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对李氏集团案的深挖细掘如同精密解剖般层层推进的同时,另一条隐蔽战线上的角逐,也从未有过片刻停歇。
陈凯带领着他手下的技术精锐,像最耐心的猎手,将所有的传感触角都死死锁定在“卡尔·米勒”这个飘忽的幽灵之上。
那家涉外酒店的商务中心,成为了最初也是最关键的突破口。技术团队对那个特定Ip地址进行了不间断的、近乎苛刻的流量监控和日志分析。
同时,他们对那段时间内所有的监控录像进行了帧级的多轮筛查和算法增强。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戴着棒球帽和口罩、刻意避开主角度摄像头的男性身影,在多次交叉比对和三维建模还原下,其走姿习惯、肩宽体型,尤其是帽檐阴影下无法完全遮掩的额骨与下颌的局部轮廓,与秦风协助绘制的那张模拟画像,呈现出惊人的高度吻合。
这不再是一个虚无的代号,而是一个有了模糊形体的目标。
真正的转机,来自对那个小众加密通讯软件节点的持续监控。这是一场技术与耐心的极限考验。对方拥有极高的反侦察意识,登录行为极其短暂且毫无规律,如同狡诈的鱼儿偶尔触碰精心布置的渔网。
然而,陈凯团队研发的一种基于特定协议栈细微差异和流量时序特征的“网络指纹”分析技术,在无数次失败后,终于捕捉到了那稍纵即逝的异常波动。
结合通过特殊渠道获取的、有限的国际节点关联数据,经过连续七十二小时不眠不休的数据碰撞与溯源分析,那个幽灵般的登录源,被前所未有地、精准地定位到了邻省省会城市,“翠湖天地”高端住宅小区,b栋1701室。
信号锁定,位置确认。猎物,终于落入了瞄准镜的十字中心。
陆野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启动跨省协作机制。与邻省警方经过周密高效的案情对接和行动推演后,一张无形的抓捕网在“翠湖天地”悄然撒开。
行动时间,选择在一个看似平静的午后。当伪装成物业人员的侦查员确认目标就在室内后,联合行动组如同蓄势待发的箭矢,瞬间突击!
厚重的防盗门被专业工具强行破开的声响,打破了楼道里的宁静。民警如潮水般涌入室内。
客厅里,一个穿着休闲衬衫、戴着金丝边眼镜的男子,正坐在打开的笔记本电脑前,手指悬在键盘上方,似乎正准备执行某个关键指令。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整个人猛地一僵,脸上瞬间褪去所有血色,镜片后的瞳孔因极度震惊而急剧收缩。他的身体有刹那的本能紧绷,似乎想做出什么动作,但目光扫过面前多名警察冷峻的面孔和严阵以待的态势,那刚刚抬起的指尖最终无力地垂落下来。他没有反抗,只是用一种混合着难以置信和彻底绝望的眼神,看着警察迅速控制住现场。
现场搜查迅速而彻底。在这个装修考究、充满现代感的住所内,技术民警从隐藏的壁柜夹层、特制家具的暗格中,起获了专业级别的微型拍摄设备、具有反侦察功能的加密通讯手机、多本制作精良、几乎可以乱真的不同国籍护照。
最重要的证物,是几个巴掌大小、经过物理加密的移动硬盘。技术员现场进行初步解密勘验,确认其中存储的,正是“微瞳科技”新一代光学传感模组的全部设计图纸,以及“深思数据”处于测试阶段的AI算法核心代码片段——这些都是尚未被转移出去的、最新窃取的商业机密。
同时,提取到的通讯记录,清晰地勾勒出他与境外某个特定匿名服务器之间,长期、隐秘的联系轨迹。
在人证物证构成的铁一般的事实面前,这个真名为“吴志明”、持有美国护照、表面身份是“环球战略咨询公司”高级顾问的男子,对其受雇于境外某情报机构、长期从事针对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商业间谍活动的罪行供认不讳。
他的交代冷静而条理清晰,还原了如何精准选择秦风作为跳板,利用学术交流的幌子接近秦教授,进而渗透进入刘伟、张岚的社交圈,再通过精心设计的“钓鱼”邮件、伪装成客户的技术咨询、甚至利用人性弱点进行诱导等多种社交工程学手段,结合高超的网络渗透技术,最终成功窃取核心机密的全过程。其手法之老练,计划之周密,令人脊背生寒。
这起涉及两家顶尖高科技企业、可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战略影响的重大商业间谍案,在经历连番波折后,终于宣告彻底破获!
当消息分别传达到“微瞳科技”和“深思数据”时,两位原本承受着巨大压力的企业负责人,几乎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他们先后致电警方,声音中带着如释重负的哽咽,对公安机关展现出的高超专业技术能力、以及为保护企业核心竞争力所付出的不懈努力,表达了最由衷的敬佩和最诚挚的感谢。
这条战线的胜利,与李氏集团的覆灭,如同两把几乎同时出鞘的利剑,在不同的战场上,斩断了伸向这座城市的黑手与魅影。
然而,在指挥中心那面巨大的案情梳理图板上,代表着“孙龙”、“刀疤”以及那个神秘“w.q.”的标记,依然刺眼地悬挂在那里,预示着风暴并未完全平息,更深的水域,仍在等待着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