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视线,纷纷集中在沈七刀和沈继业身上。
草果一事,关系到家里的进项,每个人都很关心。
“这次运气不错,我们刚到城门口便碰到一位药农。”
沈七刀咧着嘴十分开心,“老二见排队无聊便跟药农打听了几句,没想到歪打正着,药农昨天刚在山里摘到新鲜的草果。
数量不多,我们便高价跟药农买了下来。”
沈继业打开布袋,“买来的草果都在这里了,生果能够留籽育苗,价格比干的还要贵,这里差不多两斤,足足花了三百文呢。”
新鲜的草果,个头均匀,大概拇指大小,红彤彤的很好看。
沈淮凑近闻了闻,发现草果散发出来的香气很浓郁。
初闻时,有种樟木散发出来的木质清香,可这里边又带着明显的辛香,它不像辣椒那么刺激,而是比较温和。
“爹,药农经常进山采药,熟悉各个山头,说不定以后还能摘到草果呢,你问他是哪个村的没?”
沈淮有理有据,“我们家第一次种,肯定需要很多种子。”
沈继业见儿子比自己还操心,好笑道,“问啦,那药农是百花洞的,住在深山里面,他说草果不常见,运气好才能碰上一两株。
有时候几年都没碰到一次。”
沈淮有些失望,但也知道,野生数量有限。
特别是长在深山里的,不易被人发现,也很有可能果子还没长好,就先被周围的鸟兽当做口粮吃了。
“那什么时候育苗?”黄氏问。
沈继业把布袋收起来,“把地整好就能育苗了,种子不能留太久,不然很难出苗。”
黄氏点点头,“需要准备什么,你提前讲,我们也好做准备。”
“得准备几捆稻草和一些粗布,现在早晚温差大,得盖一盖,中午在掀开透透气。”
“粗布要多少?”林氏问,“去年换下的旧被套还没拆呢,若是能用的话,就拆下来先用上,等不用了再拿来做鞋底 。”
“被套能用。”沈继业看向黄氏,“我们不是也换了新被子么,把旧的也拆了。”
“还有我跟沈杏的被子。”沈月连忙开口,“娘,我们今年也盖了新被子,旧被子可以拆了。”
黄氏点点头,“明天就拆。”
沈七刀早就饿了,见事情说的差不多,便提着猪肉去了灶房。
吃饭的时候,林氏把沈淮考试得全班第一的事情说出来,沈七刀和沈继业开心的不行。
尤其是沈七刀,当场奖励两个铜板。
金额不多,但沈淮很高兴,还得寸进尺道,“爷爷,是不是考第一就有铜板拿呀?”
沈七刀心情很好的笑笑,“只要你能考第一,都有铜板拿。”
“爹呢?”沈淮看向沈继业,“有奖励才有动力,爷爷奶奶都奖励了我两个铜板和两个油酥饼,那爹呢,你打算怎么奖励我?”
沈继业 扬了扬眉,“你想要什么奖励。”
“我想要铜板。”
“没问题。”
沈继业很爽快的掏出两个铜板,“明年你进了启蒙班,若是还能考第一,便奖励你三文,进丙班考第一,便奖励四文。”
“哇……”沈淮激动的眉眼都弯了起来,“为了奖励,拼了。”
黄氏见儿子这么兴奋,也笑着摸出两个铜板,“你爹都给了,我这个做娘的也不能没有表示,拿着。”
这下,沈淮兴奋的跳了起来。
高兴考第一能就拿到奖励,但让他更为开心的是来自爷爷奶奶和父母的重视。
“看不出来,三郎还是个小财迷呢。”林氏笑呵呵的说道,“下次奶奶也给你铜板好了,到时候你想吃什么便自己买。”
主要还是担心孙子没零花钱傍身,眼巴巴的看着别人。
“奶奶真好。”沈淮抱住林氏,“等我长大了,就给奶奶挣诰命。”
“哎哟哟……”林氏笑得眼角的皱纹都开花了,“三郎真有志气,刚去学堂便知道诰命了,不错不错。”
其他人也跟着一阵哄笑。
至于沈淮说的话,没人当真,只听个乐呵。
下午,林氏和黄氏去田里捡稻草;沈七刀带着沈月和沈杏在后山整地,沈继业则开始取草果种子。
沈淮继续看书做课业。
晚饭过后,沈淮去找沈杨玩,见沈杨还在做功课,便跟沈林和铁柱玩了一会儿才回家。
第二天的晨读,小魏夫子一上来就检查。
大家都知道出错就会被罚扫茅厕,所以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
然,百密一疏。
比如江铭,没检查就匆匆忙忙的交卷,导致最后一个字漏了一个笔画。
被夫子点名的时候,他都要哭了,泪水在眼眶里不听话的打着转转。
“把错别字抄上五十遍,抄不完不准吃早饭。”
不是扫茅房?
江铭整个人都愣住了,好一会儿才转悲为喜。
“吓死我了!”
小魏夫子一走,江铭‘劫后余生’般不停地拍着胸口,“差一点,就差一点我就要挨扫茅厕了。
还好夫子良心发现,没罚我去扫茅厕,不然我的脸都丢到姥姥家去了。”
李景舟表示无语,“你那么急干什么,要赶去投胎啊?”
江铭尴尬的笑笑。
走出教室的时候,沈淮问,“江铭,要我们给你带早饭吗?”
“不用啦,我带了雪花糕,你们赶紧去吧不用管我。”
早饭又是豆腐花。
李景舟习惯性的给钱程分一半,沈淮也知道钱程饭量大,便主动把江铭那份给他,让他多吃一些。
下午开始学《百家姓》。
小魏夫子没有直接教里面的内容,而是先向大家讲解何为姓,何为名,姓名对一个人来说代表着什么。
并且还举了几个例子,让大家明白姓氏和名字的重要性。
正式学习之后,沈淮才知道姓氏文化的源远和复杂。
尤其是学到祈姓的时候,小魏夫子还特意强调它是国姓,还跟他们说,若是日后遇到姓祈的人,一定要礼数周全。
沈淮这才知道,大夏朝的开国之君是威名赫赫的圣昭女帝,是她推翻了腐朽不堪的前朝(大梁),南征北战,驱逐番邦异族,收复失地,建立大夏皇朝。
大夏建国近百年,历经七代,早已威震九州。
可惜的是,自圣昭女帝驾崩后,大夏就没出过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