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和萧锦凤站在世子府门前,听到喜乐声远远传来,徐天便指挥下人燃放起爆竹。
刹那间,世子府门前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震耳欲聋,红色的纸屑如雪花般飘落。
今日要用最热烈的爆竹声,庆贺新人开启吉祥如意的新生活。
当迎亲队伍抵达世子府时,地上已经铺了一层厚厚的红纸屑,宛如一块红色的地毯,迎接新人的到来。
萧锦谦在府门前翻身下马,快步走到花轿前,声音激动地对着花轿内道:“瓷妹妹,到家了。”
然后一挥手,示意轿夫们将花轿从敞开的中门直接抬进去。
国公府送亲的众人看到这一幕,皆是一愣。
按照传统习俗,世子府的中门此时应该紧闭,以此来煞煞新娘的性子,给她一个下马威。
然而,萧锦谦却毫不犹豫地领着花轿从敞开的中门进入,这显然是违背了习俗。
大家很快明白了萧锦谦的用意,他是如此珍视公孙皓月,不愿她受到任何一点委屈,以至于愿意打破传统,只为给她一个特别的婚礼。
众人今日皆看在眼中,凡是涉及两人婚后幸福的规矩礼仪,萧锦谦无不遵从,甚至连什么时辰出门迎亲,什么时辰送嫁妆,什么时辰参拜女方家庙,什么时辰起轿等等都让钦天监事先算好。
迎亲队伍中带着钦天监陈大人和礼部王大人,就是要严格按照算好的时辰和礼仪,唯有对公孙皓月不利的规矩,他全都抛诸脑后。
想到这些,送亲的人都心领神会,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花轿稳稳地停在前院的红毯上,轿夫们将轿杆轻轻放下。
萧锦谦迫不及待地快步走到轿帘前,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急切和兴奋,“瓷妹妹,谦哥哥扶你下轿。”
喜娘和詹士夫人忙上前掀开轿帘,“请新人下轿。”
萧锦谦将手伸到公孙皓月盖头下,公孙皓月伸手搭在他的手上,脚步微颤地从花轿中迈出,心中满是甜蜜与紧张。
萧锦凤迎了上去,“公孙小姐,一路辛苦了。”
“多谢郡主挂心。”
公孙皓月隔着盖头应道。
萧锦谦拉着公孙皓月的手,步伐稳健地朝着前厅走去。
前厅门口放着一个小火盆。
公孙皓月知道,新妇进入夫家必需要经过跨火盆、过门槛、踩瓦片等仪式才能进入正堂。
跨火盆,象征着驱除晦气、祈求健康与繁荣。
火盆中的火焰燃烧,寓意着婚后家庭人丁兴旺、生活红火。
萧锦谦担心公孙皓月盖着盖头看不清,轻声提醒,“瓷妹妹,跨火盆了。”
“新娘跨火盆,明年添财又添丁”。
在喜娘的吟唱声中,公孙皓月一只手拎起裙摆,右脚抬高跨过火盆。
跨过火盆后,两人来到门前。
萧锦谦再次轻声提醒:“瓷妹妹,要过门槛了,你注意脚下。”
过门槛象征着新娘正式成为新郎的妻子,成为这个家的一员。
公孙皓月闻言点点头,与萧锦谦手牵手一同跨过门槛。
看到门槛里面放着一块瓦片,公孙皓月想起教养嬷嬷曾说过,踩瓦片是一种破除旧生活、开启新生活的仪式,踩瓦片时,碎瓦片越多,寓示着日子越岁岁平安。
她一只脚踩在瓦片上,然后脚上稍稍用力,只听“咔嚓”一声,瓦片瞬间裂成无数碎片,散落一地。
一旁的萧锦谦见公孙皓月如此认真,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难以掩饰的笑容,他知道公孙皓月的心思,而这也正是他所祈求的。
秦嬷嬷、嫣红、碧绿跟在公孙皓月身后,看着小姐顺利做完这一切,她们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当两位新人缓缓步入正厅时,听着屋内传来的阵阵喧闹声,公孙皓月心中暗自思忖,今日前来的宾客定然不少,心中不由地紧张起来。
就在这时,一个似曾相识的急切声音突然传了过来。
“快让我看看孙媳妇!”
“主子,您慢点,新媳妇还盖着盖头呢,您看不到的。”
公孙皓月的脑中立刻浮现出太皇太后慈祥的面容,她忙冲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微微福身,“月儿见过太皇太后。”
话音未落,已经来到面前的太皇太后伸出手,轻轻拉住她的手,和蔼地道:“好孩子,从今日起,你该称呼哀家皇祖母了。”
一旁的萧锦谦见状,嘴角泛起一抹微笑,“皇祖母,还没拜天地呢。”
太皇太后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没拜天地,哀家也是她的祖母。”
公孙皓月听了太皇太后的话,羞涩地叫道:“皇祖母。”
太皇太后听罢笑得合不拢嘴,眼眸都眯成了一条缝,满心欢喜地道:“还是孙媳妇听话!”
燕王见此情形,忙上前扶住太皇太后,“母后,吉时快要到了,谦儿马上就要拜天地了,儿子扶您过去吧。”
太皇太后连连点头,“好好好,可不能耽误了乖孙儿的吉时。”
喜娘见状,忙将一段连着同心结的红绸递到公孙皓月的手中,红绸的另一头则交由萧锦谦手中,两人并肩而立,宛如一对璧人。
钦天监陈大人站在一旁,待一切准备就绪后,高声喊道:“吉时到!”
话音刚落,屋内顿时安静下来,众人皆屏息凝神,静待接下来的仪式。
礼部左侍郎王大人清了清嗓子,高声唱喝:“一拜天地!”
萧锦谦和公孙皓月二人闻声而动,他们背对香案,面朝外,一同深深鞠了一躬,以示对天地的敬意。
紧接着,王大人又高喊:“二拜高堂!”
两人闻声,快速转过身来,面对正堂上坐着的燕王夫妇,再次深深鞠躬,以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最后,王大人高声喊道:“夫妻对拜!”
萧锦谦和公孙皓月同时转身,面对面站定,彼此深深一拜。
随着王大人一声“礼成”,两人终于完成了庄重而又神圣的拜堂仪式。
众人齐声欢呼,整个屋子又被喜悦的氛围所笼罩。
在一众哄闹声中,萧锦谦牵着红绸,喜娘和詹士夫人各在一边,扶着公孙皓月朝着新房走去。
进入新房,丫鬟玉蝶忙迎了上来,躬身行礼,“奴婢参见世子妃。”
喜娘和詹士夫人扶着公孙皓月坐到拔步床的床沿上,萧锦谦急切地对正欲说吉利话的喜娘道:“快,快拿秤杆来。”
众人闻言,皆捂嘴偷笑,这新郎就这样急不可耐地想看新娘了,公孙皓月也不禁羞红了脸。
萧锦谦接过喜娘递来的金色秤杆,“瓷妹妹,这盖头盖了一天了,我替你挑开,你可以好好喘口气了。”
边说边小心地用秤杆挑起盖头的一角,喜娘笑唱道:“掀开红盖头,富贵又长寿。”
众人此时才明白萧锦谦的意思,按传统习俗,新娘的红盖头一旦盖好,必须等到婚礼典礼结束后,由新郎亲自掀开,否则会被认为不吉利,若中途掀开,有盖头一掀,祸端必生的说法。
公孙皓月自迎亲队伍到达西厢房时盖上红盖头,至今已经五六个时辰了,萧锦谦心疼她,一心想着早点替她掀开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