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生阅历丰富,他讲述的这些老年间的事情让贾勇听得津津有味。两人正聊到兴头上时,陈先生突然话锋一转,微笑着问道:“贾经理,这是你第一次出国吗?”
贾勇心想,第一次出国怎么了?他微微点头,他琢磨着陈先生下面可能会说的话,说:“这是我第一次出国。”
陈先生还是像闲聊一样地问道:“在你们这样的外贸公司里,出国的机会多吗?”
贾勇回答道:“外贸公司做外贸业务,跟外国人打交道,出国的机会还是不少的。”
陈先生问:“出国的费用这么昂贵,一般什么情况下,会派遣你们出国工作呢?”
贾勇说:“我们公司的员工出国主要有这么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商务考察,这种出国考察通常没有特别明确的目的和内容,主要是去了解一下国外市场的动态和趋势。领导出国都是这个名义。一般来说,这种商务考察的时间大约在十天左右。”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第二种情况是出国参加展销会。我们会在外国展览公司举办的展销会上申请展览位置,展示我们的产品,与有意向的客户签订订单。
“这种出国参展的时间通常与展销会的期限相同,前后大概会多出三五天,用于布置展位和处理一些后续事宜。”
贾勇补充道:“第三种情况就是像我这样的,需要长期驻外。这种情况的时间相对较长,具体时长取决于公司的业务需要和工作安排。比方说,我在这里待多久,就看和您的合作情况了。陈先生要是欢迎我,我就多待一段时间,陈先生要是不欢迎我,我就回国。反正返程机票是现成的。”
陈先生面带微笑地看着贾勇,连连摆手说道:“我可没有赶你走的意思。你不要因为段先生走,你就误会我。我可是希望你能长期在这里待下来。最好不走的。”
陈先生表示完态度,像是没有这个茬儿一样,又问道:“那天我听你说,你们公司的业务范围可真是广泛啊,不仅在美国、俄罗斯、斯洛伐克有分公司,甚至连黑撒那亚那样的地方也有你们公司的分支机构。
“我很好奇,这些分公司具体都从事哪些业务呢?要是不涉及商业秘密的话,能不能给我介绍介绍?”
贾勇略微思考了一下,觉得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坦荡荡地回答道:“俄罗斯分公司主要是从事服装出口的。北京有个地方叫雅宝路,在日坛附近。不知道您有没有印象?”
陈先生说:“日坛我当然是知道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还有一个先农坛。不过,这个雅宝路我就没有印象了。
“我在北平生活的时候,还是个小孩子,没有父母或者哥哥带着,不让我出门的。怕我被人牙子拐去卖掉。”
贾勇说:“这个雅宝路在使馆区附近。”
陈先生问:“北京的使馆区不是在东郊民巷吗?”
贾勇说:“以前是在那里,后来,使馆区就迁到了朝阳区的日坛附近。雅宝路离俄罗斯大使馆比较近,一些俄罗斯人来中国做生意,就住在雅宝路的宾馆里。
“和俄罗斯人做生意的中国人,索性就在雅宝路的宾馆里,开起了做俄罗斯贸易的公司。我们华艺国贸俄罗斯分公司的前后两任负责人,都是从雅宝路开始做俄罗斯生意,接触俄罗斯客户的。
“在雅宝路做俄罗斯生意的公司多起来以后,就出现了恶性竞争,互相抄袭产品款式。
“极端的情况下,在公司门口放一个岗哨,中国人不许进,只有俄罗斯人能进。怕的就是自己公司的款式被其他中国公司抄袭了去。
“有人开始动脑筋,想办法把雅宝路的公司,开到了俄罗斯。我们公司也是在这个时候建立的俄罗斯分公司。”
陈先生问:“俄罗斯人好像不富裕吧?那个民族给人一种很彪悍的印象。那里的生意好做吗?”
贾勇说:“我刚到华艺国贸公司工作的时候,就是给俄罗斯分公司发货。俄罗斯人挺有钱的。他们那里的轻工业不发达,从中国采购的都是生活用品。”
陈先生问:“你们在俄罗斯的公司,是什么业务都做呢?还是专注于一两件产品呢?”
贾勇说:“专做皮夹克。”
陈先生问:“俄罗斯人有钱,你们有货,那你们应该赚了不少钱吧?”
贾勇说:“做生意嘛,总是有风险的。做服装,款式和价格很重要。新款的皮衣好卖,但价格高。老款的皮衣价格低,但是客户不喜欢。后来就形成了不少的库存。生意不是那么好做。”
陈先生一副老于世故的样子,说:“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生意嘛,怎么会好做?看着好做的生意都是陷阱。”
贾勇说:“生意不好做的时候,人就容易闹矛盾。和我一起进公司的一个同事,俄语讲得非常好。从一进公司,就说要外派他去俄罗斯。
“可是,俄罗斯分公司的生意不好,他外派的事被一拖再拖。好不容易去了俄罗斯,老员工给他气受,他受不了就跑了。”
陈先生好奇地问:“跑了?怎么讲?”
贾勇觉得自己是情之所至,有感而发,不应该跟陈先生说这些家丑。可话都说到这里了,收也收不回来了。只好硬着头皮说:“他离开了俄罗斯分公司,跑到一个农场上打工。”
陈先生说:“他就这么跑了?这么随便?对他,就没有惩戒措施吗?”
贾勇说:“事出有因。公司也没有把他怎么样。还是把他当公司的人一样对待着。他自己也没有忘了自己是个外贸员。他跟公司提出,要做农产品贸易。
“我倒觉得他选的这个业务挺好。这个思路和绝大多数做俄罗斯生意的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起码不会像卖皮夹克那样,竞争到了亏本赚吆喝的程度。”
陈先生感触颇深地说:“做农产品挺好的。我要是一直踏踏实实做农产品,也会挺好的。”
贾勇正想听听陈先生讲他做农产品的事,陈先生却转移话题问:“你们在斯洛伐克的分公司,怎么还做装饰装修工程呢?外贸公司不是应该做贸易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