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苏妩是在一阵清脆悠远的鸟鸣和透过竹窗缝隙洒落的、带着山林清气的阳光中醒来的。
身体有种陌生的酸软感,却并不难受,反而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餍足和温暖。她微微一动,便察觉到自己正被牢牢圈在一个温暖坚实的怀抱里。
顾衡的手臂依旧环着她的腰,将她整个人密实地拥在怀中,她的后背紧贴着他的胸膛,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他平稳有力的心跳节奏,一声声,敲击在她的背脊上,带来一种无比安定的力量。
她微微偏过头,仰起脸,便对上了顾衡早已醒来的目光。
他似乎已经醒了有些时候,正静静地看着她,琉璃般的眸子里不再是往日清冷的佛性,而是盛满了柔软的、几乎要溢出来的温情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慵懒。晨光在他眼底跳跃,柔和了他原本过于清晰的轮廓。
见她醒来,他唇角微微上扬,形成一个极浅却真实无比的弧度。低头,在她光洁的额头上印下一个轻柔而自然的早安吻。
“醒了?”他的声音带着刚醒时的沙哑,比平日更添几分磁性,响在她的耳畔,酥酥麻麻的。
“嗯……”苏妩脸颊微热,想起昨夜的缠绵,有些不好意思地将脸往他怀里埋了埋,却又忍不住翘起嘴角,心里甜得像是酿了蜜。她小声嘟囔,“什么时候醒的?”
“刚醒不久。”顾衡低声回道,手臂微微收紧,让她更贴近自己。两人身上仅着单薄的寝衣,体温透过布料毫无阻隔地传递,亲昵无间。
谁也没有再说话,只是安静地依偎着,享受着这洞房花烛夜后第一个清晨的宁静与温馨。阳光一点点移动,将床榻照得越发亮堂,空气中仿佛还能闻到昨夜红烛燃烧后残留的淡淡馨香,以及彼此身上清冽与甜香交织的气息。
过了许久,苏妩的肚子不争气地“咕噜”叫了一声。
顾衡低低地笑了一声。
苏妩大窘,把发烫的脸更深地埋进他胸口:“不许笑!”
“好,不笑。”顾衡从善如流,语气里却依旧带着未尽的笑意。他轻轻拍了拍她的背,“起身吧,该用早膳了。阿雅婆婆或许已备好了。”
一听到吃的,苏妩立刻来了精神,但身体却懒洋洋的不想动,尤其贪恋他怀里的温暖,便耍赖道:“不起……再躺一会儿……”
顾衡纵容地由着她,指尖有一下没一下地轻抚着她散落在枕上的长发,动作温柔而爱怜。
又磨蹭了好一会儿,两人才终于起身。顾衡先下床,拿起一旁早已备好的、干净柔软的衣物,竟是两套苗家风格的常服,看来是阿雅婆婆早早送来的。
他拿起那套女子的衣裙,走到床边,极其自然地便要帮苏妩穿戴。
苏妩看着他拿着那套繁复衣裙、一脸认真的模样,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大师……夫君,你会穿这个吗?”
顾衡动作一顿,看着手中层层叠叠的衣裙和那些精致的银扣绊带,眉头几不可查地微微蹙起,似乎确实被难住了。他那双能执笔誊写浩瀚佛经、能结印降妖除魔的手,此刻对着女儿家的衣裙,竟显得有些无措。
苏妩看他这难得的困窘模样,笑得更欢了,从他手中接过衣裙:“还是我自己来吧!夫君你还是穿你自己的容易些。”
顾衡看着她狡黠的笑脸,无奈地摇了摇头,眼底却满是宠溺。他转过身,自行穿上那套男子的苗家服饰,倒是简洁利落。
待两人穿戴整齐,苏妩对着屋里的铜镜照了照。镜中的女子身着色彩明丽的苗家衣裙,衬得肌肤愈发白皙,眉眼间带着初承雨露后的娇媚和幸福的光彩,而她身后,站着那位清俊出尘的男子,虽穿着异族服饰,却依旧难掩其绝俗气质,只是那看向镜中人的目光,充满了人间烟火的温柔。
真像一对寻常的苗家夫妻。苏妩心里甜丝丝地想。
洗漱完毕,两人携手走出吊脚楼。阳光正好,寨子里已有炊烟袅袅,见到他们出来,无论是忙碌的妇人还是玩耍的孩童,都投来善意和祝福的笑容。
阿雅婆婆果然已在自家楼前的空地上摆好了小几,上面放着热腾腾的糯米粥、几样清爽的山野小菜,还有特色的糍粑。
“起来啦?”婆婆笑眯眯地看着他们紧握的手和眉梢眼角的春意,“快来用早饭,吃饱了才有力气。”
这话说得意有所指,苏妩脸上刚褪下去的红晕又漫了上来。顾衡倒是面色如常,只耳根微不可查地红了一下,牵着苏妩走过去,恭敬道:“劳烦婆婆了。”
用膳时,顾衡依旧习惯性地将好吃的夹到苏妩碗里,动作自然无比。苏妩吃得腮帮子鼓鼓的,偶尔也夹一筷子清脆的笋尖放到他碗中。
阳光温暖,微风和煦,简单的早膳,却吃出了世间最甜蜜的滋味。
用过膳,顾衡并未急着带苏妩离开苗寨,而是牵着她,如同寨子里每一对寻常夫妻一样,在晨光中漫步,仔细领略这西南深山的清晨美景。
山路蜿蜒,溪水潺潺,他的手始终牢牢握着她的,掌心温热干燥。
苏妩看着两人投在地上、紧密相依的影子,只觉得心中被填得满满的。昨夜是炽热的承诺,今晨是温暖的相守。她的红尘,她的归途,就在身边,紧握在手心。
“夫君,”她晃了晃两人交握的手,声音轻快,“接下来,我们去哪里呀?”
顾衡侧头看她,阳光落在他眼底,一片暖融。
“随你。”他低声道,“天涯海角,皆可去得。”
只要有你在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