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阙:停摆的钟楼
1923年的上海,已然是远东第一大都市。黄浦江上汽笛长鸣,外滩高楼林立,电车叮当作响地驶过南京路,处处彰显着这座城市的现代与繁华。
宁瑜与阿翎走在法租界的霞飞路上,看着两旁梧桐树下鳞次栉比的西式店铺,一时间恍如隔世。
宁哥哥,这里的变化真大。阿翎好奇地打量着街景。她今日穿着一件淡紫色旗袍,发髻松松挽起,别着一支白玉发簪,既保留了古韵,又不失时髦。
三年前他们离开时,上海还只是个普通的通商口岸。如今再见,已是车水马龙、霓虹闪烁的不夜城。
时代在变。宁瑜身着藏青色长衫,目光深邃,只是不知这变化是福是祸。
转过街角,一座哥特式钟楼映入眼帘。这是上海最有名的地标——明觉钟楼。据说楼内的大钟是当年李鸿章特地从瑞士定制,几十年来分秒不差,为全城报时。
然而今日,钟楼的指针却静止在三点十七分。
钟楼下围了不少人,指指点点地议论着。一个戴着圆框眼镜、穿着西式制服的中年人正在焦急地指挥工人检修。
史密斯先生,还是找不到故障原因。一个工人从钟楼里探出头来喊道,所有齿轮都完好无损,可就是不走!
被称作史密斯的外国人急得满头大汗:这不可能!这可是瑞士最精密的机芯!
宁瑜凝神望去,但见钟楼上方笼罩着一层若有若无的黑气。更奇怪的是,整座钟楼仿佛失去了灵魂,虽然外形完好,却像一具没有生命的躯壳。
不是机械故障。宁瑜低声道,时之气紊乱了。
阿翎轻轻点头:我感觉到时间的流动在这里变得很奇怪。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吞噬时间。
这时,一个穿着长袍马褂的老者颤巍巍地走上前来:史密斯先生,老朽早就说过,这西洋钟表终究不如咱们的铜壶滴漏可靠。
史密斯不耐烦地摆手:周老先生,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提那些老古董!
周老先生摇头叹息,转身欲走,却被宁瑜拦下。
老先生方才提到铜壶滴漏,莫非精通此道?
周老先生打量了宁瑜一番,见他气度不凡,便道:老朽周守拙,祖上世代都是制刻漏的。可惜啊,如今这手艺快要失传了。
正说着,钟楼突然发出一声,指针微微颤动,却又停住了。与此同时,周围的人群中传来几声惊呼。
我的怀表也不走了!
奇怪,我的也是!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的计时器停止了运转。不仅是钟表,连太阳的影子都仿佛凝固了一般。
时间...时间停止了?有人惊恐地叫道。
史密斯先生脸色煞白,喃喃自语:这不可能...这违背了物理定律...
周守拙却若有所悟,对宁瑜道:这位先生,若不嫌弃,可否到寒舍一叙?
中阙:刻漏秘辛
周家的老宅在城南的老城厢,与租界的西洋景致截然不同。青砖灰瓦,雕花木窗,处处透着古意。
堂屋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一人多高的铜壶刻漏。四只铜壶层层相叠,最下方的受水壶中浮着一根箭尺,壶水一滴一滴落下,箭尺随之缓缓上升,指示着时辰。
这是祖传的四级刻漏,已经传了十二代。周守拙爱惜地抚摸着铜壶,可惜如今懂得维护的人越来越少了。
阿翎好奇地观察着刻漏的运行:这水滴的速度,似乎比正常的要慢?
周老先生赞赏地看了她一眼:姑娘好眼力。不只是这座刻漏,全城所有计时器具,包括人体内的生物钟,都在变慢。
宁瑜凝神感应,果然发现周围的时空出现了细微的扭曲:有人在干扰时间的流动。
老朽也是这么认为。周守拙从柜中取出一本泛黄的笔记,这是先祖留下的《刻漏经》,其中记载着一个传说。
他翻开笔记,指着一页插图。上面画着一口古井,井中隐约可见一个发光的罗盘。
相传上海地下有一口时序井’,井中藏着能够调节时间流速的时序罗盘。只要罗盘正常运转,时间就会平稳流逝。若是罗盘受损...
时间就会紊乱。宁瑜接话道,老先生可知时序井在何处?
周守拙摇头:这个秘密世代单传,只知道在租界某处。但去年法租界扩建时,施工队在地下发现了一口古井,之后就发生了这些怪事。
就在这时,刻漏突然发出异响。受水壶中的箭尺剧烈抖动,水滴时快时慢,完全失去了规律。
不好!时序罗盘出问题了!周守拙脸色大变。
突然,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一个穿着工部局制服的年轻人闯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周老先生,不好了!史密斯先生他...他变得很奇怪!
众人赶回钟楼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史密斯先生站在钟楼顶,手舞足蹈,状若疯癫。更可怕的是,他的容貌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化,时而变成垂暮老人,时而回复青春少年。
时间!我掌控了时间!他疯狂大笑,手中握着一个发光的罗盘。
时序罗盘!周守拙惊呼,原来是他偷走了罗盘!
宁瑜纵身跃上钟楼,朗声道:史密斯先生,快放下罗盘!凡人之躯承受不了时间之力!
你懂什么!史密斯双眼赤红,有了这个,我就能让时间倒流,挽回我失去的一切!
他转动罗盘,周围的时间流速顿时混乱。钟楼的砖石时新时旧,路人的年龄忽老忽少,连天空都在昼夜之间快速切换。
他已经在时间乱流中迷失了心智。阿翎也跃上钟楼,指尖凝出清光,试图稳定周围的时间。
宁瑜取出符笔,在空中画定时空符。然而时间之力太过强大,符箓刚成型就被扭曲撕裂。
没用的!史密斯狂笑,我现在就是时间的主宰!
周守拙在楼下大喊:二位侠士!必须让他念出《刻漏经》中的定时光!那是控制罗盘的咒语!
阿翎闻言,立即现出白鹤真身。双翼展开,仙气流转,暂时稳住了一方时空。宁瑜趁机靠近史密斯,大声诵读《刻漏经》中的经文:
天地有常,四时有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每念一句,时序罗盘的光芒就减弱一分。史密斯痛苦地抱住头:不!不要夺走我的力量!
这力量从来就不属于你!宁瑜继续念诵,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时之天道,非人力可违...
当时钟的指针终于恢复正常运转时,史密斯手中的罗盘地一声合拢,掉落在地。他本人也瘫软在地,恢复了正常容貌。
下阙:时序永昌
危机解除后,宁瑜将时序罗盘交给周守拙保管。
这罗盘关系重大,还是交由懂得时间真谛的人保管为好。
周守拙却道:老朽有个不情之请。如今西洋钟表盛行,传统刻漏之术日渐式微。二位可否助我举办一场时序大会,让世人明白,计时不在器皿,而在对时间的敬畏之心。
一个月后,在上海最繁华的大世界娱乐场,一场别开生面的时序大会如期举行。
会场中央,周家的四级刻漏与明觉钟楼的大钟机芯并排陈列。左边是日晷、月晷、星晷等传统计时器,右边是各式各样的西洋钟表。
周守拙站在台上,向来自各界的人们讲解时间的真谛:
古人制刻漏,不仅是计量时间,更是感悟天地运行之道。每一滴水的落下,都是天地气息的流转。
他启动刻漏,水滴声在寂静的会场中格外清晰。
而这西洋钟表,他指着旁边精密的机芯,虽然精准,却让人忘记了时间的本质。时间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生命的律动。
就在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所有的西洋钟表开始出现误差,有的快,有的慢,互相之间毫无规律。而那座四级刻漏,却依然不紧不慢地精准运行。
这是怎么回事?来宾们议论纷纷。
宁瑜走上前解释道:时序罗盘虽然复位,但时间之气的紊乱还需要一段时间来平复。刻漏以天地为本,故而不受影响。而西洋钟表全靠机械运转,自然会出现偏差。
阿翎也现身说法:在我们灵鹤一族看来,时间如同四季轮回,快慢有序才是自然之道。强求分秒不差,反而违背天理。
这时,已经康复的史密斯先生站了起来:我明白了!我太过追求精准,反而忘记了时间的真意。周老先生,请允许我向您学习刻漏之术。
更令人惊喜的是,多位西洋钟表匠人也纷纷表示愿意研究中国传统计时术,取长补短。
时序大会结束后,上海的时间逐渐恢复正常。更奇妙的是,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急急忙忙地赶时间,而是学会了在快慢之间找到平衡。
明觉钟楼的大钟重新运转,但这次,它的旁边多了一座精致的刻漏。两者相互参照,共同为城市报时。
临行前,周守拙将《刻漏经》抄录本赠予宁瑜:
这经书中记载的不仅是计时之术,更是天人合一的至理。望二位将此智慧传承下去。
宁瑜却道:经书虽好,不如身体力行。看到今日年轻人愿意学习传统技艺,这才是最好的传承。
阿翎也笑道:时间永是流逝,但只要心中有时,就不会迷失方向。
离开上海时,外滩的钟声正好敲响。这一次,钟声浑厚悠扬,与刻漏的水滴声相应和,仿佛在演奏一曲时空的交响。
黄浦江上,轮船的汽笛拉响,新的时代正在到来。但在这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总有些人记得:时间不是追赶的对象,而是需要用心感受的礼物。
而关于时间的智慧,也将如同时光本身,永远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