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记者听出了小男孩的难过,没有为了流量地继续追问下去,反而是换了一个相对轻松点的话题。
“这两天有没有领到食物?”
拉希德:“有,但是没有吃饱!”
察觉到这位亚洲姐姐的好意,拉希德很配合的回答着她的问题。
他知道这群人来到这里,都是在帮助他的国家。
“后续一定还会有食物的,相信我们国家的援助不久以后就会到了!”
汪黎非常相信华国的行动力,她们的国家一定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处在危险中的公民。
“真羡慕你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拉希德衷心的发出一声感叹。
“你的国家以后一定也会的!”汪黎目光坚定地看着拉希德。
等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她继续追问小男孩,想给孩子的心中留下更多的希望。
至少有个盼头期望未来,一定比每天担惊受怕,想着自己什么时候死要更好一点吧?
拉希德面对着镜头,认真思考。
好一会儿后,他终于嗫嚅着嘴唇,好几次想说些什么,却似乎又想到了其他的事,随即又咽了下去。
许久,他才终于调整好情绪,手里握紧了阿米娜的彩色玻璃,面向镜头,认清事实无奈地说道:
“我在坦域国,长不大!”
他没有哭,也没有抱怨为什么命运如此不公。
他只是平静的看着镜头,平静地回忆着自己妹妹和好朋友以及爸爸妈妈死去时的场景,最终也平静地接受了自己会死的命运。
那就是,他在坦域国,活不到长大了!
采访到这里就中断了!
镜头外,汪黎听完拉希德的回答,眼眶里的泪水一时没忍住,打湿了她的脸颊。
为了掩饰失态,她低头捂住了眼睛,动作迅速的擦拭着。
随即将自己口袋中还剩下的一个包子递给了拉希德,“吃吧孩子,吃饱了就一定还会有希望!”
国际新闻上每天都会报道坦域和捷伐特冲突的最新进展。
但唯独拉希德的这段采访,让所有人都不禁流下了眼泪。
还有什么,比代入到一个家破人亡的小男孩身上,更能体会到战争带来的残酷以及那无穷无尽的绝望呢?
各个国家不同的网友纷纷在视频下面留言,唾骂捷伐特冷血无情的同时,也鼓励着坦域国。
“他还只是个孩子,他究竟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国家之间的龌龊不堪,却要让普通人的一辈子来承受?战争带来的所有副作用难道不应该还回到发起战争的人的身上吗?”
“历史的洪流从历史书上翻看只是轻飘飘的一页,但映射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却是一座无比沉重的大山!”
“我的孩子今年也像他这么大,我完全无法想象他一个孩子在充满战争的国家里应该怎么活下去?光是想想就真的太窒息了!”
“捷伐特国的人真不是东西,残害百姓滥杀无辜,他们会遭报应的!坦域国一定要加油啊!”
“真心痛,几万人死亡了,还有很多儿童妇女和老人很难想象,在这个科技文明的时代,居然还有这种残酷的战争爆发!希望坦域国的人民能够挺过这场灾难!”
“我读得了圣贤书,却管不了这窗外事,心生怜悯是我,袖手旁观也是我,共情是我,无能为力也是我!好无助!”
“子弹究竟还要飞多久,才能变成和平的白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