器,也不是什么绝世武功,但它比任何东西都更加重要。它是粮食,是活下去的根本,是能让千千万万麻木的眼睛里,重新燃起希望的火种。
一股难以抑制的、源自灵魂深处的巨大喜悦,终于冲破了“顶级谋略”带来的绝对冷静。林渊几乎要忍不住放声大笑。
他强行压下嘴角上扬的冲动,胸膛却在剧烈地起伏,握着缰绳的手,因为过度用力,指节已然发白。
“林大人?”
柳如是的声音从身旁传来,带着一丝关切。她敏锐地察觉到了林渊的异常,他刚才那一瞬间的停顿,以及此刻身上散发出的那股既冰冷又炽热的矛盾气息,让她有些不安。
林渊缓缓转过头,看向她。
在他的新视野里,柳如是的面容依旧憔??悴,但她的眉宇间,那股新生的、清明锐利的神采,却像一泓秋水,清晰地倒映出来。他甚至能从她细微的表情和呼吸的节奏中,分析出她此刻的情绪——七分关切,两分试探,还有一分对自己未来的不确定。
“无事。”林渊开口,声音平稳得听不出任何波澜,“只是在想,我们脚下的这条路,通往的究竟是何方。”
他这句没头没尾的话,让柳如是有些疑惑。
林渊却没再看她,而是抬起马鞭,随意地指向左前方一片看似平平无奇的树林。
“那片林子,看着不大,但林后的洼地里应该有一条溪流,可供百人饮用三日。林子入口狭窄,只有一条小路,若有两百精兵据守,用滚木和弓箭,足以挡住三千人马的正面冲击。可惜……”
他话锋一转,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明地评判。
“可惜,守林的人,心思不在防守上。你看林边那些被踩踏的痕迹,杂乱无章,向外延伸,证明他们经常外出。再看我们这一路过来,没有遇到任何暗哨和游骑。这说明,他们要么是溃兵,要么就是占山为王的流寇,而且是一群毫无纪律、只知享乐的乌合之众。”
柳如是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除了看到一片普通的树林,什么也分辨不出来。可林渊的这番话,却说得如此笃定,仿佛他亲眼见过林子里的情形一般。
这已经超出了寻常武将的经验范畴,更像是一种……洞察。
一种将所有线索串联起来,直抵本质的恐怖洞察力。
柳如是心中一凛,她忽然明白了,自己刚才献上的那颗“智者之心”,或许不仅仅是一个虚幻的承诺。它似乎真的在林渊身上,催生出了某种她无法理解的变化。
她不再追问,只是默默地将这番话记在心里,看向林渊的眼神,也从最初的托付和追随,多了一丝真正的敬畏。
林渊没有再解释。
他此刻的心神,早已飞到了千里之外。
“顶级谋略”让他看清了棋盘,而“土豆神种”,则给了他掀翻棋盘的资本。
粮食,可以稳固流民,可以招募新兵,可以安定后方,更能让那些吃不饱饭、被逼造反的百姓,重新回到朝廷这一边。李自成为什么能一呼百应?不就是靠着一句“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吗?
可若是自己能让天下人,人人都吃饱饭呢?
那他李自成的口号,就成了一个笑话。
而拥有了“顶级谋略”的自己,完全可以将这些土豆的价值发挥到极致。在何处种植,如何分配,如何利用粮食作为武器,去瓦解敌人,收买人心……一瞬间,无数条毒辣而有效的计策,在他脑海中自动生成。
救世之路,在这一刻,才算真正地清晰起来。
不再是依靠绑定凤星来苟延残喘,而是拥有了主动出击、重塑乾坤的底气。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强大感觉。
林渊深吸了一口气,官道上的尘土味似乎也变得不再那么难闻。他感受着脑海中那片清晰的思维疆域,感受着意识空间里那座代表着希望的土豆山,一种勃勃的野心,终于无法抑制地滋生出来。
他要的,不仅仅是挽救大明。
他要的,是一个按照他的意志建立的,全新的煌煌盛世!
就在林渊心潮澎湃之际,一直沉默的柳如是,忽然开口了。她的声音很轻,却像一颗石子,精准地投进了林渊思绪的中心。
“大人。”
“神物虽好,可解天下之饥。谋略虽精,可算万世之局。”
柳如是勒住马,与他并肩,一双清亮的眸子,一瞬不瞬地望着他,那里面闪烁着与他如出一辙的、理性的光辉。
“可我们眼下,既无地,也无人。京城危在旦夕,李自成大军围城。这万斤亩产的希望,我们要如何,才能赶在城破之前,将它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