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其一,基本格式。

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对科举文字程式作了规范。

比如《四书》义,你不能低于两百个字,《经》义不能低于三百个字。

字数,是一个基础的要求。

你写完试卷之后,记得掰着手指头数一数,如果低于规范字数,出了贡院就可以骑着小毛驴回家了,榜都不用看,明年再来考吧。

你文笔飞扬,写够了字数,但一激动,把太祖写成了朱元璋,那你完了,最好是跑快点,说不定衙门抓不住你,也就不了了之了。

御名庙讳,这是一个很严肃的事。

朱元璋是你能写的吗?

不懂规矩,避讳都不懂,咋来当官,回家种地去吧……

其二,文风与思想。

格式毕竟只是基础问题,只要不粗心大意,又尊重皇上一家子,基本上没啥问题。

真正决定文章质量的,还是文风与思想。

场屋(会试卷子评阅的地方)文风有五点:

一曰理趣,以精深明旨为佳;

二曰气格,以官样昌大为佳;

三曰词采,以清新俊丽为佳;

四日风度,以飘逸跌宕为佳;

五曰音律,以顿挫铿锵为佳。

为了追求这些效果,八股文通常写得华丽异常,辞藻之美,令人赞叹。

细细咀嚼,丫的,是个快餐。

这种堆砌辞藻的问题,直至明朝中期才得到解决,主张文风“务实”。

至于思想,那就更好理解了。

代圣人立言,这些经义文章,你不能背离程朱理学,大搞个性解放,需要按照程朱理学的思想,来表达立场与观点。

朱熹说这是根竹子,那你只能说它是根竹子,如果写成是根细长的青翠的竹子,那就是你的不对了,人家朱熹可没说他是死是活,是粗是细,是黑是白,你怎么能添加自己的观点呢?

其三,德行。

古人推崇的是文章亦是德行,你文章写得好,德行好不好赞且不说,留待观察。

若是你文章写得不好,那你的德行也好不到哪里去……

低头看看自己,我怎么就想拿砖头拍死那些考官,文章好坏,怎么能代表我高尚的人品……

“好文章啊!好文章!”

一位同考试官摇头晃脑,沉醉在其中不可自拔,晃晕了之后,提笔写下了评语:“此作明畅精切,宜录之。”

然后将试卷放至一旁,有人会转呈给主考试官。

“这都什么文章,圣贤书白读了!”同考试官都给事中张悦愤然提笔,写下:“理不明,义不精,罢之!”

这份试卷基本上没希望了。

当然,一份考卷往往需要两个同考试官审阅,若意见一致,那这位哥们也只能落榜了。

若出现了分歧,还可以再加一位同考试官,或直接交给主考试官来定夺。

杨士奇弯腰,捡起了这一份试卷,仔细品读之后,不由皱了皱眉,看向张悦问道:“此作为何罢落?”

张悦给杨士奇拱手作礼,直言道:“此经义乃是一匡天下,孔子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朱熹注释为‘霸,与伯同,长也。匡,正也。尊周室,攘夷狄,皆所以正天下也。微,无也。衽,衣衿也。被发左衽,夷狄之俗也。’”

“无论孔圣人还是朱熹之言,皆认为管仲有功而无罪。然这位举子文章,竟言说管仲有功且有过,功大于过,如此不明是非,违背圣人教诲,如何能留?”

杨士奇皱了皱眉。

管仲功过,是一个很棘手的认知问题。

春秋时期,齐襄公身边有两个兄弟,一个是管仲辅佐的公子纠,另一个是鲍叔牙辅佐的公子小白。

齐襄公被杀之后,公子纠与公子纠小白都想当国君,管仲为了让公子纠上位,主动带人去截杀公子小白,射了公子小白一箭。

插一句,管仲这个家伙不是眼瞎就是没干过杀人这类活,射了箭,好歹上前看看还有没有呼吸啊,实在不行,你再补几箭,砍掉脑袋不就好了。

人家管仲远远的射了一箭,看对方倒了,哎,打马就回去了。

这简直是丢了刺杀界同僚的脸……

公子小白没死,先一步回到了齐国,成为了齐桓公。

齐桓公杀掉了管仲的主子公子纠,没了老板,没人发工资了,管仲却又在鲍叔牙的推荐之下,成为了齐桓公的宰相。

按照古人的逻辑,你老板挂了,你是要尽忠的。就算是不跟着老板一起喝孟婆汤,好歹你也要发个血誓,一定干掉齐桓公,为老板报仇雪恨才是。

可管仲不仅不报仇,还给干掉旧老板的新老板打工,这就是典型的一身事二主,忘恩负义了。

虽是如此,但管仲对齐国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孔子用“一匡天下”四个字评价管仲,足见其评价之高。

但杨士奇也清楚,孔子与朱熹的观点,或许是正确的,但也不能不允许别人存在质疑,何况这位举子也没有否定管仲,只是说他曾经有过错,但功劳是大于过错的。

质疑违背了圣人之意,就是垃圾了?

杨士奇冷笑道:“有功便是功,有过便是过,两者清晰,合理评判,此乃是上乘之作!依我看,应在三甲之中。”

“呵,如此违逆圣人之意文章,怎可入选?理应罢落。”

张悦坚持自己的观点,看着杨士奇的目光有些不屑。

眼前的人虽然是国子监祭酒,但终究是游学之人,不是正统科举出身,有什么资格评判?也不知皇上看重他哪一点。

姚广孝走了过来,接过试卷看了看,微微点头,道:“三甲之内?呵呵,杨祭酒,你错了。”

张悦脸上露出了喜色,没想到这个和尚竟还有如此眼光,挑衅地看了一眼杨士奇,道:“祭酒大人,无需再坚持了吧?”

杨士奇看着姚广孝,面无波动。

姚广孝又扫了几眼试卷,沉声道:“此举子,若不能位列一甲,也应在二甲前三!”

张悦错愕至极,吃惊地看着姚广孝。

一甲只有三个人,即状元、榜眼、探花。算上二甲前三,总共也只有六个名额!

姚广孝竟然说此试卷,应位列此次会试前六?

张悦摇了摇头,明明不入流的文章,还前六,六百也没他啊,这个和尚,该不会是捣乱的吧?

ps:

首先,惊雪携大明给大家道一声:元旦快乐。

衷心祝愿大家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事事顺遂。十分感谢大家不离不弃,陪惊雪一路走到这里。

对于惊雪而言,2021年是沉淀与反思的一年,从充满想象与空幻的修真世界,转移到沉重且肃然的历史深处,惊雪看到的满是苦难,还有苦难中开出的花——文明。

大明是一个即伟大又让人遗憾的朝代,惊雪选择大明,不止是想要表达简单的革新故事,也想将大明的生活呈现给大家。

让每一位读者来过,有所收获,走时,有所畅想。

这对于惊雪而言,便足够了。

有些看似叙述的存在,实则是对历史本身的刻画与剖析。若没有这些描述,只是简单的故事堆叠,总会黯然失色吧?

2022年,惊雪将以尽全力,以求大家更多支持,不辜负大家的期待。

元旦开始,惊雪会努力将日六千,调整为日一万字的更新节奏,还请大家继续支持惊雪,塑我大明,新我世界!

喊一嗓子,2022年1月,还请将月票、推荐票、催更都给惊雪吧。你们的支持,才是惊雪码字最大的动力。

惊雪作揖。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新贞观造反录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随风遗留谁规定海盗不能当大明首辅武侠,开局迎娶王语嫣妃傲天下,王爷为我披战袍开局被老朱绑架,我反手踹他大胯奇异世界奇闻录密战桐城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无敌六王爷大清:第一廉官谍战:芒刺在喉极品假太监重生西晋当太子崛起的家族三国之应谋天下大明:干嘛老朱?我大姨马皇后!三国:从血龙十八骑开始争霸天下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我在边关契死士!帅教官南唐节度使开局穿成奶娃子御宠腹黑贤妻三国:我和贾诩祸害曹操清客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大唐再起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肥妃霸道,美病王溺爱情深大明小学生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美人如玉,史上最强大宋冷妃出逃,陛下快跟上我在唐朝直播破案紫塞秋风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从县令到称帝!大明,我来了!中世纪崛起飞行员牺牲后的灵魂之旅随波逐游计灭七国,屠遍天下,第一毒士数风流人物刷刷视频,古人说不要停开局从李云龙开始智械战争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