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母恍恍惚惚,她又开始迷茫了,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听到秦婕讲到秦父,秦母终于有所触动,“可是,小婕。万一你姐姐的酒并不是咱们的秦家古方呢?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误会,而且,你姐姐这辈子没有来找咱们。娘要怎么有脸去找她,都是娘害了她。你也别去找她了,这辈子,咱们每个人都好好过……”。
上辈子的秦母在两个女儿去世之后就后悔了,她知道自己一直在偏心,一直在偏心着秦婕。
养在身边的孩子,总是比没生活在身边的孩子,要多挂念一些。
平心而论,她确实有多疼秦婕和秦瑕一些,即使是对待同样养在身边的秦婕和秦瑕,她也是偏心的。
秦父之所以偏疼秦瑕一些,也是看到了她的偏心。
可是这一切又该怪谁?
大女儿也是她怀胎十月,怀抱着各种期望生下来的孩子,但是一出生,就因为游方道人的话而被送走。
孩子被送走的那段时间,她是天天哭,天天哭,哭得一双眼睛都差点出了问题。
偏偏秦父还不准她哭,商人最信风水之事,特别是对于一个想要重振家族辉煌的商人来说,就更信了。
因为大女儿的事情,夫妻两人的关系一度降至冰点,直到秦婕的出生,才让所有的一切改变。
秦婕出生了,秦母将秦婕视作自己的眼珠子,无论是做什么事情,她都会把秦婕紧紧地护在身旁,一刻也不准离开她的身边。
她害怕了,她害怕再有一个游方道人经过,就像上一次一样,夺走了她的孩子。
这种情况,即使是在生下秦瑕以后,也没有太大的改变。
秦母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那个孩子回到秦家的时候,秦父不让她进门,还把她赶了出去。
秦母知道的,她知道门外那个是自己的女儿,是那个自己从小就亏欠了的女儿。
可是她不敢去和她相认,和她相比,秦父和秦家的一切更加重要。
再后来,她也真心疼爱过那个女儿的,看着她在秦父灵堂上,始终用瘦弱的身躯阻挡在自己面前,秦母是亏欠的。
她欠那个孩子的太多了,她下定决心想要弥补的,可是意外来的太快,快到她还没有做好准备,那个孩子就为了她们而牺牲了,嫁到了宋家。
她知道她在宋家过得不开心,就像是一只向往自由的鸟,却被困在了牢笼之中,即使给鸟的身上填满了各种名贵饰品,但是那也只是压住了它的翅膀,使它不得高飞。
每一次的见面,秦母都觉得愧疚快把自己给压倒,所以,她只能逃避,只能不停地劝解着自己,把所有的错误都归咎在她的身上。
只有这样,沉重的负担才会从心上解除,她才能得以苟延残喘。
可是那个孩子死了,两个孩子都没了,在逃难的那一刻,秦母遇到了太多人,也有了太多的感悟。
重来一次,秦母已经没有面目去面对那个孩子,她能做的只有劝下秦婕,让她不要再去打扰那个孩子的人生。
“小婕,别去了。就让这件事情过去吧,你知道的,这都是咱们欠她的,今世债,来世偿。够了,一切都够了,别再去纠缠她了……”。
看到自己亲娘突然转变了话风,秦婕哪里会愿意看到这些,“娘,我让你和我一起去要秦家古方,你突然和我说什么今世来世的做什么?咱们欠她的,我们为什么要欠她的,这一切都是她在捣鬼。
娘,您原来不是说过,秦家所发生的一切灾祸都是因为她造成的吗?这话可是您自己说的,您难道不记得了?”。
记得。
秦母:“那些都是假的,小婕,那些全部都是假的。都是娘为了让自己心安才编出来的借口,全部都是假的……”。
管它假不假,反正自己就是不信。
秦婕:“娘,您别和我说这个,我不会听的。您就告诉我一句话,您是去还是不去?要是去的话,您就赶快收拾一番,咱们去把秦家贡酒的古方要回来,这是咱们秦家自己的古方,这辈子她既然选择了不回来,那她就不是我们秦家人。
既然不是我们秦家人,她有什么资格拿咱们秦家的古方”,看到秦母不想去的样子,秦婕继续加大火力,“娘,您要是不去,也行。那我就死在您的面前。
您知道的,我对平之的感情,两辈子了,要不是她横亘在我和平之中间,我多年夙愿早就达成。
您也知道宋家老爷子这个人,只要我能够拿出足够大的诚意来,我相信即使平之不愿意,我也能够顺利的嫁进宋家。我有把握的,等我和平之成婚之后,我们一定能够像您和父亲那样和和美美地过上一辈子。
娘,难道您不愿意看到女儿幸福吗?明明现在我离幸福就只差了这么一步了,您就答应女儿不行吗?
求您了,娘,您帮帮我,再帮我最后一次,只要我拿到了古方,嫁进了宋家,我发誓,我一定会好好地对待她,我以后绝对不会再针对她。
娘,我知道的,您一直希望我们两个能够和谐相处。我保证,我一定会说到做到的,我会向她忏悔,向她道歉,好不好,娘?”。
秦母是什么样的性格,秦婕早就已经捏准了,三言两语下去,很快就让秦母改变了主意。
大的愿意,还有一个小的。
秦瑕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仅仅只是一天的时间,娘和大姐都要离开这里,“……你们为什么要离开,去什么地方?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们为什么从来都不告诉我,我不是小孩子了,你们不要把我一直当成是一个小孩子来对待……”。
“没发生什么,就是家里有点事情,所以我和娘要出门一趟。这段时间你就待在学校里,哪里都不要去”。秦婕原本打算三言两语的就把妹妹给忽悠过去,可是她低估了秦瑕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