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令狐奉没有接见向逵,也没有见张金父子,而是下令把此案发给有司审查。

两天后,底下上报,“张金父子勾结卢水胡”事,人证、物证齐全,证据确凿。

令狐奉即令内史宋闳,叫他拟个处置的办法上来。

本朝与前代一样,郡县与分封并行,郡县的长吏称刺史、县令长,王国的长吏称内史。

此位宋闳,便是定西国朝廷名义上的行政长吏。

接到令狐奉的令旨,宋闳的属吏中有不解其意的,私下说道:“张金父子阴结胡酋,其罪固重,可他父子二人并非朝廷要臣,一个白身,一个只是区区建康主簿,纵然看在张大农的份上,檄来王都处分,亦交有司处置便可;大王何须特令明公亲判?”

言外之意,让宋闳亲拟处分,有点大材小用。

宋闳接令后的动作,让这个属吏愈是大惑不解。

宋闳传书郎中令、中尉、大农,以及牧府、督府、太尉府,邀请各府遣人,同来会议。

郎中令等三官是王国上卿;牧府等三者,尤其牧府、督府,是国中的实权部门。

定西国的军政诸事,悉由此六部办理。这六府的高官大吏,随便拿出一个,都是显赫朝野。

由宋闳处理此案已不合常规,宋闳大张旗鼓,召集这些部门共议,更显古怪。

那位属吏百思不得其解。

这就是他只能做个属吏,而宋闳却能为内史的原因了。

自令狐奉下令,命莘迩把张金父子押送入都那一刻起,宋闳就大概猜出了令狐奉的心思。

令狐奉表面上说的是:“建康张氏,国中名门,大农张卿,孤之股肱,张金此案,朝野瞩目,郡不宜审,着即槛送王都,付有司推覆”,而实际上,宋闳度料,这只是借口,令狐奉恐怕是别有所图。

宋闳是陇州宋氏这一代的族长。

宋氏与张、阴、麴、泛四家,并为陇地的一流高门,其族中历代二千石,对於政治和帝王权术这些东西,他耳闻目濡,从小就听其祖、父的教导,浸染其间。

定乡品时,既因其族望,也因其本人出众,被郡中正评为陇州少见的二品,十七岁出仕,历朝中、郡县,再回朝中,而下他年近天命,三十多年的从政经历,又使他获得了丰富的亲身实践经验。

可以说,宋闳的政治敏锐性是相当优秀的。

确如他的猜测,令狐奉的确是醉翁之意。

这一点,郎中令、中尉、大农及牧府、督府和太尉府的长吏也都看了出来。

宋闳的传书到后,除大农张浑和太尉府长史各只派了个僚属来,其余的全是长吏亲至。

张浑和太尉长史不来,在宋闳的预料中。

张浑是为了避嫌。

太尉长史则是因为定西王自领的“太尉”一职不过是个抬高自家尊贵的荣衔,府中吏员并无什么具体的职事,因是没有必要参与到此等事中。

等各府的诸人来齐,宋闳登堂,与他们见礼。

来的各府长吏共有四人。

分别是郎中令陈荪、中尉麴爽、牧府治中从事泛宽、督府左长史宋方。

其中,麴爽是麴硕的从弟,宋方是宋闳的从子。

他两人与宋闳一样,都是在令狐奉即位后,因为功劳而得被擢任该职的。

几人之中,目前最得令狐奉信用的是督府左长史宋方。

令狐奉的收胡之策,就是此人的建议。

宋方与令狐奉年岁相当,少小相识,两人是“总角之交”。

令狐奉的兄长死后,令狐奉掌控朝局,无论是政军举措,抑或是收揽士族,皆颇得宋方的力助。令狐奉图谋篡位的背后,亦有其撺掇的影子,乃是个不折不扣的“奉党”,之所以当令狐奉逃亡期间,他没被令狐邕杀掉,是因他及早得讯,弃官潜伏,藏於友人家中,由是得免。

令狐奉杀回王都日,宋方响应於内,首先说服了时任牧府别驾从事的宋闳,然后游说朝中重臣,串联朋党,这才有了群臣降迎令狐奉的一幕出现。

令狐奉即位后,论功酬赏,擢宋闳为王国内史,任宋方为督府左长史。

叔侄两人,一政一军,端得权重朝野。

诸人见过礼。

宋方等各就独榻落座,张浑和太尉长史派来的两人位卑,无座,侍立堂下。

宋闳坐在主位,出示令狐奉的令旨,给大家读了一遍,内容很简单,两句话而已,说“张氏名族,奈何为贼?孤不欲治罪,唯民心不服;内史议之”;读完,他说道:“建康太守莘君上禀张金父子潜结卢水胡酋,经有司推核,以为事实确然。大王将此案发给我议,我识能浅陋,恐有失偏颇,倘有错失,将损大王之明,所以请了君等来,想听听诸位的高见。”

宋方脸型狭长,颧骨高耸,称不上英俊,但他少好游侠,此时跪坐榻上,腰杆笔直,双目有神,转顾左右间,很有点果厉之气。

他头个开口,昂首说道:“勾结胡酋,图谋作乱,死罪。国有明法,方愚陋,不知这还有什么可议的?”

宋闳不动声色,问陈荪、麴爽、泛宽等人,说道:“君等以为呢?”

泛宽即是泛丹的父亲。

他结婚早,生孩子也早,所以泛丹虽已而立之龄,他今年却还不到五十,保养得又好,面皮红润,颔下无须,看起来只像三十四五的年纪。

泛宽不赞同宋方的意见,慢吞吞地说道:“长史此言谬矣。”

宋方说道:“哦?敢问泛公,谬在何处?”

“张文恭隐居不仕,清白行高,美誉传颂,名闻四方;张家又是我国朝望族。这样一位名族的高洁之士怎么会作乱呢?於理不合。今只因他家一个门客的证词,便定他死罪,未免草率。”

宋方哈哈大笑。

泛宽问道:“长史缘何发笑?我说的,有什么可笑之处么?”

“天下间,隐士固有,沽名钓誉的却也不少。张金不肯入仕,无非自抬身价,由此正可见他的心思阴险。‘清白行高’,方不曾见!”

宋方言辞逼人,泛宽不以为意,仍是慢声慢语的,说道:“长史如何知道张文恭不肯入仕,是为了自抬身价,而非本意呢?”

不仕是客观,不仕的缘故是主观。除非张金自明,否则清白行高与沽名钓誉,都只是外人的猜度,哪里能有什么实据?宋方哑然。

宋闳问道:“然则以公卓见,如何处之为宜?”

“那封信是他门客的笔迹,虽有落章,确有遭盗用的可能。诛其门客,诫其大意之失,足矣。”

宋方冷笑说道:“这案子经有司再三细核,不仅有门客的口供,且那张道将亦以招供,案情明确,已经是板上钉钉,确凿无疑。何来‘盗用’、“大意”?治中此议,实在荒谬!”

宋闳问陈荪、麴爽两人的意见。

陈荪含含糊糊的,没说出什么。

郎中令掌宫廷宿卫、赞相威仪,通传教令等职,类同江左朝中的门下省之长,“入侍帷幄,出拥华盖”,是主君的近侍。於王国三卿中,与主君的关系最为紧密。

宋闳知道,这位郎中令陈荪今日参与会议,必是作为令狐奉的耳目来的,他不提意见,应是为了观察、判断群臣的态度,以等会后给令狐奉汇报。

麴爽的体格与麴硕不像,麴硕枯瘦,他壮实,但两人的长相很像,都是国字脸,浓眉大眼。

他瞥了眼模棱两可、半天没说出什么实质内容的陈荪,转视宋闳,大声说道:“正因张家是我国朝望族,累受国恩,故此张金父子才应重惩!不但他两人应重惩,大农张公也应受处置!”

“大农张公”一句话出来,陪立堂下的那个张浑僚属面色陡变,心道:“竟被张公料中!果然有人想将此案牵连到张公头上。”

他来前,张浑对他有交代,只许听,不许说。因是他虽心中焦急,却也只能闭口无言,一双眼紧紧地放在泛宽身上。张浑对他说,郎中令等诸大臣中,能够帮忙的,估计唯独泛宽。

泛宽仍是慢吞吞的语气,说道:“中尉此言,使人不解。这与张公有何干系?”

“张浑、张金,同产兄弟;岂有弟行逆举,而兄无事者?”

“张文恭居家,张公居朝;文恭之事,张公岂知?”

“谋逆乱举,毁家灭族;如无张浑授意,张金焉敢为之?大王应民意,还都诛暴,扫荡逆乱日,士民雀跃,竞相奔迎;令狐邕授首,宋公以降,群臣拨乱反正,奉印玺,三拜请大王即位,而唯此张浑,当时不情不愿。他定是恐惧大王追究,是以暗示张金,图谋作乱!”

泛宽慢悠悠地问道:“大王还都日,中尉尚在远郡,朝中情形,张公不愿云云,不知中尉是由何得知的?”

麴爽在被擢任中尉前,是陇东的一个郡守,隶属麴硕统管。麴硕领兵襄助令狐奉攻打王都的时候,把麴爽等人留在了陇东,镇守边疆,他没有从军。

麴爽说道:“公道在人心。我虽然当日不在王都,此事却也有所听闻。”

泛宽穷追不舍,问道:“是从谁处听闻到的?”

麴爽怒道:“这个重要么?”

“这个不重要么?”

麴爽怒视泛宽,泛宽悠然回视。

“张浑不愿”本是麴爽的捏造,泛宽追问源头,他自是“无可奉告”。

宋方挺身而出,说道:“张金受张浑指使,虽然暂无实据,细思之,在情理中!”

泛宽说道:“‘情理中’恐怕不能服众。”

在麴爽之前,宋方已於泛宽面前吃过败仗了。宋方这会儿干脆不再理他,对宋闳说道:“方仍是那个意见,张金父子可诛。张浑实亦可杀,然因暂缺实证,可免其职,留候发落!”

他说完这番话,众人听到两声咳嗽。

看去,是陈荪。

宋闳问道:“陈公有话要说么?”

陈荪摸了摸胡子,目光在堂上诸人的脸上转了一圈,末了,垂目到案上的茶碗,徐徐答道:“没有。”

麴爽等人面面相视。

宋闳心道:“早不咳,晚不咳,偏偏这时咳两声。看来智相所言,即是大王之意了。”

智相,是宋方的字。

众人齐齐注目宋闳,等他说话。

宋闳心道:“张金父子此案,怎么也该不到我来拟定处分。大王将此案给我来办,看来确如我之所料,其意是在张家。只是,索氏已堕,张家不可再折。”

他面沉如水,诸人看不出他的心理活动。

麴爽等的不耐烦,出言唤他:“宋公?”

宋闳於是表明态度,说道:“泛公所言不错,张公居朝,怕是难知张金之事,料应与此案无关。且张金之案,实证只有他的一个章印,也确实有被盗用的可能。至若张道将的供词,三木之下,何求不得?”

宋方越听,越觉得不对,问道:“公何意也?”

“我当上书大王,备述此情,如何处置,最后还是请大王定夺罢。”

半天争论,得出了这么个结果。

麴爽大不满意,甩袖离去。陈荪默默然的,亦随之离去。

泛宽冲宋闳深深一揖,说道:“国朝吾侪,系公一身了。”

宋闳还揖,说道:“我当秉公尽力。”

泛宽和张浑及太尉长史派来的二吏走后,宋方埋怨宋闳,说道:“张家涉逆,这是大好的机会,正该借势把张浑拿下,阿父却怎反而偏向张家?”

适才议事的时候,宋闳的神色一直没有变过,当下现出怒容,斥道:“黄奴,你要灭我家么?”

宋方的小名叫黄奴。

宋方说道:“阿父,你怎么这么说?”

“你为何一力主张严惩张金,还把此事扯到张浑头上?”

宋方理直气壮,说道:“自定西开国以来,张、索、麴、泛、阴及我家,并为贵姓,诸府长吏、军镇将帅,多出我数家之门。而我家一直被张、索两族压在下头。

“索氏助纣为虐,不服大王,在朝者几被尽杀,现今所存,唯其小宗诸支,已不足虑。只此张家,子弟犹遍布朝中、郡县,今借此机,拿下张浑,正可打击张家权势,我家取而代之。

“这是光大门第的好事,阿父,你怎说我要灭家?”

宋闳说道:“你也知开国以来,张、索诸姓与我家并为阀族么?如你所说,现今索氏已败,而阴氏少有良材,近年渐衰;贵重朝野的,只有张、泛、麴与我家了。

“大王者,雄主也;麴家,大王的舅氏也。如再堕张氏,只凭我家与泛家,你以为还能支撑朝局么?吾恐泛与我家,将继张家后尘!”

他教训宋方,“刚才泛治中别前,甚至已经说出了‘国朝吾侪’这样的话,什么是‘吾侪’?你难道不明白么?主臣间的政道,你难道还没搞清楚么?为政之道,不可不着眼於长久,你怎能贪恋眼前的小利,置我家於将来的危境?”顿了下,又道,“况张大农如败,你就不可怜你的姑姑么?”

当下士族,只与门户匹敌的别姓联姻。张、宋等家,作为陇州的头等士门,通常只在彼此间结亲。张浑的妻子是宋闳的从妹,宋方的再从姑。

宋方不以为然,虽然没有顶撞宋闳,心中想道:“丈夫谋权,妻子尚可弃;一姑耳,何怜之有!阿父未免妇人之仁!”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逍遥小都督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新贞观造反录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随风遗留明帝谁规定海盗不能当大明首辅我的军阀生涯三国应谋天下百炼飞升录资本大唐迷失在一六二九策行三国最后一个鬼师重生之毒女世子妃武侠,开局迎娶王语嫣九灵帝君抗日之超级战兵代嫁之绝宠魔妃花田喜嫁,拐个王爷当相公妃傲天下,王爷为我披战袍崛起之第三帝国盛唐崛起开局被老朱绑架,我反手踹他大胯奇异世界奇闻录大至尊龙血战神密战桐城权柄大明娇宠萌妃:王爷,我有了!大明地师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无敌六王爷江山战图大清:第一廉官谍战:芒刺在喉时空棋局极品假太监重生西晋当太子崛起的家族三国之应谋天下大明:干嘛老朱?我大姨马皇后!唐砖三国:从血龙十八骑开始争霸天下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我在边关契死士!帅教官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南唐节度使开局穿成奶娃子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