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么恐怖的家伙是块石头?”九子目瞪口呆,被一块石碑追得屁滚尿流?现在杀人灭口来得及吗?
“是记录和纪念大禹功绩的石头,而且有大禹金口加持,是块成神的石头,不可小觑。”明河特别强调禹王碑的非凡之处,也是替九子解围。
“这块神碑,出来灭蛇,却烧了人家一个村子。”
“就这还‘为民除害,佑人平安’?”
九子始终愤愤不平。
屋外哭声震天,鼻尖焦臭缭绕,明河与如云也不知说什么好。他们心中本来有清晰的是非与善恶的界限,如今却一时失语。
“照这么说,禹王碑是不是把蛇吃完就走了?那倒也不用急。”罂突然说。
“言之有理。”
“只怕到那时,村子也烧得差不多了。”明河摇头,突然脑中灵光一闪:“我们只要帮忙,让禹王碑尽快除掉蛇群,就可以减少村子的损失。”
“怎么帮忙?那禹王碑凶得狠。”九子心有余悸,一起摇头。
“你们绕到蛇群前面,帮忙拦住蛇群,不让它们到处乱窜,禹王碑便不会殃及无辜。”明河一边想一边说。
“言之有理。”
“不要言之有理了,赶快去吧。”
九子本是毒蛇的克星,只要他们从前方围住蛇群,禹王碑便能速战速决,这个应该不难办。明河如云与九子出了房间,刚好碰上村长的女婿,满脸络腮胡须烧得稀稀落落,满面愁容冲进来,一见明河等人便喊:“尊客不要出去,外面非常危险。”
明河急问:“村长呢?”
“父亲在外面,安顿受伤的人,又要组织人员救火……”男人突然语声哽咽,“让他先回来休息,他……他明明是……”
明河看他急得快要哭出来,突然想到一件事:那老人原是棵老杨树,最畏火烧,如今却这样冒险,难怪家人着急。
“你先别急,去告诉村长,我们想到办法了,让他老人家先避一避,千万不要冒险。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说完这句明河便觉得有些尴尬,眼下到处冲天烈火,自己还在提什么‘不怕没柴烧’,村长自己就快成为千年老柴禾了。
还好情急之下,没人在意他话中漏洞。那男人甚至没问一声他们想到的办法是什么,便急匆匆出去报告好消息了。
“拜托九位了。”明河看向九子。九子脸上也是难得的严肃神情,一出门便窜上了屋脊,朝蛇群前进的方向飞驰而去。
明河与如云小心躲着蛇群,想去找村长,帮忙看孩子或者救火还是可以的。
空气滚烫,仿佛此地一整个空间都被烧成了一个大蒸笼。蛇群仍在拼命往前逃,完全顾不上小心躲避着他们的明河与如云。走了几步,只觉头脸都快被灼伤了,衣服也似乎要着起火来。幸好九子帮忙,否则这样下去,不只人变成烤串,整个村子都会被烤化,老杨树村长大概会被烧成一段焦炭。正在胡思乱想,忽然看到大义抱着一个孩子迎面跑过来,满脸满身都是鲜血。
“大哥!”明河急喊,如云匆忙上前接过孩子。那孩子尚不到周岁,不哭也不闹,只瞪着乌溜溜的眼睛瞧他们,不知道是不是吓傻了。
“明河,如云!太好了!”大义一脸如释重负,这才有空去看自己的伤势。他摸着耳朵苦笑着说:“没事,只是从此成了一只耳。”
明河这才发现,他的右耳不见了,这满脸满身的鲜血都是从那里流出来的。
“先回村长家,要包扎止血才行。”明河果断拉着大义转身就跑。
村长家人一看大义的狼狈模样也是大吃一惊,不及细问,立刻拿来了清水与包扎的干净布片。大义自己包裹里备有伤药,明河帮他清洗、上药,他自己动手包扎,手法甚是熟练。
“我是个猎户,受伤是家常便饭,二位弟弟不要担心。”他笑着安慰明河与如云,然后便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原来他睡觉非常警觉,一听外面的声响不对便立刻出门察看,结果就被那一片惨状惊呆了,正想回来找明河如云时,在路上捡到了一个被野叵抢走又丢下的婴孩——就是如云现在抱着的这个。抱着孩子返回时,一只脱离大部队的蛇突然从他身边擦过,他躲闪不及,耳朵被削掉一只——那蛇群前进的速度竟然迅疾如此。
“那蛇可能有毒。”说完这些,大义苦笑着说。
明河这才发现,大义面色潮红呼吸急促,嘴唇渐渐发乌。
“大哥,你坚持一下,等那兄弟回来便能帮你解毒。”明河想这也不算什么,九子本是蛇的天敌,天下当无他们解不了的蛇毒。
“算了,我不想再欠他们一次。”大义惨然说道。
“这是什么话,出门在外,相助相帮原是理所当然。”明河不明白为什么大义忽然这么说。
“明河,你还记得那个婴儿鬼的幻境吗?”大义却忽然说起别的话题来。
“记得。”那是明河最不愿意想起却又最不可能忘记的回忆,但是他不知道大义为什么突然提起这个。
“我在那个幻境里看到了一些事情。”任谁都能一眼看出,大义在幻境所见到的绝非愉快的事。
明河与如云都没说话,屋外仍是哭喊声一片,屋子里却出奇地安静,大义越来越粗的呼吸声几乎盖过了屋外的声音。
“我射杀了他们九兄弟。”大义一句话如同惊雷,炸得明河如云愣在原地,但同时也炸开了眼前的迷雾,让他们一下子就明白了一切。
难怪大义之前对九子态度奇怪。
“我看到我拿着彤弓素箭,劝说十日退回九日,以解百姓炙烤干旱之苦,他们却嘻嘻哈哈不予理睬。我便一箭一箭地射,一共射了九箭,落下九日。”大义面露痛苦之色,“他们被射落之时,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像个不明白自己犯了什么错的孩子。”
这个故事明河与如云都太熟悉了。
十日原本住在汤谷的扶桑树上,“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一日方至,一日方出”,他们轮流出去值班,给大荒带来光明与温暖,令生命孕育,使万物生长。可不知为何,这十兄弟突然打破了这规律。
“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
这才有羿射九日,救苍生于百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