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跟随安保士兵,来到了道场深处,那间专为穿戴“力士之铠”而设计的“试衣间”。然而,与其说是试衣间,不如说是一间迷你高度自动化的工业级装配工厂。整个房间内部布满了精密的光学扫描仪和传感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金属味。
他只需要按照指示,站在一个中央凸起的圆形平台中央,平台边缘亮起柔和的引导光束。环绕在他身旁的各种机械臂,如同拥有生命的钢铁触手,在神宫工业操作员的远程授权,以及人工智能系统的精准协调下,开始以一种令人惊叹的效率与精确度,为他穿戴“力士之铠”。
这套铠甲的每一个部位,都是采用模块化的拼接方式进行精密组装,以适应不同体型和快速维修。在开始穿戴前,秦风还需要在士兵的协助下,换上一件专为佩戴者准备的、由高分子纤维制成的紧身保护服。这件紧身服不仅具有透气排汗功能,更作为铠甲下的最后一层防御与缓冲垫,能够吸收部分冲击,并内置生理监测传感器。整件紧身服几乎只露出他的面部,以便后续佩戴“鬼面”时,能够与他的脸颊紧密贴合,确保神经接口的精确连接。
随着秦风站定,机械臂环绕在他周身,开始有条不紊地运作,发出轻微的液压和电流声。它们的动作精准而富有韵律,就像是在雕刻一座即将被赋予生命的大理石雕塑一般。最先安装的是“力士之铠”的核心骨架,那是由轻质而坚韧的钛合金构成的内骨骼,它将作为整个铠甲的支撑。之后,所有的外部部件与装甲片,都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安装。
每安装上一片甲片,都会有专门的机械臂对连接处进行精确的固定与校准,确保没有任何缝隙。胸甲、肩部那宽大的“大袖”、臂部的“笼手”和腰部下方的“裙甲”,全都一气呵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将秦风的身体逐渐包裹。
作为感知与指挥的中枢,力士之铠的头盔在最后从头顶上方的机械臂中缓缓落下,精准地与秦风后颈的甲片对接,发出轻微的“咔哒”声,严丝合缝,密不透风。秦风就这样,带着一丝新奇与震撼,一路看着自己的身体被这套未来装备所包裹,每安装一块,他都能感觉到一种力量的延伸。
直到那副如鬼神面具般可怖的“鬼面”被另一支机械臂轻轻贴上他的脸颊,冰冷的金属与他温热的皮肤接触,随即便传来一阵微弱的电流感,连接处自动磁吸咬合,彻底密封后,“力士之铠”的穿戴才算正式完成。他感到自己仿佛被灌注了新的生命。
戴上鬼面的瞬间,一道亮眼的蓝色光芒在他眼前骤然亮起。神宫家的logo、那古老的家纹清晰地出现在了他hUd的中心位置。随后,眼前的画面好似被激活的计算机,闪过一大串类似电脑控制台指令执行时的画面,无数行代码、参数和系统检测报告飞速滚动。在一连串字符与数字跳动过后,他的面前随即出现了选择语言的界面,选项简洁明了:要么日文,要么中文。
秦风当然毫不犹豫地选择的是中文,他的大脑在瞬间适应了这种全新的信息输入方式。一切的操作,从语言选择到系统指令,都是通过头盔内部内置的非侵入式神经接口,直接读取穿戴者的大脑电信号后做出的,做到真正的意念控制。
选好语言后,力士之铠的“操作系统”便开始进行一次简短但全面的系统检查,从动力外骨骼的反馈到伺服马达的自检,一切都在微秒级完成。确认所有子系统均无误后,秦风便感到一股强大的力量感自四肢涌现,他知道,他可以开始他的行动了。
看起来沉重无比、高达数百公斤重的铠甲,此刻在他身上好似只有几十公斤的分量,那份力量被动力外骨骼完美地抵消。他甚至感觉自己的步伐与动作,要比没有穿戴“力士之铠”前相差无几,迈出的每一步都充满了力量。
太多太多的信息,从四面八方的传感器涌上“鬼面”提供的hUd,让他瞬间感到眼花缭乱,各种战术数据、环境分析、能量储备等信息犹如洪流般冲击着他的视觉。按照规定,第一次进入“力士之铠”的穿戴者,都应该按照hUd上由人工智能生成的“教程”进行操作,以全面了解这套盔甲的各项能力和功能。但秦风此刻那颗渴望力量的心,显然不打算耗费时间在这上面。他现在一心只想体验穿戴它的快感,体验那种健步如飞、力大无穷,近乎超人的感觉!
当秦风身披耀眼的赤红“力士之铠”,重新出现在道场中央时,他那高大的身形与散发出的压迫感,无疑成为了全场的焦点。道场周围,那些经验丰富的精英安保人员,此刻都自觉地站到了场地的最边缘,目光中带着敬畏与期待,静观场上即将要开始的精彩好戏。
而那名先一步展示过“力士之铠”的红甲武士,此刻则平静地站在原地,如同雕塑般纹丝不动,他那双隐藏在“鬼面”下的眼睛,似乎正透过面罩,凝视着秦风向自己走来。直到此刻,秦风才猛然注意到,自己身上这套“力士之铠”的涂装,虽然主体都是红色,但其细节纹路与家纹样式,居然与那位红甲武士的截然不同,他的铠甲上似乎多了几分更具现代化风格的纹饰。这也许是为了专门区分不同穿戴者的职位、功勋,或是其在神宫工业内部的等级与职责。
既然是友好切磋,一场旨在展示与体验的“表演”,这场对决自然不会用到热能太刀与信玄冲锋枪等实战武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破坏。取而代之的,是两柄同样由纳米晶体合金制成的细长金属棍,其表面泛着磨砂的暗光,不带一丝锋芒。它们的长度与日本传统的打刀(Katana)相仿,重量适中,强度极高,十分适合用在切磋训练与镇压那些手无缚鸡之力、却又心怀不轨的普通人。
红甲武士在秦风面前站定,以一种无可挑剔的古老礼仪,庄重地向秦风鞠了一躬,那份姿态中蕴含着武士的谦逊与对对手的尊重。秦风见状,也入乡随俗,有样学样地回了一礼,虽然动作略显生硬,但那份心意却传达到了。
随后,对方伸出了一只戴着厚重装甲的手,掌心向上,做了一个邀请的姿势,示意秦风可以主动进攻,不必客气。面对对手这种带着一丝试探与挑衅的姿态,秦风也不气恼,反而感到内心深处那份久违的战士热血被瞬间点燃,他充满斗志,周身气势一变,随即大步流星地向前冲锋,那份速度与力量,已经远超常人。
十几米的距离,对于穿戴“力士之铠”的秦风而言,不过一次呼吸之间便被缩减为零。他单手持棍,那份力量感让他挥舞金属棍仿佛挥舞羽毛般轻松。他以一道朴实无华却蕴含着巨大动能的横斩,直取红甲武士的腰部。红甲武士反应迅捷,一手持棍,以格挡姿态顶在身侧,另一只手按在棍身,双臂肌肉紧绷,将力量传导至铠甲的动力外骨骼。两根纳米晶体合金制成的金属棍猛烈地撞击在一起,爆发出了刺耳的轰鸣,那声音如同两块巨石相撞,震得道场内的空气都为之一颤,火花四溅。
正常人若是这样对打的话,那份巨大的反作用力,足以让持棍的双臂当场就要发麻打颤,甚至骨折。但穿戴着“力士之铠”的他们二人,却像是无事发生一样,那份冲击力被铠甲的动力外骨骼和缓冲系统完美吸收。
他们几乎在碰撞的瞬间,便立刻进入了下一个动作。只见秦风那份对力量的渴望驱动着他继续主动进攻,他双手持棍,选择换个方向,再次以一道前倾横砍,直逼红甲武士的头部。红甲武士并不打算硬接这一击,他脚下步伐一转,一个侧身迅速向后退了几步,灵活地避开了秦风的连续攻击,其动作之快,与他那沉重的外形形成鲜明对比。
秦风那份初获力量的兴奋感驱使着他仍然选择追击,他猛地向前跨步,一记竖劈再次被红甲武士后撤躲开。见双方距离已经拉开,秦风不再满足于近身缠斗,他便打算助跑起跳,利用“力士之铠”的爆发力,再次向对手砍去,试图以空中优势压制对方。
然而,这一次,红甲武士没有选择闪避。他那双隐藏在“鬼面”下的眼睛,似乎早已预判了秦风的意图。他提前迈出左脚,身体微微倾斜并将左肩的大袖顶在最前,如同竖起一面盾牌,同时双手持棍藏于身后,摆出了一个攻守兼备的独特架势。
当秦风的攻击,带着呼啸的风声,马上就要落下之时,红甲武士突然一个前冲,以自己左肩那厚重的大袖为盾,身体如同出膛的炮弹般,一记融合了古老柔道与现代外骨骼力量的“铁山靠”,主动而凶猛地撞上秦风那势大力沉的劈砍。
秦风大惊失色,他没想到红甲武士会选择如此刚猛的硬碰硬。激烈的冲击,好似海啸般,透过“力士之铠”厚重的复合装甲与内部的缓冲层,瞬间传递至他的双臂,那份巨大的反作用力让他感到一股麻痹与颤抖。剧烈的抖动与钻心的酸麻,险些让他手中那柄纳米晶体合金制成的金属棍脱手,也因此令他自己中门大开,露出了致命的破绽。
红甲武士虽然同样受到不小的冲击,身体也微微晃动,但他却凭借那份炉火纯青的格斗技巧和“力士之铠”完美的动力传导与卸力架势,更好地化解了冲击,将大部分力量导入地面。而紧随其来的,便是他藏于身后的攻势——一道力度并不算特别大,但却极其精准的斜劈,直直地砸在了秦风左肩那厚重的大袖上,那份冲击力加上之前硬碰硬的反作用力,将秦风砸得踉跄着,后退了好几步,几乎失去平衡。
现场顿时爆发一阵不小的欢呼与呼喊,精英安保们显然对红甲武士那份老道的经验和精湛的技巧表现得非常满意,那份喝彩声在道场中回荡,充满了对强者力量的崇敬。道场一侧的观景台上,顾文山与瑛斗此刻正站在一起,他们那双深邃的眼睛,津津有味地观赏着场中这场精彩而激烈的对决。
顾文山脸上带着一抹深意的微笑,似乎对秦风的表现并不意外。而瑛斗,在目睹了红甲武士的精湛表现后,他那份内心的焦虑感似乎被这股力量所抚平。他知道,时机已然成熟,他不能再拖延了。于是,他不再遮掩,转过头,直截了当地向顾文山直言当下的困境——关于家族内部对“学院”合作提案的反对与他叔父的异常举动。
与此同时,道场中央,秦风与红甲武士的切磋仍在继续,那份对力量的渴望与对技艺的探索,正如同烈火般在他们之间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