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学幽径中的独白与突围》
——树科《我嘟傻嘅?》粤语诗论
文\/一言
在当代诗坛纷繁多元的格局中,树科的《我嘟傻嘅?》如一缕来自岭南粤语区的清风,带着浓郁的地方色彩与独特的生命质感,闯入我们的视野。这首诗以质朴而鲜活的粤语口语为载体,在看似日常琐碎的对话场景里,深入探讨了诗歌创作在现实语境中的尴尬处境与创作者内心的坚守,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洞察当代诗歌生态与创作者精神世界的独特窗口。
一、口语入诗:粤语韵味的鲜活呈现
树科在《我嘟傻嘅?》中大胆采用粤语口语进行创作,这一选择绝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艺术考量与文化内涵。粤语,作为岭南地区极具特色的方言,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与民俗风情,其独特的发音、词汇和语法结构,为诗歌注入了别样的韵味与活力。
诗中“嘟傻嘅”“从添日开始”“睇唔到乜嘢意思”“执迷不悟”等粤语表达,生动鲜活,充满了生活气息。这些口语化的词汇和句式,仿佛将读者直接带入了岭南的街头巷尾,与诗人一同经历那些日常的对话场景。相较于标准普通话诗歌的规范与典雅,粤语口语诗更具有一种原生态的质朴与真实,它打破了语言规范的束缚,以一种更为直接、自然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思想。
从诗歌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口语入诗并非新鲜事物。中国古代的乐府诗、宋词中的一些俚俗词作,以及现代白话诗运动中,都有对口语的广泛运用。树科继承了这一传统,并将粤语口语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诗歌就像一首首岭南的民谣,在街头巷尾传唱,传递着当地人民的生活情感与文化记忆。这种对粤语口语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形式,也为粤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二、对话场景:现实困境的细腻勾勒
诗歌通过一系列对话场景,细腻地勾勒出诗歌创作在现实生活中的尴尬处境。诗人与幼师、小学老师的对话,犹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社会对诗歌创作的普遍态度。
幼师“微微一笑,睇唔到乜嘢意思”以及随后“写诗唔系写小说,既冇面,又冇钱嘅事”的话语,看似轻松调侃,实则透露出对诗歌创作的不屑与轻视。在现实功利主义的影响下,诗歌这种看似“无用”的艺术形式,很难得到大众的认可与重视。小学老师“老窦,嘟乜鬼嘢年代,我真嘅喺唔知道你哋呢班友究竟系定唔喺度执迷不悟”的质疑,则进一步将这种社会对诗歌创作的误解推向了高潮。在当今快节奏、物质化的时代,人们更关注那些能够带来实际利益和即时回报的事物,而诗歌这种需要静下心来品味、感悟的精神食粮,往往被视为“不合时宜”的存在。
这些对话场景并非简单的虚构,而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文化的盛行,人们的价值观逐渐发生了变化,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被物质欲望所掩盖。诗歌创作在这种背景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创作者不仅要面对经济上的压力,还要承受来自社会的误解和质疑。树科通过这些对话,将诗歌创作在现实中的尴尬处境展现得淋漓尽致,引发了读者对诗歌生态和创作者命运的深刻思考。
三、内心独白:坚守与无奈的情感交织
在诗歌的结尾部分,“我真嘅郁喺心度,我真嘅好耐无语……”这一内心独白,将诗人内心的坚守与无奈展现得入木三分。面对外界的不理解和质疑,诗人心中充满了矛盾与挣扎。
一方面,诗人对诗歌创作有着深深的热爱和执着,他深知诗歌的价值和意义,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和心血。这种对诗歌的坚守,源于诗人内心深处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然而,另一方面,现实的无情打击又让诗人感到无比的无奈和痛苦。他看着诗歌在现实中的边缘地位,看着自己的创作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心中充满了苦涩和迷茫。
这种内心独白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了创作者在现实困境中的孤独与无助。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创作者们往往要独自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他们的坚持和付出,在很多时候并不被外界所理解。树科通过这一内心独白,将创作者的情感世界毫无保留地呈现给读者,引发了读者对创作者内心世界的共鸣和同情。
四、诗歌价值:在困境中探寻精神突围
尽管诗歌创作在现实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但树科的《我嘟傻嘅?》却让我们看到了诗歌的价值和意义。诗歌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创作者表达自我、探索世界的精神途径。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被各种物质欲望所束缚,心灵变得浮躁和空虚。而诗歌就像一股清泉,能够滋润人们干涸的心灵,让人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的精神家园。树科的诗歌,虽然以粤语口语创作,看似平凡质朴,但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的美好与温暖,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与真实。
同时,诗歌也是创作者对社会的一种反思和批判。树科通过诗歌,揭示了现实社会中功利主义盛行、精神文化缺失的问题,引发了读者对社会价值观的深刻思考。在这个意义上,诗歌具有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力量,它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让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忘对精神文化的追求。
从诗歌发展的角度来看,树科的创作也为当代诗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在当代诗坛,一些诗歌过于追求形式和技巧的创新,而忽略了诗歌的内涵和精神价值。树科的诗歌则回归到了诗歌的本质,以质朴的语言、真实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歌的魅力和力量。他的创作提醒我们,诗歌应该扎根于生活,关注现实,传递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读者的喜爱和尊重。
五、结语:在粤语诗韵中聆听时代的心跳
树科的《我嘟傻嘅?》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价值的粤语诗。它以粤语口语为载体,通过对话场景和内心独白,细腻地勾勒出诗歌创作在现实中的尴尬处境与创作者内心的坚守与无奈。这首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粤语文化的魅力,也让我们对诗歌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当代社会,诗歌虽然面临着诸多困境,但它的精神价值永远不会磨灭。树科的创作就像一颗星星,在粤语诗的天空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它让我们相信,只要还有创作者坚守在诗歌的道路上,用心灵去感受生活,用文字去表达情感,诗歌就一定能够在困境中突围,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我们在粤语诗韵中聆听时代的心跳,感受诗歌的力量,共同期待诗歌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