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当城外的张让一行人在准备攻城时,城中的屠杀似乎无休无止。

太守府中,蹋顿单于坐在太守的位置上,手中抱着一个娇滴滴的美人,看着地板已经被鲜血染红不成样子,不禁十分的意,笑道:

“放眼天下,谁人可敢与我抗衡哉?”

没有人出来说话。

蹋顿单于突然眼射精光,继续道:

“继续杀!”

乌桓军的士兵欣然答应。

不多时,又是一队人被押解上来,其中多是太守府中的下人,蹋顿单于已经把整个上党城里的官员们都杀光了,现在看来,只有太守府的下人们可以用来杀。

蹋顿单于一挥手,屠刀举起。

手一落,屠刀落下。

叮——

伴随着一声尖叫和铁器碰撞声。

仆人当中竟然有一个人跳出来,拿过士兵的屠刀,斩了那个要杀他的人。

怒目而视,竟然要跑上来杀蹋顿单于。

这一切发生的太快,非常连贯,几乎就在电光火石的一瞬间。

谁能想到,仆人当中,还有这样的人才!

“好小子!”

蹋顿单于大喝一声。

旋即抖动衣摆,就腰间抽出一颗明晃晃的弯刀,悠然走到那少年面前,缓缓道:

“此刀名为‘圆月’,当年长生天大神斩鬼之后赠予乌桓族人,是我们乌桓大单于的佩刀,厉害非常,屈指算来,已经二百三十三年多了,载在本单于手里,你可要小心了。”

那少年气宇轩昂,似乎不害怕,冷冷道道:“乌桓的东西,那自然是好东西,不过,小子不才,鹿死谁手还说不定呢。”

蹋顿哈哈大笑:“好小子!”

不再废话,二指勾动,弯刀倏忽变作三尺,寒光闪闪,前足起,后足蹬,如离弦之箭,疾射向那位少年。

少年沉气凝神,横刀胸前,

两人相交只在一瞬间,霎时电音靡靡,光芒四射。

圆月长刀沉重宽稳,一刀刺来,如困龙脱海势不可挡,蹋顿既然可以当上单于,肯定有两把刷子,不然哪里可以统帅千军万马。

少年见状不妙,竟然莫名其妙的丢掉抢来的弯刀,从背后衣袍中找出一杆长枪。

退出两步。

少年枪尖甩出碗大枪花,挺枪直入,刀刃滑过枪杆,铮铮之音冗长。

二人身子靠近,心念陡转之间,各出一掌,

“砰!”

两掌相对,身子激荡后退,蹋顿单于嘴角牵动,止住退势,圆月弯刀手力灌入,光芒大盛,飞速追上少年,一手砍下去,刺的长空呼呼作响,少年撑枪在地,翻身躲过。

随即跳起,甩出一个背枪花,逼开蹋顿单于。

紧接一个压枪势,内力驱于长枪,足以开山裂石,不料蹋顿单于横刀竟然挡住,震出气圈。

蹋顿没想到区区张扬手下,竟然有这种人才,叫道:“小子,你叫什么名字?”

那少年摇摇头,道:“既逢上乱世,都是苦命人,无名无姓。”

稳稳当当带枪在手,道:“来吧!”

蹋顿单于冷笑一声,长刀点出,翩若惊鸿,逸烈高致,暴雨般无数剑招扑向少年,极快极狠,慢慢织出一张刀网裹住,少年左格右挡,步伐渐渐紊乱。

蹋顿立刻大叫:“你莫非是个废物,有你这样的玩枪的嘛?

蹋顿单于显然就是用来激将。

少年闻言大怒,可又束手无策。

一旁凝视的蹋顿突然道:“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所谓巧能成事者也。本单于能统帅千军万马,还怕一个你这样的区区家仆嘛?”

他语调平平,却轻轻松松撕开刀网,传到少年耳朵里,显然是故意侮辱少年。

这句话出于兵书,少年不知道听老头儿念了多少遍,讲的奇兵破袭之道,统精锐士卒,直插敌人最重要处,使之阵脚大乱。

没想到,蹋顿单于这句话,让悟性极高的少年立刻明白了应该怎么做。

少年心思冷静,似有所悟:“枪为百兵之王,九长之首,然最锋利处,不过枪尖六寸,七尺枪杆为辅,那就应该用我精锐,出其不意。”

少年暴喝一声,滚出枪花,一点寒芒后发先至,正是家传的挑枪势。

苍啷一声,挑中刀网,随即力卷劲发,以快打快。

蹋顿心中甚怕,撤掉刀网,一来一往走寻常刀势,蹋顿单于少年学刀,所会刀法,岂止一两千万,此刻施展毕生所学,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人你来我往,互喂招数。

一旁的乌桓士兵只觉得眼花缭乱,好看无比。少年反而不屑一顾,高手求其神意,返璞归真,唯有寻常人才在乎招式,他不明白蹋顿单于为何舍玉求瓦。

将近百招走过,蹋顿单于出手越来越快,少年不得不跟着走快,刀枪碰撞,风雨大至。

少年感觉自己似乎又进入了一个刀网,快刀又将自己缠住了,只能疲于奔命,受其摆布。

蹋顿会心一笑,继续对少年道:“你到底叫什么名字?”

“兰陵高长恭!”

少年冷冷的回答道。

“好,本单于会记住你的。”

蹋顿单于爽朗的大笑,现在的他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什么人都不放在眼里,甚至连城外的张让也忘了。

蹋顿单于听到没听过兰陵王名字,想来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诡异道:“高长恭,大汉乌桓本来都在天地之间,为何强分彼此,不如投在本单于的手下,保证你永远荣华富贵。”

高长恭,名不见经传?

高长恭,又名高孝瓘、高肃,祖籍渤海调蓨(今河北省景县),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生母不详,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将领,封爵兰陵郡王。

高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突厥攻入晋阳,高长恭奋力将其击退。

邙山之战,高长恭为中军,率领五百骑兵再入周军包围圈,直至金墉城下,因高长恭戴着头盔,城中的人不确定是敌军或是我军,直到高长恭把头盔脱下来城上的人才知道是高长恭,派弓箭手开始放箭保护他,之后高长恭成功替金墉解围。

《兰陵王入阵曲》可谓家喻户晓,高长恭的名声,何其恐怖。

兰陵王和陈庆之,两位南北朝的天才统帅!

(注:历史乱流文,各朝各代的人物都有。)

现在兰陵王看着蹋顿越来越快的刀法,心中仔细回想,心道:

”蹋顿可以出刀,我自然可以出枪,他打他的,我打我的,看谁吃亏!后撤两步,压枪把,摆出势,冷冷道:“狗贼,拼招式么?”

旋即飞身出枪,高家枪法悉数使出,真气滚入,他这才感觉到自己境界已不同往日,冷枪凌冽。

蹋顿单于没有说什么,凝神对付。

看来,高长恭是用心了。

二人穿堂入室,在太守府中缠斗。

高长恭不管他,一招未老,九成内力注入枪身,微微有龙吟,大喝道:

“狗贼,小心了!”

一招霸气凛冽的长枪刺出,气势磅礴,大开大合。

蹋顿单于圆月弯刀寒芒大盛,尽力抵住此招。高长恭不待他反应,再接一招,自胸前提上,回枪夺刀。

蹋顿单于大惊失色,铁胆弯刀不由自主脱手,未曾想这个初出茅庐没多久的小子竟然凭枪招逼的大单于弃刀。

不止蹋顿,就连旁边的所有人也是始料未及。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新贞观造反录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随风遗留谁规定海盗不能当大明首辅武侠,开局迎娶王语嫣妃傲天下,王爷为我披战袍开局被老朱绑架,我反手踹他大胯奇异世界奇闻录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无敌六王爷大清:第一廉官谍战:芒刺在喉极品假太监重生西晋当太子崛起的家族三国之应谋天下大明:干嘛老朱?我大姨马皇后!三国:从血龙十八骑开始争霸天下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我在边关契死士!帅教官开局穿成奶娃子御宠腹黑贤妻三国:我和贾诩祸害曹操清客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大唐再起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肥妃霸道,美病王溺爱情深大明小学生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美人如玉,史上最强大宋冷妃出逃,陛下快跟上紫塞秋风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从县令到称帝!大明,我来了!中世纪崛起飞行员牺牲后的灵魂之旅随波逐游计灭七国,屠遍天下,第一毒士数风流人物刷刷视频,古人说不要停开局从李云龙开始智械战争大婚之日,我的老婆不正常南明义军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龙吟壮歌绿罗也是罗马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