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他们参悟五行大遁时,对五行之道的深刻感悟,如山间涓涓细流,源源不断涌入徐隐元识海。这些感悟在他识海中迅速幻化成一道道闪烁神秘光芒的灵纹,相互交织、缠绕,如技艺精湛的织工编织绝世锦缎。
随着灵纹不断交织,一幅复杂神秘的图案逐渐浮现,那图案似藏着开启五行大遁神通幽微奥义之门的钥匙,每一道线条、每一处交织,都在无声诉说着五行大遁的博大精深,令徐隐元沉浸其中,如痴如醉,仿佛正一步步揭开这神通神秘面纱的一角。
经过五年苦修,徐隐元所学神通皆初成,先天灵宝与仙衣祭炼进展显着,实力大增。胸中的五位帝君宛如强大助力,大幅提升他的修行效率,如今修行一年积攒的法力道行,相当于以往六年。不仅如此,帝君们还助力他参悟神通、祭炼灵宝,事半功倍。
“咚咚......”元阳洞大殿前的青铜钟响起,徐隐元知晓师尊有事相召。只见他手捻一撮土,向上一扬,瞬间化为一道土黄光芒朝元阳殿而去。
“徒儿参见师尊!”光芒一闪,徐隐元已立于元阳大殿门口。
“进来吧!”殿内传来灵宝大法师的声音。
“徒儿拜见师尊!”徐隐元对灵宝大法师施礼道。
“嗯,徒儿,你已是散仙之境,散仙需得法力道行五百方可突破成仙!”灵宝大法师点头道,“你已有六十余年的法力道行,离突破尚远!但封神之事迫在眉睫,我这里有要事需你去办,此事与封神关联重大。”说着,灵宝大法师拿出一枚玉简,继续道:“你且去终南山玉柱洞找你云中子师叔,他自会安排。”
徐隐元恭敬接过玉简,未查看便收入右手开辟的壶天空间。
随后拜别师尊,从清云童子处拿到洪荒大致地理图,施展五行大遁的土遁之术向终南山而去。
在那广袤无垠的洪荒世界,仿佛一片无尽浩瀚的神秘海洋,深邃而幽远,处处潜藏着未知的奥秘与危险。徐隐元所修行的五行大遁术,虽说已稍稍踏入这奇妙法门的门槛,可终究仅仅只是初成而已。每当他施展此术时,每次遁行的距离不过数千里之遥。故而,白日时分,他便凭借着这五行大遁之法,匆忙奔走在天地之间,身形如闪电般疾掠而过,穿梭于山川河岳、丛林云海。而当夜幕如墨般缓缓笼罩大地,他的法力消耗殆尽之时,便会寻觅一处静谧安宁之地,停下疲惫的脚步,安心休憩,以恢复那损耗的磅礴法力。
这漫漫旅途,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充满了无数的未知与惊喜。徐隐元每遇到一座山峰,便毫不犹豫地踏入其中,那险峻的山势、茂密的丛林,都无法阻挡他探寻的脚步;每遇见一条河流,亦是毫无畏惧地投身而入,湍急的水流、幽深的河底,皆是他寻觅仙珍的场所。他如此不辞辛劳,皆为了采集那些珍贵无比的仙根灵草。每发现一株,都视若稀世珍宝,小心翼翼地将其移植到星元塔内的第一重小世界之中。
此时的洪荒大地,尚处于未经历封神之战的时期,天地间的灵气浓郁而充裕,宛如醇厚的琼浆弥漫在每一寸空间。在这个阶段,仙根灵草虽说并非俯拾皆是,然而相较于封神之战后的严苛环境,却也还算得上是较为常见。徐隐元心中十分清楚,一旦封神之战的大幕落下,整个洪荒世界的局势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时,这些珍贵的仙根灵草,怕是唯有仙家洞府之中,方能有幸得见,寻常之地再难寻觅其踪迹。
就在赶路探寻间,时光悄然流逝。一日,徐隐元正施展土遁术前行,突然遭遇一股莫名的空间乱流,将他卷入其中。他心中一惊,迅速运转法力,操控五行之力,试图稳住身形。在混乱的空间乱流中,他凭借对五行大遁的理解和五位帝君的助力,艰难地寻找出口。经过一番苦战,终于成功摆脱空间乱流,却也消耗了大量法力和精力。
又有一次,他在山中采集灵草时,遇到一名修行者觊觎他的收获,欲强行抢夺。徐隐元毫不畏惧,施展初成的神通与之对抗。在激烈的交锋中,他巧妙运用五行之力,结合玄戈剑的威力,最终击退了那名修行者。
就这样,一个多月后,徐隐元终于来到闻名遐迩的终南山。
眼前之景宛如梦幻仙境,令他不禁屏住呼吸,心中涌起无尽震撼与对未来的期许。山峦连绵起伏,似蜿蜒巨龙横卧大地,云雾如轻纱缭绕,如梦似幻。阳光洒落,云雾镶上金边,与翠绿山体相映成趣,光影变幻间,如同一幅灵动水墨画卷。
山中,飞瀑如银河倒悬,从陡峭崖壁倾泻而下,砸落深潭,溅起晶莹水花,似碎玉纷飞,轰鸣声震耳欲聋,在山谷间久久回荡。潭水清澈见底,游鱼细石清晰可见,鱼儿灵动穿梭,与水底五彩石子相互映衬,生机盎然。
漫山遍野奇花异草盛开,红似火、粉如霞、白像雪,花瓣带着清晨露珠,在阳光照耀下闪烁晶莹光芒。微风拂过,花朵摇曳生姿,散发出馥郁香气,甜润清新,令人心旷神怡。
灵禽在枝头婉转啼鸣,声音清脆悦耳,如天籁之音。它们羽毛绚丽多彩,或在花丛穿梭觅食,或在林间嬉戏追逐,为仙境增添几分活泼灵动。远处,祥光瑞霭升腾,隐隐可见亭台楼阁在云雾中若隐若现,透着神秘庄严,仿佛仙人居所。
终南山空气清新纯净,弥漫浓郁灵气,每一口呼吸,都能感受到灵气沁入心肺,疲惫尽消。这里仿若超脱尘世,是不被世俗沾染的净土,充满神秘奇幻色彩,宛如真正的仙境降临人间。
在终南山玉柱洞前,徐隐元身形如流光般瞬息而至,刚刚立定,便见一个仙童从洞中款步走出。这仙童模样俏皮可爱,身着一袭鹅黄色的锦袍,束着月白色的丝绦,脚蹬一双精致小巧的云履。他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徐隐元面前,规规矩矩地施了一礼,脆生生地问道:“敢问可是从崆峒山远道而来的徐师兄?”
徐隐元赶忙还礼,态度谦逊温和,说道:“正是在下,不知仙童是?”
“小童乃是大仙身边侍奉的曜灵童子,大仙已然知晓徐师兄今日到访,特命小童在此相迎,请徐师兄入内一叙。”曜灵童子言罢,做了一个优雅的请的姿势,随后便引领着徐隐元踏入了玉柱洞天。
踏入洞天,徐隐元发现这里的地势与外界的终南山大致相仿。与灵宝大法师偏爱营造精致建筑院子不同,云中子师伯似乎独爱这种充满自然粗犷韵味的山洞。抬头望去,洞上方镌刻着“玉柱洞”三个古朴苍劲的道文大字,笔力雄浑,隐隐散发着神秘的道韵。
步入玉柱洞内,但见云中子正悠然坐于云床之上,双目紧闭,气息沉稳,正在潜心打坐修炼。
徐隐元见状,赶忙恭敬地走上前去,俯身一拜,声音洪亮而清晰:“弟子徐隐元,见过师伯!”
云中子面容俊朗,脸庞线条刚柔并济,轮廓分明中透着温润如玉的气质。他那一头如雪般洁白的长发柔顺亮泽,仿若银河瀑布般垂于身后,发量极为丰厚,在洞中的微光下闪烁着丝丝光泽。
头顶之上,以一支雕刻着精美云纹与八卦图案的古朴青玉簪束发,这簪子散发着淡淡的灵气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道统传承。他身着一袭月白色的道袍,轻盈飘逸,宛如天上流云。
道袍之上,以银线绣满了形态各异的云朵,那些云朵栩栩如生,恰似随时都会飘动起来,为他增添了几分超凡脱俗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