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烬将底下官员的神色尽收眼底,在那些心虚不已的官员身上多看了几眼后开口道:“皇上病重,本王代理监国,今日本王便有三件事要宣布。”
众官员神色一凛,萧烬说道:“这第一件事,便是对萧熠的处置。萧熠与林家合谋逼宫,罪大恶极,万死难辞其咎。念在他是皇室血脉的份上,本王予他全尸,废除其郡王爵位,贬为庶民,从皇室玉牒除名,赐其自尽,明日午时前执行。”
听到这个处罚,众人并没有太惊讶,本来谋反就是死罪一条,若是萧烬留下萧熠性命,那才让他们惊讶呢。
萧烬接着说道:“第二件事,原内阁首辅因参与谋反,已经入狱。本王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任次辅徐云洲为首辅,这样一来内阁便缺了一人,需得再添一位才是,不知诸位可有推荐的人选?”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神色变化起来,如今的情形,内阁确实缺一个人,就是不知由何人补这个缺了。
想当内阁阁老的人不少,不过按照规矩,应当是在六部尚书中选出一人,就是不知道萧烬中意哪一位。
礼部尚书觑了眼众人的眼色,站出来道:“皇上,内阁阁老需得是德才兼备之人才是,臣才疏学浅,不及诸位同僚多矣,实不足以担当内阁阁老之任,臣以为户部尚书谢大人才干出众,颇有声望,最宜入内阁。”
此言一出,不少人在心里骂礼部尚书老鸡贼,现如今谁不知道萧烬跟谢瑄交好,谢家虽然没有明说,但他们这些官员都已经默认了谢家是秦王党派。谢筠若是入了内阁,那不是又给萧烬增添了助力吗?更别说如今的首辅徐云洲还是谢瑄的老师,若是谢筠也成为阁老,那内阁就相当于完全掌握在萧烬的手里了。
吏部尚书眉头一皱,站出来说道:“臣以为不妥,谢大人固然德才出众。但按照规矩,内阁之中当有武官为阁老才是,如今内阁之中首辅徐大人,次辅苏大人都是文官,这最后一位阁老应当由武官担任才是,所以臣以为兵部尚书苏秉行苏大人更合适。”
吏部尚书是保皇党,如今盛安帝虽然重病卧床,但并未驾崩。在吏部尚书看来,萧烬虽然有监国之权,但因为他跟谢瑄的交情,若是提拔谢筠为阁老,那就有徇私之嫌。既然盛安帝还在,那吏部尚书就不能眼睁睁看着萧烬把内阁变成他的一言堂。不管这里面究竟有没有萧烬的私心,他都觉得谢筠并非最合适的人选。
刑部尚书也站出来道:“王爷,臣以为胡大人所言有理,苏大人确实更合适。”
卢奉安是个刚正不阿之人,他这样说也并非偏向任何一人,而是确实觉得吏部尚书所言有理,内阁之中理应有一名武官,文武制衡方得长久。
工部尚书见状连忙站出来道:“臣亦举荐苏大人。”
工部尚书虽然也不喜欢苏秉行,但他更不愿意谢筠成为内阁阁老。别的不说,谢家跟林家可是死对头。若是谢筠成为内阁阁老,哪里会有他的好日子过。
苏秉行跟谢筠对视一眼,站出来道:“王爷,谢大人为官正直,德才兼备,深受读书人爱戴,臣自认本事不如他,臣以为他比臣更适合进入内阁。”
几位尚书之间产生了分歧,众人不约而同的看向谢筠,想看看他怎么说。
在众人的注视下,谢筠站出来道:“王爷,臣以为吏部尚书所言有理,内阁之中确实是文武兼备最为合适,苏大人是最合适的人选。”
谢筠没有为自己争取,这让不少人颇为惊讶,在他们看来,谢家既然站队秦王,如今秦王监国,正是谢家更进一步的大好机会,谢筠没道理把到手的机会拱手相让才是。
底下的谢瑄看了眼萧烬,站出来道:“王爷,臣也以为苏大人更宜入阁。”
部分官员闻言挑眉,作为儿子,谢瑄居然不是支持自己的父亲,而是支持苏秉行,这怎能不令他们诧异?众人忍不住去看谢筠的脸色,想看看他对自己的儿子支持旁人是个什么态度?
结果一看发现谢筠神情居然没有丝毫变化,反倒十分欣慰似的。看不出任何对谢瑄所言的不满。
萧烬隐晦的跟谢瑄对视一眼,眼中略带笑意。由谁入内阁。他们之间其实早就商量过了。无论是谢家还是萧烬都认为谢筠不宜入内阁,有官员反对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如今盛安帝尚在,若是萧烬执意让谢筠入内阁,在旁人看来未免有些操之过急,不免会怀疑他的用心。
更何况谢瑄早就想过,等到萧烬登基之后,谢家就要功成身退了。功高震主是每一个皇帝的通病,哪怕谢瑄如今跟萧烬是盟友,谢瑄也不敢拿整个谢家去赌,谢筠不入内阁,日后想要抽身也要更容易些。
谢筠觉得谢瑄所思有理,他也不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人,能够让全家平安,在他看来比入阁拜相重要得多,自然不想入阁。
萧烬问道:“徐阁老,苏阁老,你们二人以为如何?”
徐云洲道:“王爷,臣与谢大人的次子有师徒之谊,就不多言了,还是听听苏阁老的意见吧。”
他这么说,众人也都理解。苏子卿站出来道:“几位大人所言皆有理,谢尚书和苏尚书都是人之龙凤,国之肱骨,都有入阁的资格,不过正如吏部尚书张大人所言。按照规矩,内阁应当有一位武官担任阁老,因此老臣以为苏大人更为合适。”
萧烬点点头道:“既然这么多人都举荐苏大人,那便由苏大人担任内阁阁老之职,苏大人也莫要再推辞了。”
苏秉行自然没有理由再拒绝,答应下来道:“臣定不辱命。”
萧烬道:“那现在就来说说这第三件事,本王有意重审周家通敌一案,折子已经递上去了,只是父皇突然病倒,便没个决断,本王现在提出来,看看诸位有何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