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秋,燕云十六州的应州(今山西应县)城外,秋风卷起漫天黄沙,却吹不散佛宫寺工地的喧嚣。七十余岁的赵烈拄着拐杖,站在工地东侧的土坡上,眯眼望着远处正在搭建的木塔——塔身已建到第三层,数十根粗壮的红松立柱如巨人般挺立,工匠们踩着脚手架,用绳索吊运木料,吆喝声与凿木声交织在一起,在空旷的塞北平原上格外响亮。

“老丈,您是从南边来的吧?”一个穿着粗布短褐的年轻工匠跑过来,递上一碗粗茶。他叫王小三,是工地老工匠王鲁班的徒弟,见赵烈衣着虽旧却气度不凡,又盯着木塔出神,便主动搭话。

赵烈接过茶碗,指尖触到碗沿的温热,轻声问道:“这塔建了多久了?看着规模不小。”

“快五年了!”王小三骄傲地挺起胸膛,“这是辽朝萧太后下旨建的佛塔,叫‘释迦塔’,要建九层,比应州城墙还高!俺师父说,这塔要用最好的红松,不用一根钉子,全靠榫卯拼起来,将来就算遇到地震,也塌不了!”

“不用一根钉子?”赵烈皱起眉头,想起祖传《武经总要》残卷里关于“木构力学”的记载——残卷中提到“榫卯相扣,力可传千钧”,却从未见过如此大规模的木塔。他拄着拐杖走进工地,只见老工匠王鲁班正蹲在一根立柱旁,手里拿着曲尺,仔细测量榫头的尺寸,额头的汗珠顺着皱纹往下淌,却丝毫不敢分心。

“师父,这位老丈想看看塔的结构。”王小三喊道。

王鲁班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警惕,待看清赵烈的模样,又松了口气——赵烈鬓角斑白,眼神平和,不像是辽廷派来的监工。他放下曲尺,指着立柱上的榫眼:“老丈请看,这是‘燕尾榫’,上面的横梁卡进来,再用木楔固定,比钉子还结实。俺们王家祖上是晚唐的木匠,建过长安的大雁塔,这手艺传了三代,就为了建一座能传千年的塔。”

赵烈俯身细看,只见榫眼呈燕尾状,边缘打磨得光滑平整,与横梁上的榫头严丝合缝,仿佛天生一体。他想起后唐同光年间,随李嗣源修缮洛阳城时,曾见过工匠用简单榫卯修补城墙,却远不及眼前这般精巧。“这么高的塔,木材怎么运上来?风大的时候,不会晃吗?”

王鲁班笑了笑,领着赵烈走到塔基旁:“塔基用的是‘三合土’,掺了糯米汁和生铁末,比石头还硬;塔身每层都有‘斜撑木’,像人的肋骨一样,能抗住大风。至于木材,俺们在山脚下修了滑道,冬天泼水结冰,用牛拉着木料往上滑,比人工抬省力气多了。”他指着远处的恒山方向,“那些红松都是从恒山深处砍的,要选三十年以上的老树,树干直,纹理密,不容易开裂。”

赵烈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山道上隐约有队伍在移动,那是运送木材的民夫。他想起当年在幽州见到的契丹统治下的汉民,大多困苦不堪,却仍有人为了建塔奔波,心里不禁感慨:“乱世之中,能建这样一座塔,不容易啊。”

“是啊。”王鲁班叹了口气,“前两年辽和北宋在岐沟关打仗,工地停了半年,好多工匠都被抓去当兵了。俺求了监工大人,说这塔是为了保佑百姓平安,才把人留了下来。俺这辈子,就想建一座能让后人记住的塔,就算将来俺不在了,塔还在,手艺就没失传。”

赵烈看着王鲁班布满老茧的手——那双手曾刨过无数木料,刻过无数榫卯,如今虽有些颤抖,却依旧灵活。他想起自己整理《五代秘史》时,记录的那些失传的技艺,突然觉得,眼前的木塔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乱世中文化传承的“纪念碑”。

当晚,赵烈住在工地旁的工匠窝棚里。夜里,他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醒,出门一看,只见王鲁班正领着工匠们往塔上跑,手里拿着火把。“怎么了?”赵烈问道。

“起风了!怕上面的木料没固定好,去看看!”王鲁班边跑边喊。赵烈跟着爬上脚手架,风裹着沙粒打在脸上,塔身果然有些晃动。工匠们熟练地用绳索固定木料,王鲁班则在每层的斜撑木旁检查,时不时用锤子敲打榫卯,听声音判断是否牢固。

“老丈,您快下去!上面危险!”王小三喊道。赵烈却摇了摇头,帮着递工具——他虽年迈,却仍有早年从军的力气。直到天快亮时,风才渐渐小了,塔身稳住,工匠们才松了口气,坐在脚手架上,望着东方的鱼肚白。

“俺爹说,建塔就像做人,根基要稳,骨头要硬。”王鲁班望着木塔,语气带着欣慰,“这塔将来建成了,俺要在里面刻上所有工匠的名字,让后人知道,这座塔是俺们汉民工匠一凿一斧建起来的。”

赵烈心里一热,从怀里掏出《五代秘史》手稿,在“建筑篇”写下:“辽清宁年间,应州建释迦塔,汉匠王鲁班主其事,以红松为材,榫卯相扣,无钉无铆,高九层,蔚为奇观。乱世之中,工匠守艺,实为文化之幸。”

离开应州时,木塔已建到第四层。王鲁班送给赵烈一个缩小的木塔模型,是用边角料做的,榫卯结构一应俱全。赵烈捧着模型,望着渐渐远去的木塔,心里清楚——这座塔不仅会成为塞北的地标,更会成为汉辽文化融合的见证,就算燕云仍在契丹统治下,汉民的技艺与精神,也会通过这座塔永远流传。

回到汴梁时,已是初冬。赵烈刚进城门,就看到城西的佑国寺外围满了人,脚手架比应州木塔的还高,工匠们正忙着搬运琉璃砖。“这是在建什么?”赵烈拉住一个路人问道。

“老丈您不知道?”路人笑着说,“这是要建一座铁塔!原来的木塔去年着了火,烧得精光,当今陛下(宋太宗)下旨,用琉璃砖重建,要比原来的木塔还高,还能防火!”

赵烈眼睛一亮,快步走到工地前。只见一个穿着青色官服的中年工匠正在指挥,他叫李窑头,是汴梁有名的砖瓦匠,曾参与过开封城墙的修缮。“李工匠,这塔用琉璃砖,能行吗?”赵烈问道。

李窑头转过身,见赵烈手里拿着木塔模型,便知是懂行的人,笑着解释:“老丈放心!这琉璃砖是俺们按‘秦砖汉瓦’的古法改进的,用黄河泥做坯,掺了煤粉和釉料,烧出来比石头还硬,还不怕火。您看,这砖是褐色的,烧透了,敲起来当当响!”他拿起一块砖,递给赵烈,果然坚硬沉重,表面的釉色光滑发亮。

赵烈想起后周显德年间,柴荣扩建汴梁时,曾下令改进砖瓦工艺,没想到如今竟用到了建塔上。“原来的木塔为什么会着火?”

“还不是因为香烛!”李窑头叹了口气,“原来的木塔是五代后周时建的,里面供着佛像,香客多,不小心就把木梁引着了。这次用琉璃砖,就算有火星,也烧不起来。俺们还在塔壁里留了通风口,能排烟,还能抗风,比木塔结实多了。”

他领着赵烈走到塔基旁,只见地基比原来的木塔宽了一倍,用的是“条石灌浆”,缝隙里灌了糯米汁和石灰,牢牢固定在地下。“这地基要埋到地下三丈深,就算汴梁发大水,也淹不到塔基。俺们还在塔的每层都设了‘排水槽’,雨水顺着槽流下来,不会渗进砖缝里。”

赵烈看着工匠们有条不紊地砌砖,砖缝用白灰和糯米汁混合的灰浆填充,平整得像一条线。他想起应州木塔的榫卯,再看眼前的琉璃砖塔,突然明白——五代到北宋的建筑,正在从“木构的精巧”走向“砖石的坚固”,这不仅是材料的变化,更是乱世中人们对“永恒”的追求。

“老丈,您看这砖上的花纹!”李窑头指着一块砖,上面刻着缠枝莲图案,“这是俺们请画工刻的,每层的花纹都不一样,将来塔建成了,阳光照在砖上,会像彩虹一样好看!”

赵烈凑近细看,花纹刻得细腻生动,釉色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他想起柴窑的天青色瓷器,想起越窑的秘色瓷,突然觉得——汴梁铁塔的琉璃砖,与五代的瓷器有着同样的匠心,都是将平凡的材料,打磨成不朽的艺术品。

当晚,赵烈住在汴梁的客栈里,捧着王鲁班送的木塔模型,又想起白天见到的铁塔工地,久久不能入睡。他翻开《五代秘史》手稿,在应州木塔的记载后补充:“汴梁佑国寺,旧有木塔,五代周建,宋初毁于火,太宗诏重建,易以琉璃砖,名‘铁塔’。匠李窑头主其事,砖坚釉亮,可防火抗风,与应州木塔,一木一石,南北辉映,皆为五代至宋初建筑之巅峰。”

次年春,赵烈再次来到佑国寺,铁塔已建到第五层。李窑头告诉他,塔身的琉璃砖已烧制完成,共十三层,高五十七米,比原来的木塔还高十米。“俺们在塔顶装了一根铁刹,用铁链固定,能抗住十二级大风。”李窑头指着塔顶,语气带着骄傲,“将来塔建成了,俺要在里面放一部《金刚经》,用冯道当年刻印的九经版本,让塔和经一起传下去。”

赵烈心里一动,从怀里掏出当年冯道主持刻印的《尚书》残卷,递给李窑头:“这卷经书送给你,将来放在塔里,也算圆了冯相的心愿。”

李窑头接过残卷,双手颤抖:“多谢老丈!俺一定把它好好装在锦盒里,放在塔顶的佛龛里,让它陪着铁塔,永远不毁。”

离开汴梁前,赵烈最后看了一眼铁塔。工匠们仍在忙碌,阳光照在琉璃砖上,泛着温暖的褐色光芒,与远处的开封城墙相映成趣。他想起应州木塔的红松立柱,想起王鲁班的榫卯,想起李窑头的琉璃砖,突然觉得——乱世虽乱,却挡不住人们对美的追求,对永恒的渴望。那些工匠们,或许名不见经传,却用自己的双手,建起了比帝王基业更长久的建筑,这才是真正的“不朽”。

回到洛阳后,赵烈将应州木塔模型和汴梁铁塔的琉璃砖样本(李窑头送的边角料)摆在书房里,与柴窑瓷器、《花间集》手稿放在一起。他在《五代秘史》的结尾,为两座塔写下一段批注:“五代之世,战火纷飞,然建筑之艺却臻于巅峰。应州木塔,以木为骨,榫卯传力,显汉匠之巧;汴梁铁塔,以砖为肤,琉璃防火,彰宋工之智。一北一南,一木一石,虽分属辽宋,却同为中华建筑之瑰宝。盖因乱世之中,人们更需以不朽之造物,寄托对和平之向往,对文化之坚守。此非仅建筑之奇观,实为乱世之精神象征也。”

窗外,洛阳的春雨淅淅沥沥,打在窗棂上,发出轻柔的声响。赵烈望着书桌上的木塔模型和琉璃砖,仿佛又看到了应州工地上的王鲁班,看到了汴梁铁塔旁的李窑头,看到了无数不知名的工匠,正一凿一斧、一砖一瓦地,将乱世中的文化火种,砌进一座座不朽的建筑里。

而此时的应州,释迦塔已建到第七层,王鲁班正带着徒弟们雕刻塔内的佛像;汴梁的铁塔工地,李窑头正检查最后一批琉璃砖的质量。两座塔,像两颗明珠,一颗在塞北的风沙里挺立,一颗在中原的烟火中生长,它们或许不会知道,自己将成为五代十国留给后世最震撼的建筑奇观,也将成为赵烈《五代秘史》中,最动人的文化记忆。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我的舰队,在墨西哥湾自由航行都24年了,凭啥我穿木叶没系统总裁慕强?我从小会独立自主呼吸末世之百万美女兵团倾世凰权御乾坤重生之傲世医女小马宝莉:小马国火星救援小马宝莉:地球上最后一只小马小马宝莉:一瞥未来快穿之隐藏boss看过来九叔:我是大帅,开局金佛镇五魔野诱!满级黑客大佬入选特工队后港片:巨枭回归,血洗港岛社团本想躺平看坟,非逼我成神斗罗:趁雪帝落难,忽悠她做老婆囚笼之爱!被病娇傅总圈养于笼!娇娇美人咸鱼后,病弱王爷踹门哄我在永不磨灭的番号当政委毒宠狂妃:暴君撩上瘾柯南之我是毛利小五郎一碗白粥嫁渣男?怒撕恋爱脑剧本四合院:家里的香火全都指着你了傲娇老公我领回家无为剑起穿越远古:野人们嗷嗷待哺综影视之青青子衿萧爷今夜又要独守空房奔夫遭嫌,我带我妈当富婆嫁军官重回失去清白前,她撩翻最野大佬她似星光降临玄学点滴,财富风水今天到你家小马宝莉:百以四分!哟呵!Enigma也得叫主人呢重生真千金,七个大佬哥哥团宠我天命之劫被暴君揽腰宠,本宫恶毒又如何?深度迷案斗罗:穿书后我当了史莱克大姐大救命!大哥们带着他的嫁妆入赘啦小马宝莉:eternal永恒穿越九零,天降取款机老公替邻居奶奶重活一回后,又穿书了恐怖怪谈:别人捉鬼我修仙快穿:灵异极速无CP身世悲惨小龙崽于爱中长出新血肉盛宴之后末世后,我靠房车狂赚亿万积分流放?姑奶奶看上你们的江山了奥特:艾斯养子,传说中的银恶魔穿越八零:妹妹只动手不动口
爱乐书屋搜藏榜:快穿:开局手撕系统,大佬驾到穿成男主亲妹妹后,我攻略反派豪门校园昙花一现惹相思喜欢所有样子的你蔺总带娃盼妻归携百货系统逃荒后她被迫成了团宠开局极寒模式,我有空间在手大师姐只想摆烂,灵剑争着认主绝世药皇独家密爱,陆少好嚣张快穿:反派boss你别黑化了直播:我靠神笔改命赚香火钱兽世独宠:妖孽狐夫你别动!心思不在朝堂中只想与妻去修仙双魂冰心劫名义:怎么都想北爱上啊洪荒:穿越申公豹,开局叛出阐教步仙梯假千金今天也没有掉马吃饭睡觉打邪神麒麟子诞生?但是不是我带着我的星球发家致富无限疯杀三年后,归来仍是新玩家顾太太总想离婚继承亿万家产三界外传军婚,我的极品婆婆人在奥特:开局获得托雷基亚之眼渣王想纳妾,这个王妃我不当了轻尘栖弱草之异世侧妃我在修仙界逆袭成仙梦妍的蜕变幡鬼要修仙诸天万界做反派的日子麻衣相士千寻仙途斗罗:开局穿越密室,继承千寻疾撒娇哭包弟弟变疯批啦!穿越之乞丐王妃美飒了我一重生庶女毁掉一侯府不过分吧我一个瞎子谨慎点怎么了?开局宗门被灭,我独自成神快穿之隐藏boss看过来祓仙从练武到修神诡异游戏:开局被恶女盯上重生:朕的二嫁皇妃愿为裙下臣之奉主为帝念念食谱穿越女特工,我家王妃拽爆了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