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张原向亓诗教说起他在山阴建的义仓,亓诗教在表示敬佩之余问道:“张修撰可知为何江南民间救灾易而江北难?”

张原当然知道是什么缘故,但这时要虚心,诚恳道:“请亓大人指教。”

亓诗教道:“指教不敢,然下官留心江北灾患多年,尤其是对山东,可谓了如指掌,江南富庶,缘于朝廷的恩渥,自太祖高皇帝以来,江南一直是朝廷财源重地,近年来很多江南士绅抱怨江南赋税重,却不提及朝廷对江南的诸多爱护,均田均粮的赋税改革一直没有停止过,就是为了减轻官田重租,此其一;不允许在江南建立王府,极大减轻了当地民众的负担,此其二;朝廷对江南水患治理最为重视,此其三;再有,天高皇帝远,江南甚少受到党争、政令的干扰,因此商业方能蓬勃而起,所以江南富户极多,赈灾救助也容易得多——”

亓诗教还是很有见地的,张原点头道:“亓大人所言极是。”

亓诗教见张原认同他的观点,颇感愉快,又道:“反观山东,朝廷给予江南的便利一概没有,先后有齐王、鲁王、衡王在山东藩封建府,占地都是万顷,这些藩王亲族及奴仆侵占民田、开设商铺,与民争利,横行霸道,单此一项就足以劳困山东百姓,而山东经商之风也远没有江浙沿海盛行,只有大地主,却无大商贾,一旦灾荒,饥民遍地,地主自身损失极重,所以说靠富户发慈悲、靠民间救济渡过灾荒几无可能。”

张原点头道:“治标还得治本,山东东临大海,南接江淮,西通河洛,北拱京畿,山东不安则京师震动,去年饥民袭击临清等地,若朝廷赈灾不力,或恐今后还有大的民变。”

“张修撰明见。”亓诗教一拍大腿,张原这话说到了他心坎上,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又给自己斟上,说道:“我齐人好侠使气,不甘饿死牗下,赈灾不力,民变必生,张修撰以为该如何应对?”

张原道:“在下职微言轻,只是一个设想,请亓给事、王郎中两位大人参详——”

王大智、亓诗教一齐拱手道:“张修撰请讲。”

张原道:“愚以为对山东六郡钱粮赋税应根据受灾轻重分别采取停征、改折、抵平、留人四种方法,对割据城寨、大肆劫杀富户的暴民应剿,对小股流窜打劫谋生的灾民应抚,先把局势稳定下来,然后招募灾民兴修水利,以工代赈,抗旱救灾,这样可让饥民有口饭吃,当然,若兴修水利的钱粮全靠皇帝拨内库和地方官府筹钱显然不行,必须要有当地士绅参与,官民结合,才能把救灾备荒进行下去,救荒无善政,空口说着容易,一旦涉及藩王利益,具体施行时的困难会大得多。”

亓诗教点头道:“张修撰何妨就此写一篇奏疏上呈皇帝,这也是张修撰万言廷策的后续实论。”

张原摆手道:“在下的廷策颇受非议,此时再上救灾备荒疏不大妥当,还是亓大人上疏为好。”

王大智与亓诗教对视一眼,气氛微冷,不管方才谈得如何相投,现在,隔阂显现了,张原是亲东林的,与浙党首领姚宗文又有新的冲突,姚宗文、刘廷元诸人弹劾张原的奏章应该已经拟好了,明日就会送呈内阁——

亓诗教沉吟片刻,终于开口道:“张修撰,下官还有一事要请教,张修撰对万历以来的朝堂党争有何高见?”

王大智没想到亓诗教会这么直接问张原关于党争之事,不禁坐直身子,注目张原,静听张原如何作答,却见张原离席向亓诗教长揖,说道:“亓大人能坦诚相问让在下甚是敬佩,这世间很多纠纷、矛盾、仇隙皆是因为不能坦诚交流所致——”

亓诗教赶忙起身道:“张修撰何必多礼,请坐,请坐,坐下说话。”

张原坐下,看着满桌的菜肴,说道:“在下以为,党争误国。”

王大智与亓诗教面面相觑。

王大智道:“然而很多事不争又怎么行,政见有异,必须得争。”

张原道:“当年国本之争还算是有争论的目标,然而时至今日,党争往往不论是非,只逞意气,非我一党,必除之而后快,这是在下雅不愿看到的。”

亓诗教徐徐道:“京察之典,六年一举,君子疾邪,小人报怨,皆于此时——张修撰可知此语出于何人?”

张原道:“这是东林赵君所言吧,在下绝难苟同。”

亓诗教听张原没有任何犹豫就这般表态,心中一喜,面上不动声色,又问:“然则党争已起,互相攻讦难免,张修撰又有何策能消弭?”

张原道:“在下以为,在朝为官就应以国家大事为重,政见有异,不必非得争个高下,可求同存异,官员要有此胸怀,方是国家百姓之福。”

这时,东城鼓楼敲起了禁鼓,一千两百三十下为一通,要敲三通,敲罢三通鼓大约需要两刻时,内城宵禁就从三通鼓后开始——

听到挝鼓声,张原、亓诗教、王大智三人一起站起身来,亓诗教道:“今日与张修撰一席谈,大为受益,他日有暇再向张修撰请教。”

三人下了鹤寿酒楼,拱手道别,张原回内兄的寓所,亓诗教、王大智乘车出朝阳门。

两辆马车出了内城后就缓缓停下,亓诗教、王大智二人下车步行,五月十四的明月早早升起,月下树影疏疏朗朗,不远处的运河码头依然嘈杂喧嚣,漕运的高峰期已经到来——

“可言兄,你看这张原是何等样人?”王大智问。

亓诗教道:“难得的人才,极有主见,不迂阔,善变通,不过所谓求同存异,说来轻巧,实际很难。”

王大智笑道:“那是当然,东林人现在是颓势,当然希望我等不要赶尽杀绝,要求同存异了。”

亓诗教摇头道:“不然,这种观点绝非东林人所有,东林人视自己为君子,非其党徒则斥为小人,何曾有过求同存异的胸怀,而张原,显然是不愿被人当作东林或者浙党的,他有自己的政见——”

王大智道:“如此说张原不好拉拢了?”

亓诗教道:“想把他拉到三党阵营与东林为敌很难,不过我等似乎也不必急着与他为敌,且看他如何在东林和三党间求同存异,是一句冠冕堂皇的空话,还是真能有所作为,拭目以待。”

王大智道:“这么说就是坐山观虎斗了,我楚、齐二党看姚、刘浙党斗张原,张原在京中除了东林为援,别无根基,东林人少不了要支持张原,如此一来,姚、刘浙党岂会不怪罪我等?”

亓诗教道:“我们不要攻击张原,只弹劾吴道南,措词也留点余地,让浙党当先锋吧。”

王大智赞道:“善!”

五月十五辰时三刻,吴道南入会极门内阁直房,方从哲先到,案头已有一叠各部官员送上来的奏章,吴道南上前道:“中涵兄,哪些奏疏由我票拟?”

方从哲一捻颌下美髯,说道:“会甫兄,这里又有三份纠缠于会试舞弊案的奏疏,还是我来处置吧,那些言官着实无礼,圣上既已下旨挽留会甫兄,他们却还聒噪不休。”

吴道南干瘦的老脸霎时涨红,好似被人打了耳光一般,身为阁臣,三天两头被弹劾绝对不是光彩的事——

方从哲又抽出两份奏章道:“这是陕西道御史刘廷元和兵科给事中赵兴邦弹劾新科状元张原的奏章,就由会甫兄票拟处理意见吧。”

吴道南忍着羞愤,看了刘廷元、赵兴邦弹劾张原的奏章,这二人明显约定好的,矛头直指张原万言廷策里的冰河说,斥张原为谄媚君上的佞臣——

记得昨日有杨涟与何士晋弹劾姚宗文的奏疏,今日浙党、齐党、宣党就有五份弹劾奏疏冲着他和张原而来,这显然是前天玉河北桥那场风波的延续,吴道南沉思片刻,将这两份弹劾张原的奏疏交还给方从哲,说道:“还是方首辅票拟吧,我是频遭弹劾之人,无颜票拟,明日就要上疏求退。”

方从哲赶忙安慰吴道南道:“会甫兄,我等当轴处中,自然招引物议,今言路势张,我等稍有不慎,台垣官就恣为抨击,阁臣难做啊,只是我等受皇帝恩遇引入内阁协理朝政,若一受弹劾就要引退,那内阁还能留得住人吗,这三份弹劾奏章无非老调重弹,会甫兄切莫在意。”

内阁不成文的规矩,阁臣若受弹劾,必得告罪在家,待弹劾之事明了,才好再入阁视事,往往还要摆足架子,要皇帝下诏抚慰才肯出来,这是为了体面,不然的话以后没有威信、没法办事——

吴道南道:“多谢方阁老宽慰,不过老朽还得回太仆寺街待着。”坐着喝完一盏茶,辞了方从哲,出会极门、经六科廊出午门—

今日在六科廊当值的就有弹劾吴道南最卖力的工科给事中刘文炳,刘文炳是河北真定人,原本与浙党、齐党、宣党、楚党都扯不上边,现在却与姚宗文、刘廷元等人打得火热,这是因为去年吴道南到任时,六科给事中按惯例要拜见新任阁臣,呈上名刺,吴道南把其他人的名刺都收下,唯独将刘文炳的名刺掷还,并警告他说“莫学严嵩”,原因是当时刘文炳态度甚是谄媚阿谀,吴道南很看不惯,刘文炳被打了笑脸,由此深恨吴道南,科场舞弊案一出,他率先弹劾,但吴道南在太仆寺街寓所待了两天又出来了,昨日应刘廷元之谋,他再度弹劾,这时看到吴道南紧皱眉头出午门而去,刘文炳是暗暗称快,心想:“看你江西人脸皮有多厚,还好意思再入会极门否!”

方从哲见吴道南走了,摇头笑了笑,看着案头的奏章,又叹了口气,把昨日杨涟、何士晋弹劾姚宗文的奏疏与今日弹劾吴道南、张原的五份奏疏放在一起,一并票拟送司礼监——

方从哲清楚万历皇帝的心思,经过数十年的国本之争,万历皇帝对朝臣之间的互相攻击已经相当厌烦,现在他把这六份奏章一并送上去,最大的可能是全部留中不发,这样,杨涟、何士晋对姚宗文的攻击自然落空,而吴道南两番待罪家中,应该不好意思再来了,至于张原,因为是新科进士,不会因这奏疏受到任何处罚,但方从哲准备把刘廷元弹劾张原的这份奏疏在邸报刊登,让朝野共议这冰河说,这个冰河说已经是被刘廷元刻意曲解了的——

这日傍晚,张原回到东四牌楼四合院,收到了民信局送来的一叠信,分别寄自杭州、南京、昆山、青浦、苏州、华亭、上海、山阴、会稽等地,竟有二十三封之多,景徽惊叹道:“小姑父,怎么会有这么多人给你写信?”

张原笑道:“朋友多啊。”翻看信封,都是各郡翰社社首写来的信,如冯梦龙、夏允彝、金琅之、杨石香,还有一封信是茅元仪的,忽然翻到一信,落款是会稽王炳麟,王炳麟是三月底离京的,这时应该还没到绍兴,怎么会有信来,看信封上的字迹,圆润秀挺,分明是出于婴姿师妹之手——

“这是婴姿师妹寄来的信。”

张原的心“突”的一跳,一直翘首望着他的小景徽即道:“怎么了,小姑父,是谁的信让你感到意外?”小姑娘的心思极细。

张原微笑道:“没怎么,信多得让我意外,等下回信,手都要写酸了。”

景徽“格格”的笑:“谁让小姑父朋友多呢。”

张原拿了信回房,一封封拆看,婴姿师妹的信放在最后看,有点怕拆看似的——

远处的禁鼓敲响,十五的月亮被催了上来,就在东四牌楼的张原看信之时,有个袖着枣木棍的汉子混进了皇城北安门,北安门又叫厚载门,是太监、杂役出入最多的门,在万岁山、太液池左右,聚集了十二监、四司、八局,统称内府二十四衙门,所以厚载门出入之人极多,禁鼓敲响后,在外办事的太监纷纷回皇城,守卫竟未发觉有外人混入。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新贞观造反录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随风遗留明帝谁规定海盗不能当大明首辅百炼飞升录迷失在一六二九最后一个鬼师武侠,开局迎娶王语嫣九灵帝君代嫁之绝宠魔妃花田喜嫁,拐个王爷当相公妃傲天下,王爷为我披战袍崛起之第三帝国盛唐崛起开局被老朱绑架,我反手踹他大胯奇异世界奇闻录大至尊密战桐城权柄大明大明地师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无敌六王爷大清:第一廉官谍战:芒刺在喉时空棋局极品假太监重生西晋当太子崛起的家族三国之应谋天下大明:干嘛老朱?我大姨马皇后!唐砖三国:从血龙十八骑开始争霸天下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我在边关契死士!帅教官南唐节度使开局穿成奶娃子御宠腹黑贤妻三国:我和贾诩祸害曹操清客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大唐再起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肥妃霸道,美病王溺爱情深大明小学生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美人如玉,史上最强大宋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