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风与顾文山屏息的目光注视下,那名身披赤红色“力士之铠”的武士,迈着沉稳而充满力量感的步伐,走向身旁的合金柜台。柜台表面泛着幽暗的光泽,其上早已提前放置好了他的专属武装,一件专为“力士之铠”的近身格斗风格打造的冷兵器,亦是热能科技与传统武士刀美学的完美结合——“热能太刀”。
它远远不只是一把简单的刀刃这么纯粹,而是一套高度集成、功能完备的近战系统,囊括了刀体本身、极具未来工业美感的一体化刀鞘,以及充当“挂绳”的、连接刀鞘与穿戴者动力外骨骼的,一条由高强度合金与生物肌腱构成的柔性机械臂。这套设计,将武器与穿戴者融为一体,赋予了使用者无与伦比的流畅与效率。
红甲武士那覆有装甲的左手,精准而有力地抓起热能太刀的刀鞘,随即向自己身侧“力士之铠”的裙甲部位伸去。刀鞘后方的机械臂,在接触到力士之铠腰部预留的磁吸感应接口后,内部的伺服马达立刻启动,发出轻微的嗡鸣。
机械臂自动与铠甲无缝相连,并智能地调整角度,始终保持着能够让使用者在任何姿态下,都能以最快速度拔刀的黄金位置。随即,那位红甲武士,以一种古老而又充满力量的仪式感,将太刀从鞘中缓缓抽出。
道场中,顿时响起一股凌冽而悠长的金属摩擦音,那声音如同两块极致坚硬的晶体在互相研磨,尖锐却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道。这声音,不知是热能太刀本身采用的特种合金在与刀鞘内壁摩擦时自然发出的,还是使用者在拔刀的一瞬间,刻意为之,以示其锋芒与决心。
在灯光下,只见这柄热能太刀的外形设计,巧妙地保留了传统武士刀那标志性的弧度和单刃开锋,刀身修长而优雅。然而,其材质与内在却已是天壤之别。刀身整体采用了能够承受极高温度、且拥有超高导热性能的特种纳米晶体合金,其表面泛着一种幽暗而深邃的金属光泽,仿佛能吸收一切光线。
它的名字里之所以带有“热能”二字,便是因为其刀身内部,精密地集成了多块高容量固态电池,这些电池能够通过超高功率电阻加热的方式,将海量的能量瞬间集中到刀刃部位,使其在接触到目标的一刹那,便能在微秒之间达到足以熔化或软化任何金属的超高温。
红甲武士随手挽了几个精妙的刀花,刀光在他的身边划出几道凌厉的银弧,动作流畅而迅捷,展现出他与铠甲的完美契合。随后,他那覆盖着装甲的手指,精准地按下了刀把上的一个隐蔽开关。原本闪烁着冷冽寒光的刀刃,如同瞬间被注入了生命般,变得炽热发光,那光芒从刀身内部透出,由暗红迅速转为耀眼的橘红,甚至隐约可见刀锋处有微弱的空间扭曲的现象。
空气中,一股微不可查的“嗡嗡”声也随之响起,那是内部能量系统高速运转、能量流在刀身内奔涌的声音,仿佛饥饿的野兽发出的低吼。红热的刀刃,散发着灼人的温度与毁灭性的气息,看起来威慑十足,令人不寒而栗。
下一刻,道场地面几个隐蔽的舱门无声开启,几个试验用品的靶子机器人从地下平台缓缓升起。它们身形笨拙,由高强度复合材料制成,姿势也是千奇百怪,模拟着各种战斗状态,等待着被检阅。但不过是眨眼之间,那名红甲武士便犹如被激活的程序,开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行动。
他先是猛冲向最近的一个靶子机器人,速度快得令人目不暇接,以一道看似朴实无华、却是力量与精准完美结合的踏步前横斩,刀刃在空中划出一道炽热的弧线。红热的刀刃,只一击,便如同热刀切黄油一般,毫无阻滞地将靶子机器人的厚重躯干从中央劈做两半,内部的线路、液压管和电子组件在超高温下瞬间汽化,发出刺耳的嘶啦声和焦糊味,火花四溅。甚至连带着,一同被切开的还有它的双臂,整个过程中间没有任何的停顿,仿佛那柄能量刃切开的,并非坚硬的合金,而仅仅是虚无的空气一般,留下了一片焦黑而光滑的切面。
紧接着,红甲武士双臂一振,义体铠甲的伺服马达发出低沉的咆哮,他双手持刀,一个流畅而充满爆发力的跨步转身侧劈,刀锋带着毁灭性的热浪,再次砍向身旁的另一个靶子机器人。那炽热的刀刃,以一种令人发指的精度,将对方从左上肩的部位一刀切至右下腰部的位置,精准地剖开了其整个躯干,内部复杂的线路好似被撕裂的血肉般暴露无遗。
随后,他动作迅猛地翻转刀刃,刀尖对准身前的倒数第二个目标,一击突刺,如同毒蛇吐信般,狠狠贯穿了靶子机器人胸口核心处理器的位置,那足以熔化金属的刀尖,瞬间将其内部结构彻底摧毁,发出短暂的过载电流声,然后迅速而干净利落地将武器抽回,只留下一个冒着青烟、焦黑的窟窿。
最后一个目标,距离红甲武士大概有十步左右的距离,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却见他再次优雅地甩出一记刀花,刀身在空中旋转,留下一道炽热的残影。随后,他以一种令人惊叹的精准与流畅,将热能太刀插回了腰间的剑鞘之中,那机械臂的辅助使其收刀的动作行云流水。
他的姿态随即压低,整个人都处于一种蓄势待发、肌肉紧绷的低重心状态,如同即将扑食的猎豹,每一寸装甲都仿佛蕴含着即将爆发的能量。停顿了片刻,那份短暂的寂静,反而让道场内的气氛达到了极致的紧张。他突然右脚向前一迈,背部的喷气装置瞬间发出尖锐的嘶鸣,为他提供了巨大的推进力,整个人犹如离弦之箭般,以超越常识的速度,化作一道红色残影,猛冲向最后的目标。
在冲刺的极致瞬间,鞘中的太刀也在同时拔出,刀刃在空中划出一道炽热的弧光,打出了一记快到让人眼花缭乱、根本无法捕捉其轨迹的“拔刀斩”。那靶子机器人甚至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便被从头到脚,瞬间剖成了两半,在高温下冒着白烟,轰然倒地。
至此,近战武器的展示告一段落。接下来,红甲武士还依次向秦风与顾文山,展示了这套“力士之铠”的卓越防御性能——包括其复合装甲对动能武器的吸收偏转能力,以及另一款由神宫工业独立研发的、兼具了火力与便携性的单兵自卫武器“信玄一式”冲锋枪。那冲锋枪造型紧凑,却能以惊人的射速喷吐高能弹药,其精准性和破坏力,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秦风与顾文山都对眼前这套融合了传统美学与未来科技,并且性能卓越的新颖装备感到由衷的兴致盎然。他们的目光中,不仅有对科技力量的震撼,更有作为战略决策者对其实用性的深思。按
照瑛斗在演示结束后,简要的解释,以目前神宫工业的技术与资源,想要实现包括“力士之铠”以及配套的武器装备的大规模量产,还存在不小的难度,成本与产能都是巨大的挑战。
它们或许不太适用于那种动辄需要数万兵力投入的大规模正面战场,其造价和维护成本都过于高昂。但若是将其运用在小规模、高精度的渗透作战、特种突袭,或是执行潜入刺杀等隐秘任务的话,那这套装备,绝对会是一柄足以撕裂敌方防线的锋利宝剑,甚至能改变局部战场的态势。
身为一名学院的顶级外勤特工,秦风必然会对眼前这件充满未来感的单兵武装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他的职业本能驱使他去了解其每一个细节,去评估其潜在的战术价值,甚至幻想将其融入“学院”自身的作战体系。
而心思缜密的年轻“奉行”,也自然而然地看出了秦风眼中那份无法掩饰的渴望。为了能更进一步地体现神宫家的自信与开放,同时也是为了向学院展示其研发实力,并以此作为寻求合作的筹码,他看向秦风,面带微笑,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与恰到好处的恭维,诚挚地说道:
“秦先生,阁下贵为学院的顶级特工,个人能力与经验,在泛亚联合内部享有盛誉。不知秦先生可否赏脸,亲自体验一番‘力士之铠’的真正威能?我们非常渴望能够得到您这样经验丰富的实战专家,提供一些宝贵的、来自一线的意见和反馈,这对于我们后续的研发改进,将是无价的财富。”
秦风感到有些意外,他没想到瑛斗会如此直接地提出邀请。他第一时间转头看向顾文山,目光中带着询问。顾文山虽然看似沉静,但他那双洞察一切的眼睛,早已明白这只不过是神宫工业在当前困境下,拉取学院援助、争取信任的一环。这是一个展示诚意与实力的机会,也是一个让秦风亲身体验,以便更深入评估神宫工业价值的绝佳机会。
于是,顾文山脸上露出了老谋深算的微笑,欣然点头同意。而秦风则在向部长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并简短地道谢之后,便在瑛斗和一名安保士兵的引导下,径直前往道场深处,那间专为穿戴铠甲而设计的“试衣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