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两日,北疆已经换了皇帝这样的消息也在夏国的京城中流传开。
与此同时,还有一则消息。
那就是北疆能换皇帝,是因为夏国有一位功臣,刺杀了前任皇帝呼延野。
不过这些时日,那功臣便要回京!
谢窈和萧稷自然知道那功臣是谁,但并未对外公布,毕竟人还没到京城,担心在路上出什么意外。
论功行赏是必须的,但一切都要等功臣到了京城再说。
七日之后。
京城,城门。
竹青和司南按照帝后的吩咐,亲自到了城门口迎接。
与两人一道的,还有宣悦与宣太傅,宣夫人。
“来了来了!”
千禾远远看到被人护送的马车,激动出声,“小姐,老爷夫人,二小姐回来了!”
宣悦自是激动非常。
此次的功臣,正是宣家的二小姐——宣舒!
宣太傅与宣夫人同样红了眼。
马车内,宣舒已经忍不住撩起了车帘,比起大半年前,她整个人都粗糙了不少。
草原风吹日晒,自然不比她在京城养尊处优,但她的体质却是好了不少。
马车还未停稳,她便迫不及待的奔下马车,朝着宣家众人扑来!
宣舒直接跪在地上,“父亲,母亲,阿姐,女儿让你们担心了。”
宣悦扶着宣夫人,两人都哭了起来,宣太傅则是连忙快步上前扶起女儿,“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去年,宣舒叛国的消息传来,宣太傅与宣夫人自是不信。
宣太傅虽然有自己的私心,但他忠君爱国,一心为了夏国。
他绝不相信他疼爱教导出来的女儿会叛国。
为此,他与宣夫人还怪上了认罪的宣悦。
可如今想想……
宣悦只怕是那时候就已经知情,且宣悦将他们夫妻藏了起来,只留她一个人在外面对风雨。
现在想想,宣太傅心里难受又后悔。
这大半年来最煎熬痛苦的不是他们,而是宣悦宣舒。
一个被所有人不理解,被至亲指责。
一个在异国他乡,身边没有一个亲人。
宣太傅心疼的看着两个女儿,握住两个女儿的手,“悦儿,舒舒,从前……是为父错了,为父……”
“爹爹。”姐妹两人同时出声,“您无需自责,此事与您无关。”
宣悦道:“我明知真相,却没有告诉您,让您担心。”
宣舒说:“我在外连累您挨骂,我……”
“好了好了。”宣夫人上前,抱住两个女儿,哭的几乎站不住,“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她两个女儿好好的,比什么都好。
宣太傅道:“有你们两个女儿,是我此生之幸!”
他知道,宣舒从前做过一些不好的事,但他很开心,宣舒迷途知返,没有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宣悦道:“今日一早,陛下与娘娘已经下旨为你正名。”
宣悦牵着宣舒的手,看向身后人潮涌动,并列两排的欢迎队伍,道:“舒舒,这些人都是来迎你归家的。”
宣悦说完,退后一步与宣太傅宣夫人站在一出,看着妹妹的背影。
他们都知道,这是宣舒的主场,是属于宣舒的荣光。
该她一人独享!
宣舒回头,看见的却只有三张满是欣慰与鼓励的脸,他们跟在她身后,却并不抢她的风头。
仿佛在说,他们永远是她的后盾。
百姓们欢迎宣舒欢迎的很热烈。
宣舒在家人的陪伴下,在司南和竹青等人的护送下,一路进了宫城,直抵养心殿。
谢窈和萧稷已经在等着她。
宣家人上前行礼,“参见陛下,皇后娘娘。”
宣舒看起来稳重许多。
“免礼,赐座。”
萧稷沉声道:“此次出使北疆,宣小姐辛苦了。”
宣家人起身,宣舒回答的十分得体,“此次除了民女之外,还有卫三小姐等许多人暗中出力极多,民女不敢居功。”
此次她虽然立下大功,但若是没有夏国人的支持与保护,她绝走不到这一步。
她心里很清楚,此刻也并不居功,态度十分谦卑。
回答完,宣家众人纷纷落座,坐下的姿态都很拘谨。
“宣小姐不必自谦。”萧稷道:“此事你居功至伟,如今荣归故里,朝廷自当赏赐。”
萧稷和谢窈都不喜欢搞虚的,更喜欢简单直接,直来直往。
萧稷给了李大监一个眼神。
李大监立刻端起了龙案上的托盘,托盘上放着两卷圣旨。
“请宣小姐过目。”李大监道。
“这……”宣舒有些犹豫,她是真的不知道眼下这是什么情况了。
谢窈含笑解释,道:“这两卷圣旨是两份奖赏,宣小姐看看,喜欢哪一份。”
“喜欢哪一份,便选哪一份。”
还,还能这样?
宣家人都没想到,宣舒也是一脸诧异,犹豫片刻,还是谢恩情,从托盘上拿起一卷圣旨打开。
而后她微微张大嘴,一脸的震惊与诧异,眼神却没离开圣旨。
因为是圣旨,宣悦等人虽然很好奇,却也不敢贸然探看。
谢窈察觉出几人的想法,笑道:“都可以看看。”
毕竟是一家人,也可以为宣舒参谋参谋。
谢窈这么说,宣悦便不客气了,道了一声谢,凑到了宣舒身边。
宣太傅和宣夫人还有些犹豫,但见宣悦都这样,可见皇后是真心的,到底是担心好奇之心更重,也看了过去。
这一下,宣家众人都呆住了。
这份圣旨,是给宣舒赐官的。
虽然说卫婵和赵瑛如今在北境军中都有官职,但都是在军中,便是朝中知道的人都不多。
若这份圣旨真的下了,那宣舒可以说的朝中第一位女官!
这对整个朝堂来说,都是猛烈的冲击。
“陛下,不可!”宣太傅第一反应便是拒绝,若是换成其他女子,他只会觉得:女子怎可为官?
但这是他疼爱的女儿,他心里只有担心和心疼。
朝中没有这样的先例,若是让他女儿做了个出头的椽子……他是真的担心。
在他的记忆里,她家舒舒娇气得紧,自小被他与妻子宠的无法无天,性子娇气,想要什么就必须得到什么。
从没吃过什么苦头,哪里是能当第一个女官这样的料?
“宣太傅。”谢窈看了宣舒和宣悦的表情,道:“这是给宣小姐的奖赏。”
该怎么选,当由宣舒做主。
宣太傅立刻闭嘴,宣夫人道:“还有一份呢。”
在她的提醒下,宣家人才打开另一份圣旨,一看之下,宣太傅和宣夫人长出了一口气。
这份圣旨就“正常”多了,册封宣舒为郡主。
宣舒和宣悦也将视线挪了过来,看清了圣旨上的内容。
“此事不急。”谢窈道:“不是需要立刻就做出决定,你们回去之后也可以商量,然后再做决定。”
闻言,宣家人都松了一口气。
宣太傅倒是有心想说什么,但他心里知道,无论是皇后还是皇后都不喜欢他,所以不敢贸然开口。
“这一路回来,宣小姐舟车劳顿,也没休息好,很是辛苦。”
“如今陛下已经下旨,恢复宣小姐和宣家的清誉,从前宣家的宅子已经命人清扫出来,如今可直接入住。”
“宣小姐,你先休息,等你休息好了再入宫答复不迟。”
谢窈说完,旋即众人立刻行礼告退。
谢窈给了竹青一个眼神,竹青了然的跟了上去,等宣家众人出了养心殿,她才出声,“宣大小姐,请留步。”
宣家众人停下脚步,看向宣悦。
“皇后娘娘请您明日入宫。”
这也是谢窈的贴心之处,毕竟宣舒才刚刚回来,宣悦定是要与妹妹好好聚一聚。
宣悦心知肚明,立刻感激道:“民女遵旨。”
宣家人离开之后,竹青才回了养心殿,禀报道:“娘娘,您的意思奴婢已经传达。”
谢窈点头,看向萧稷,“陛下当真决定了?”
萧稷点头,“圣旨都写好了,窈窈还不信吗?”
谢窈摇头,道:“我当然相信陛下,只是这对陛下来说,未必会是什么好事。”
“怎么不是好事?”萧稷反问:“能让窈窈开心,就是我最大的事。”
“萧、稷!”谢窈瞪他一眼,“跟你认真说话呢。”
萧稷待谢窈自然,谢窈在萧稷面前自然也就越来越自然。
此刻听到两人说话,李大监,司南和竹青等人都低下了头,权当看不见,听不见。
萧稷的表情立刻变得严肃,认真的看着谢窈道:“自然是好事。”
“此次调查方才知道,朝堂上竟有如此多尸位素餐之人,我自然要给他们一些压力。”
“另外。”萧稷的表情变得严肃,道:“都是夏国的子民,自然不能厚此薄彼。”
谢窈知道,萧稷这话是真心话,但肯定没说全。
谢窈看出来了,但没拆穿。
给宣舒一个成为女官的机会,正大光明的走上朝堂。
这不仅仅只是一道圣旨这样简单,朝堂上的百官定会反对。
女子为官,对如今乃至于将来的朝堂局面都是猛烈的冲击。
但萧稷还是做了。
其实那两份圣旨,都是给宣家的。
若宣舒选了郡主,那女官之位就是宣悦的。
若宣舒选了女官,谢窈也会再给宣悦别的机会,她看好宣悦很久了。
“陛下。”谢窈看着他,“你真好。”
“窈窈。”萧稷道:“我还是更喜欢你叫我全名。”
……
宣太傅憋了一路,都没发表意见。
毕竟这件事非同小可,若是传出去……他女儿只怕要成为众矢之的,被朝堂上的一些臣子容不下。
回到了熟悉的家,宣太傅才长出一口气。
他第一时间就将下人们屏退,看着宣舒道:“舒舒,我觉得郡主甚好。”
宣夫人也点头,但她素来性子柔弱,此刻也并不发言,只点头表态。
宣悦没有立刻发言,今日在养心殿她就发现妹妹的态度不对,“舒舒,你怎么想?”
宣舒直接道:“我想去鸿胪寺。”
鸿胪寺负责外邦事宜,陛下和娘娘安排这个衙门给她,显然不是随手一指,而是认真思考过的。
“那怎么行?”宣太傅当即拧眉,“舒舒,你可知这代表了什么?当朝第一位女官,你可知你要承担多大的压力?”
宣舒道:“爹爹,赵瑛和卫婵也有官职。”她在北境看的清清楚楚,这两人虽为女子,但在北境也极为受人尊重。
而且那些尊重并不因旁人,只因为她们自己。
她心里当时便萌生出了隐隐约约的念头,如今便越发确定:她想成为那样的人。
“她们是在军营中,在北境,朝堂之中那些文臣鞭长莫及。”
宣太傅道:“况且她们是什么人?一个商女,一个武将之女,如何能与你比?你自小金尊玉贵的养大,性子娇气……”
“爹。”宣舒打断宣太傅的话,对上他的双眼,道:“她们都行,我是爹的女儿,难道还不如她们吗?”
“而且爹,经过这大半年,我与从前已经不一样了。”宣舒声音沉稳,话却让宣太傅和宣夫人沉默了。
一个娇娇女在外卧底大半年,会发生什么事,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宣太傅和宣夫人更多的自然是心疼女儿,更不敢贸然提及别的事,免得惹宣舒伤怀。
却没想到,宣舒会主动提及。
“舒舒……”
宣太傅满目心疼,还想再说什么,宣悦的声音更快些,“爹,我相信舒舒。”
宣舒从前是做过许多错事,但如今的宣舒可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
站姿仍是稍显柔弱的,但眼神坚定。
宣舒对宣悦扬起一个笑,“姐姐,从前我做了许多错事,连累了你,对不起。”
宣悦眼圈一红,心里欣慰又心疼。
她的妹妹长大了。
在外这么久,一定吃了很多苦吧。
“姐妹之间,不说这些。”宣悦道:“爹爹说的也有道理,这件事的确非同小可。”
“但你若真的有信心,姐姐支持你。”
宣悦看向宣太傅,“爹爹也会支持你的。”
正如宣太傅所言,宣舒的身份不一样,除开她如今是归国功臣之外,还是太傅的女儿。
她们的祖父与外祖桃李满天下,朝堂上许多朝臣论起来都与他们家有牵扯。
这是宣舒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