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鱼只是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随手一挥,那块比人还高、足以让任何一个开局的殖民者都眼红到发疯的新生玻璃钢方块,便悄无声息地被他收入了已经高达305个格子的物品栏之中。
“基础操作,勿6。”他在队伍频道里回了一句,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说“我出门倒了个垃圾”。
两人紧接着在仓库里又翻找了一圈。
很快,他们便找到了几十袋被【幻想】系统清晰地标定为「包装生存食品」的口粮。袋子是醒目的亮黄色,真空压缩得如同砖块,上面印着“勘探理事会标准配给”的字样,看上去和便携的真空军粮差不多。每一袋的分量,约等于成年人标准的一餐。
总数,不到一百份。
对于一支即将建立殖民地的队伍而言,这点食物储备量少得可怜,甚至可以说是杯水车薪。但这并不矛盾。
这艘船的设计初衷,便是一场跨越数个世代的漫长孤旅。绝大部分时间,船员都将在低温休眠舱里度过,生理活动近乎停滞,自然也就不需要消耗大量的食物与水。这些口粮,恐怕只是为了让他们在短暂的、苏醒维护的间隙补充能量,或是在抵达目的地后,进行短期地表勘探时所准备的应急物资罢了。
除了这些,仓库里还有几十个蓝色外壳、上面用白色颜料喷涂着标准十字标志的医疗箱。
这些是标准的医疗资源。林天鱼随意地拿起一个,入手微沉,【幻想】系统那熟悉的提示面板,便悄然浮现在了他的眼前。
他发现,这东西竟然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使用方式。
一种,自然是遵循最基础的物理法则:打开它,取出里面的自动注射器、医疗凝胶、广谱抗生素、便携式诊断设备以及各种无菌绷带,然后像一个真正的医生那样,对伤者进行专业的、或者不那么专业的救治。
但这显然不是【幻想】系统为他们这些“玩家”所准备的、最高效的用法。这种方式,更像是用来救治那些无法被数据化的“当地人”。
对于他们这些早已习惯了“右键使用”的玩家而言,更正确的办法是——
---
医药
类型:消耗品
效果:使用后,停止所有流血效果,可缓慢移除目标身上的一个中度或轻度“创伤”状态(如枪伤、骨折),并治愈大部分非超凡性质的疾病与感染,移除速度取决于使用者的智力与相关职业等级,在这个过程中血量会缓慢恢复。
介绍:一套工业时代的标准化医疗包。在其坚固的外壳之内,包含了用于诊断、缝合、固定与消毒的一切基础工具。打开它,你便是一位医生;使用它,你便收获一次奇迹。
---
效果的描述虽然有些繁杂,但其核心逻辑却无比清晰。
对于他们这些玩家而言,这东西的作用,便是在身上挂一个缓慢、却又持久的恢复性状态。在血量缓缓回升的同时,移除掉那些附着于身上的、恼人的负面效果。
和那种能在关键时刻将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大血瓶”相比,很难说谁优谁劣。
后者的恢复速度堪称暴力,一分钟内足以拉回数千点生命值,而这小小的医疗箱,林天鱼在心中粗略估算了一下,其每分钟的回血量恐怕还不足五十点,效率甚至还不如现实世界里那些三四块钱一瓶的小血瓶。
但,“大血瓶”无法移除负面状态。
这一条,便足以让这不起眼的医疗箱,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下,其战略价值,甚至要远远超过前者。
还是以那个注定要在海洋冰盖上开局的倒霉蛋为例,如果他的体质没有高到可以忽视负几十摄氏度的程度,那么哪怕他奢侈到将大血瓶当水喝,疯狂地抵消着低温环境所带来的持续伤害,但他依旧无法阻止那个名为“寒冷”的负面状态,如同跗骨之蛆般,在他的状态栏里生根、恶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寒冷”的等级越来越高,每分钟的扣血量会随之增加,更致命的是,它还会持续地削减角色的各项属性。而属性的降低,又会进一步削弱他的抗寒能力,导致“寒冷”状态的恶化速度……反而会越来越快。
这将形成一个加速奔向死亡的恶性循环。最终,那个倒霉蛋会在绝望中发现,自己回血的速度,终究还是追不上掉血的速度,在手脚被冻得失去知觉,意识被严寒彻底吞噬的痛苦中,喜提GG。
而这小小的医疗箱,虽然无法提供立竿见影的爆发性治疗,却能缓慢而又坚定地拔除那根名为“寒冷”的毒刺。
它更适合殖民者,而非战士。
当然,如果那个人实在是太菜了,体质属性低到令人发指,导致这医疗包带来的“治愈”buff,其恢复速度都还跑不过“寒冷”debuff的增长速度,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那不能怪装备不给力,只能怪自己太弱鸡。
仓库剩下的,便是一座由无数工业零件堆砌而成的、冰冷的山丘。
在正常的游戏流程中,这些繁杂的造物或许会被简单粗暴地抽象成一个名为“零部件”的基础资源图标。然而在这里,它们以最原始、也最真实的形态,呈现在两人面前。
大大小小的齿轮,如同被拆解的钟表内脏,散发着机油与金属的冷冽气息;一卷卷颜色各异的绝缘电线,如同冬眠的蛇群,盘踞在角落;闪烁着微弱电容光芒的电路板,精密得如同某种史前昆虫的翅脉;还有那些用途不明的传感器、处理器、真空管、合金轮轴……
种类繁杂而又齐全,其数量之巨,足以让任何一个白手起家的玩家都当场流下激动的泪水。
林天鱼的眼中,闪过了一丝惊喜。
飞船的数据库里,有蓝图,而眼前的仓库里,有材料。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富裕”了,这简直就是直接将一整套工业革命的“科技树”,连带着初始启动资金,打包塞进了他们的口袋!他们甚至可以跳过最原始的蒸汽时代,直接手搓出地热发电机和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