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期末,校园里的氛围骤然紧张起来。
就算是平日里总爱偷些懒的学生,此刻也卯足了劲扎进学习里,毕竟谁都清楚,要是期末成绩惨不忍睹,导致挂科,到时还得补考或重修,拿不到毕业证可就彻底耽误了前程。
翟淼也把打工的事情暂时放一边,专心面对考试;叶子更是公司、学校、实验室三点一线,忙得脚不沾地。
这边叶子忙着自己的事,脚步不停;另一边的男女主角却玩起了你追我逃的小游戏,反复上演玩的乐此不疲,也让身边周围的人看足了热闹。
听小八说,他俩的关系早就彻底破冰了,平时经常有深入的交流,眼看就要更进一步。
叶子听后轻轻点头,嘴角泛起笑意,嗯,这样就很好,男女主就该锁死。
而另一边,许沁已经好几次明里暗里地向宋焰暗示,想要尽快定下婚事,可宋焰每次都岔开话题,始终没有松口。
更有意思的是,宋焰似乎压根不知道许沁早就被孟家赶出来的事 —— 说起这一点,叶子心里也多了几分好奇,不明白许沁为什么要瞒着这件事,又或者是宋焰故意装作不知道?
偶尔能听见翟淼叹气,宿舍里有人问她怎么了,她也只是摇摇头不说话。不过这些事都与叶子无关。
随着期末考试结束,学校也马上就要放寒假了,叶子终于抽出身,去商场采购了不少东西 —— 有给自己准备的过年新衣服,还有给奶奶带的零食和实用的日用品,满满当当装了两大包。
把该置办的东西一一买齐,清点账户时,看着里面还剩下二十八万多的现金,心里盘算着该怎么打理这笔钱。
现在的钱存银行是真的没什么利息可言,
恰逢现在股市行情也低迷,她斟酌再三,索性将所有资金都投入了黄金——毕竟眼下黄金价格还算处于相对低位,也算是个不错的选择。
收拾好行李,叶子提着两个沉甸甸的行李箱,踏上了回老家的高铁。
回老家的路格外周折,得先坐四个多小时的高铁,再转将近两小时的长途汽车,最后换乘通往村里的小巴才能到。
她从早上七点多出门,一路辗转,等终于到村里时,已经快下午四点了。
好不容易下了小巴,叶子刚提着行车下车,就看见村口有几个人坐在墙根下晒太阳。
原主的奶奶穿着厚厚的棉袄,头上戴了个帽子,在人群里时不时朝路口张望,那模样明显是在等她 —— 叶子凭着记忆里熟悉的身影认出原主奶奶,心里一暖,忍不住快步上前,拉住奶奶的手嗔怪道:“奶奶,您怎么不听话呀?这么冷的天还在外面等,要是冻病了,我得多心疼!”
叶奶奶握着她的手,不停用粗糙的掌心摩挲着,笑着摆了摆手:“奶奶不冷,你看我穿得多厚,里三层外三层的,暖和着呢!我在这儿跟你王奶奶、李奶奶她们晒晒太阳、聊聊天,舒服得很。”
“哎哟,这是叶子,这可真是女大十八变,才一年不见,越长越好看了。”
“可不是嘛!这首都的风水就是养人,你看叶子这气质,跟咱们村里的姑娘就是不一样。” 另一位奶奶跟着附和。
旁边的大婶也凑过来,笑着问:“叶子啊,找对象没?你这年纪也差不多了,等毕业了就结婚,一点不耽误事儿,到时候再把你奶奶接过去享享福,多好!”
叶子心里无奈地叹口气 —— 怎么不管到哪儿,都躲不开催婚呢?
她赶紧打哈哈,笑着回应:“哈哈,谢谢奶奶和婶子们夸奖,你们身体都挺好的吧!我还没毕业呢,找对象的事儿,等毕业了再说也不迟。”
说着,转身从背包里拿出几盒包装精致的点心,分别递给几位老人:“王奶奶、李奶奶,这位婶子,这是我从燕城带回来的点心,你们尝尝鲜。”
哎,叶子这孩子太客气了!” 老人们一边笑着接过,一边不停夸赞,“真是个懂事的姑娘,你奶奶没白疼你。”
“这孩子真有礼貌,我家那臭小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带个女朋友回家给我看看。”
叶奶奶站在旁边,嘴角就没下来过,看着自家孙女落落大方的样子,眼里满是骄傲 —— 她家叶子就是招人喜欢!
叶子拉了拉奶奶的胳膊,撒娇道:“奶奶,我可想您了!而且我中午也没吃饭,肚子早就饿了,咱们赶紧回家吧。”
“欸,好好好!” 叶奶奶连忙应着,跟几位老邻居道别,“你们聊着啊,我陪我孙女回家了。”
“好,快回去吧。”
叶子一手拖着行李,一手挽着奶奶往家走,路上碰到同村人,都热络地打个招呼。
这时候,在外打工的人大多陆续返乡了,冷清了大半年的村子,终于恢复了些往日的热闹。
祖孙俩径直回了家,奶奶一进门就扎进厨房:“叶子你坐着等,奶奶给你做好吃的!”叶子本想帮忙打扫卫生,却发现家里到处干干净净,只好凑到厨房打下手。
两人一边忙活,一边聊着学校的事,两人一边忙活,一边聊着学校的事,大多是奶奶问、叶子答,偶尔奶奶还会念叨几句家常,小小的厨房里满是其乐融融的暖意。
没一会儿,奶奶就快速给叶子下了一碗面,上面还卧着两个金黄的荷包蛋,香气扑鼻。
叶子中午是真没吃东西 —— 大巴车里味道又闷又重,她一点胃口也没有。
这会儿闻到面香,肚子立刻 “咕咕” 叫了起来。
奶奶坐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她吃,嘴上不忘叮嘱:“慢点吃,小心烫着。”
吃完饭,奶奶接过碗筷,催着她赶紧洗澡睡觉:“路上累坏了吧?洗个热水澡,好好睡一觉。”
村里的晚上没什么娱乐活动,天一黑,灯一关,外面就乌漆嘛黑的。加上一路舟车劳顿,叶子确实累得够呛,躺下没一会儿就睡熟了。
第二天,叶子一觉睡到天大亮,奶奶特意等她睡醒了才开始做早饭。
刚吃完早饭,家里就来了客人 —— 不是别人,正是叶子小时候的玩伴王兰兰。
这姑娘七岁那年发了一场高烧,烧坏了脑子,智力从此就停留在了那个年纪。
她一看见叶子,立刻高兴得蹦蹦跳跳地跑过来,手里还攥着个鸡毛毽子:“叶子!叶子!好久没见你了,我好想你,我们一起玩呀!”
叶子笑着应了声 “好啊”,两人果真就在自家院子里踢起了毽子。
一旁的叶奶奶看得乐不可支,转身去屋里端来一盘花生芝麻糖,递给俩孩子当零嘴:“来,先歇会儿,吃点东西。”
别说,这大冬天在院子里运动一会儿,全身都暖和了。王兰兰兴奋地给叶子数着数,叶子一口气踢了 137 个才停下。
王兰兰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她:“叶子,不错啊,你看我的。”
她一口气踢了 150 个,才累得气喘吁吁地停下。
奶奶连忙给王兰兰倒了碗糖水,笑着招呼:“兰兰来,到叶奶奶这儿喝口糖水,解解渴。”
王兰兰立刻跑过去,接过碗,看到里面的红糖水,嘴巴咧到耳后根,甜甜地应道:“谢谢奶奶!” 叶子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忍不住笑了,心里却悄悄叹了口气。
要说王兰兰命不好?
可她家里人从没放弃过她。
她两个哥哥对这个智力有缺陷的妹妹,半分嫌弃也没有;看她气色红润,精气神十足,身上崭新的棉袄、脚上合脚的新鞋,就知道家里把她照顾得很好。
可要说她命好?
她的智力始终停留在几岁孩子的水平,这辈子也没办法像正常人一样读书、工作、嫁人、生子。
在农村,这种情况若想嫁人,也不是找不到人家,毕竟多的是找不到老婆的光棍,可多半也是条件不好、会委屈她的去处。
王家心疼女儿,索性没给她找对象,只把她护得紧紧的,生怕她在外面受人欺负。
了解情况的大人们,见了她只会叹息;可小孩子不懂事,从来不知道随口的话会对别人造成多大伤害。
小时候,村里总有孩子骂她是傻子,她哭着跑回家告诉父母和哥哥,那些孩子被王家狠狠收拾了几次后,再也不敢在她面前说难听的话,可也没人愿意跟她玩了。
叶子从小没有兄弟姐妹,父母早年进了国营单位,那时候又赶上计划生育,看她是个女儿,夫妻俩本就出了问题的感情更是雪上加霜,最后干脆离了婚,各自组建了新家庭,谁也不愿意要她,最后她被扔给了奶奶。
从那以后,祖孙俩就相依为命。父亲年轻时收入还不错,会时不时给老母亲寄些生活费,可等他再婚后没两年又生下儿子,生活开销变大,便渐渐不再给母亲寄钱了。
这些年,奶奶全靠种菜、养鸡,攒些收成挑到镇上去卖,勉强维持生计。
因为没有父母护着,叶子小时候没少被村里其他孩子欺负,久而久之,反而跟同样 “不合群” 的王兰兰玩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