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那繁华而宏大的历史舞台上,地方与中央之间的联系紧密而有序,地方官吏时常要向皇帝进贡礼物,以表忠诚与敬意。在遥远的云南,有一位行政长官正为进贡之事绞尽脑汁。他深知皇帝身处宫廷,金银珠宝早已司空见惯,若要送礼,必须得是稀罕之物,方能显出心意。经过一番思索,他最终决定进贡一只天鹅。这天鹅,洁白如雪,姿态优雅,在当地实属罕见,想必能博得皇帝的欢心。
于是,这位长官挑选了一位名叫缅伯高的忠诚之人,让他用竹篓背着天鹅,踏上前往京城长安的漫漫征途。缅伯高深知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他跋山涉水,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高山,趟过了一条又一条的河流。白天,他顶着烈日,快步前行;夜晚,他借着月光,匆匆赶路。就这样,日夜兼程,走了好多天,终于来到了绵阳湖边。
这么多天过去了,天鹅一直被关在竹篓里,从未下过水,身上的羽毛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变得脏兮兮的。缅伯高看着可怜的天鹅,心中满是怜悯。他轻轻放下竹篓,小心翼翼地抱出天鹅,打算给它洗个澡,让它恢复往日的美丽。然而,意外就在这时发生了。天鹅或许是太久没有自由,突然一动,猛地挣脱了缅伯高的怀抱。只听“扑棱”一声,它振翅高飞,瞬间消失在了天际。缅伯高下意识地伸出手去抓,却只抓下了一根羽毛。他眼睁睁地看着天鹅飞走,心中又着急又害怕,仿佛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一时间,悲痛涌上心头,他忍不住伤心地大哭了一场。
但缅伯高毕竟是个机智之人,在极度的绝望中,他急中生智。他擦干眼泪,怀揣着那根珍贵的羽毛,继续赶往都城长安。一路上,他风餐露宿,历经千辛万苦。多日后,他终于来到了繁华的长安城。此时,各地前来进贡的使臣齐聚一堂,等待着觐见皇帝。
轮到缅伯高时,他怀着忐忑的心情,手捧羽毛走上前去。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意,他还为皇帝唱了一首歌:“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湖失宝,回纥情难抛。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皇帝听着这歌声,一脸莫名其妙,不明白这其中的含义。缅伯高见状,随即讲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在前往长安的途中,发生了天鹅飞走的意外。他本想带着天鹅完好无损地来到皇帝面前,却没想到会功亏一篑。但他觉得,这根羽毛虽然微不足道,却代表着他的一片诚意和云南人民对皇帝的敬意。皇帝听完他的讲述,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连声说道:“哈哈,缅伯高,千里送鹅毛,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呀!”
缅伯高的才华和机智博得了皇帝的欢心。皇帝深知,这份礼物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其中蕴含的情义却重如泰山。于是,他不但没有处罚缅伯高,反而奖赏给他很多东西。
后来,“千里送鹅毛”这个成语便流传开来。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比喻礼物虽然很小,但是情意却很深重。有时,它也与“礼轻情意重”连用,提醒着人们,在人际交往中,真诚的情义远比物质的礼物更加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