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监国皇子在甘露殿召开了小朝会,因着陛下搬了新殿,如今这甘露殿自然就留给了李象监国之用。
说是监国,却是取消了大朝会,往来国事,概是聚在甘露殿中与三省六部商议便是。
否则李象如今还没有太子的名头,当真要坐到含元殿上,莫说是御座,便是御座一侧放张椅子也是僭越。
若是与朝臣一同跪在在下首处,未免也有些不伦不类。
反正大小事务皆由中枢过一道手,而后由留守的各部侍郎与李象窝在小朝会中议一议,也无伤大雅。
今日无甚大事,昨日午后放衙之前,陛下微服之事,各部人手已然陆续通知到。
对于陛下如此一意孤行之事,大伙也没什么太大意见,反正朝中时局平稳的让人犯困,兼之反对声量最大的御史台又几乎被陛下借着某个由头差点一锅端了。
又被告知,最近三个月各部自行其是,并取消了大朝会……
于是不少平日里执着于摸鱼之人,早早的在衙门里点了卯之后,便四散而去。
于是乎,不管是勾栏瓦舍,或是亭台诗会,又或者是左近马场、赌坊、酒肆……
总之九月初十的这个明媚上午,长安各地的娱乐场所格外繁荣。
要说长安的消费主力军,还得是这帮子勋官才称得上是中流砥柱。
就说往日重阳佳节,朝廷也未见得这般大方,可昨日竟是自上而下发了不少的奖金。
便是县府小吏也有二十贯可拿,于是乎整个长安便似一壶柴火上的沸水,就在这一日,猛然喧闹起来。
然而,甘露殿中的诸人,却没有那般好命,大佬半数出走的情况下,各部侍郎便成了主力军,不得不耗在此处,陪着监国皇子做做样子。
嗯……想是这般想的,可未曾想到的是,竟还真的有事!
长孙无忌坐在李象右手旁,拿出一叠卷宗,沉声说道:“诸位,且传阅一下吧。”
长孙冲首先感受到了父亲态度的不寻常,心道昨夜父亲一夜未归,莫非还真发生了什么事?
可昨夜自己也曾遣人去询问,父亲却未留一言,如今看来,许是朝中出事了?
崔民干身为礼部侍郎,自是也看到了卷宗。
只是一眼,便感到后背冷汗直流!
这……陛下才将将出京,便发生如此事端?这其中有没有世家的参与?我博陵崔氏却是肯定没有的。
如今博陵崔与清河崔正是好的蜜里调油,断不会在此刻做什么幺蛾子。
不过若是清河崔……崔尧,会不会有动机?
若是果真如此,要不要重新押宝?还是说一条道走到黑呢?清河崔……也不是没有可能。
就在崔民干胡思乱想的时候,长孙无忌拍了拍手,唤道:“宣大理寺卿狄仁杰进来问话。”
侍立一旁的宫人却是看向李象,并未答话。
李象却奇怪的望着内侍,片刻后才说道:“你聋啦?赵国公的吩咐都听不见?”
那内侍面露错愕,心道是咱家聋了,还是你痴傻了,现在你是头儿哇?怎得还容旁人发号?
却也赶忙收拾心情,恭敬地说道:“奴婢一时恍惚,还请殿下恕罪,这便去。”
长孙无忌微不可察地点点头,低声问道:“这内侍是何人?”
李象答曰:“王力士吗?自小随本王一同长起来,说来还是皇爷爷送给本王的,刚来的时候才五六岁,平日里也机灵的很,今日许是精神不济,倒是怠慢赵国公了。”
长孙无忌摇头:“无妨,此乃忠谨之人,殿下还需善待才是。”
崔民干此时便发问道:“殿下,右相,此卷宗末尾为何含糊其辞?那名客卿既然吐口,可关键的口供呢?为何……”
长孙无忌摇头道:“并非含糊其辞,而是老夫将最后一页抽走了。”
“为何?”
“道贞莫急,老夫自有如此的道理,稍后由大理寺卿口述,尔等自能明白。
不留于纸上,乃是为了给陛下留一个余地,不至于让陛下进退不得。”
崔民干叉手道:“莫非右相信不过我等?”
谁知长孙无忌听此言辞,竟是没有如何婉转,轻轻嗯了一声。
……
不多时,狄仁杰便入了甘露殿,他今日坐堂大理寺,并未提前跑路摸鱼,而是一直在等候着,他知道,今日肯定有事!
如今已是永徽四年!竟还有这等事发生,委实匪夷所思!
这个时间点,说太早又是有些晚了,说太晚,却也是有些早了。
要么,永徽初年,要么你等到末年,再不济你等个灾年也算。
平白无故的来这么一出……
属实有些莫名其妙。
“见过晋王殿下,见过右相,见过诸位大人!”
李象与狄仁杰自是老熟人了,上半年二人还在辽东有过一段袍泽之情。
自狄仁杰倭国归来之后,便升任了大理寺卿,彼时,李象还与四叔一起去恭贺过。
“坐,狄兄怎么又胖了?这才月余未见吧?感觉你越发宣软了……”
“咳咳。”长孙无忌隐蔽的瞪了李象一眼,意思再明白不过!
李象悻悻的言道:“狄卿,还请将你的判断说出来吧,咱们今日说的正事,改日咱们再小聚一番。”
狄仁杰也有些汗颜,心说这位小老弟还是这般跳脱。
“喏!
昨日微臣连夜提审那嫌犯李晓,那厮心志却也算是坚定。
不过总归算不得顶尖城府,还是露出了马脚。
具体细节,微臣却是不再赘述,单说结论,依昨日那厮的口供裁定。
幕后指使之人定是宗室无疑!”
李象战术后仰,心中言道:我就说嘛,舅老爷还说不是,看看,还是我猜的准吧。
长孙无忌没有看李象,径自对着狄仁杰说道:“莫要遮掩了,直说吧。”
狄仁杰却看了一眼左右,似有犹豫。
长孙无忌却道:“无妨,今日就这七八人在场,若是走漏了消息,却也不难查。”
崔民干等人登时对着长孙无忌怒目而视,这老货原是要拖人下水啊!
狄仁杰巴不得更多人知道呢,若是这秘密只有自己知道,才是大麻烦呢。
于是语速飞快地说道:“是吴王!”
李象笑道:“怎样?就是……等等,吴王?怎么会是吴王?他不是在蜀中吗?本王都四五年没见过三叔了,平日里也无仇怨,他凭什么?你又凭什么这么说?”
狄仁杰对着李象眨眨眼道:“非是为臣如此说道,而是口供如此!”
“那就不能是胡乱攀咬?”
狄仁杰摇头,意有所指的说道:“殿下,你是知道崔大人的手段的,不巧,微臣在崔大人那里还有些面子,与沈夫子也有些交情。
昨日深夜,微臣曾去拜访经纬苑,借用了一部分蜀地的资料,互相印证了一番。
当是……不假!
蜀地的种种资料表明,吴王确有不妥!
昨日只是显露于水面而已!”
李象大惊道:“你去了经纬苑?那不是说,此刻长信侯也知道了?长信侯与父皇何等关系,他知道了,那我父皇不也得知了?”
狄仁杰点头:“确实如此。”
李象追问道:“那父皇何时回返,你可得知?”
狄仁杰低声道:“陛下电报有言,此事可由殿下一言而决,陛下说了,他不管。”
???
长孙无忌插言道:“不妥吧,既是露了先兆,怎可能没有后手?陛下此刻未必安全,还是早日回返为好。”
狄仁杰叉手回道:“陛下并无此意,也不愿做那未雨绸缪之事,总要等到发动了,有了口实才好。
至于如何处置,陛下也说,眼下是晋王监国,晋王殿下自行决定就是。”
李象懵在当场,长孙无忌却眼露精光!
于是长孙无忌幽幽说道:“若是斩草除根呢。”
狄仁杰摇头:“却是不可。”
“总该给个底线!”
“流放。”
“何处?”
“九万里!”
“哪有如此偏远的地方?”
“蛮荒大陆。”
“噫~~倒也妥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