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故事说起来洋洋洒洒,事情好像做了一大堆,实际萧有和带领的太平军进驻池州并没有多长时间,给湖州移民分地,建立讲习所后,完成休整的太平军可以轻装上阵了。
目前摆在太平军面前的路,只有避开江西境内的清军主力,回到萧有和的建议---向西北进击一条路,去到陕北,以延安为根据地谋求发展。
这样一来太平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安庆了,这是一个横亘在太平军之间,无法回避的挑战。
萧有和知道安庆作为清军的重要军事据点,驻守的兵力较为可观。
根据历史记载,1864年秋冬,淮军在曾国藩、李鸿章的率领下,先后在安徽、湖北、河南、山东、江苏、直隶(约今河北)等地与捻军作战,兵力达到五万余人。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安庆驻守清军的具体人数,但可以推测,作为军事重镇,安庆至少会有数千到上万名清军驻守。此外,湘军在安庆的军事部署也较为坚固,曾国藩在此设有大营,指挥对太平军的作战。虽然后期湘军裁撤,但可以想见这一地区的驻军依旧不会太少。
为了摸清安庆地区的清军部署,洪天娇派遣夜鸢加大了侦查力度。还联系上了当地的会道门组织哥老会,李蓉发再次受命侦查安庆就是联系他们的带头大哥刘大麻子。接头地点选在了当地一家叫“临江仙”的酒馆。
这个年代的酒馆,不仅是饮酒的场所,也是商业交流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临江仙就是这样的一家酒馆。他临江而建,也因江而得名。来自不同阶层的顾客,包括士兵、商人、手工业者、小贩等,都愿意在这里打上两角酒解渴,这些人在战乱后聚集在酒馆,既是为了解渴消遣,也是为了交流信息和联络感情。
李蓉发沿着青石板路前行,安庆城的轮廓在江雾中若隐若现。临江仙酒馆檐角的铜铃叮当作响,酒旗上“太白遗风”的字迹被夜露洇湿。
暮色中,李蓉发走进酒馆,店小二热情迎接:“客官要点什么?”李蓉发注意到酒馆的掌柜正坐在柜台后擦着紫铜酒壶,眼角的朱砂痣在烛火下微微跳动。
“来壶桐城老糟,一碟椒盐螺蛳。”李蓉发将铜钱拍在掌柜坐着的木桌上。眼尖的掌柜发现这些铜钱都用红绳拴着,其中的一枚还缺了一边。他的眼皮一跳——哥老会的前身正是边钱会,联络的暗号便在这钱上。
掌柜不动声色,微笑着回应:“这位客官,小店的酒都是自家酿的,您尝尝就知道好。”他一边说着,一边仔细打量李蓉发,心中暗自思忖:这人是不是太平军派来的联络人?
为了进一步确认,掌柜故意提高声音说道:“客官,您看这钱,是不是有问题?”同时,他用手指轻轻将那枚半边钱挪出来,手指扣在桌上,发出“咚咚”的响声,这是哥老会内部联络的暗号之一。
李蓉发会意,微微一笑,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放在桌上:“掌柜的,好酒好菜只管上来,您看这是否能充酒钱?”
玉佩上刻有哥老会的特殊标记,是内部成员的身份证明。
掌柜见状,心中大石落地,确定李蓉发是自己人。他连忙起身,将酒壶重重磕在柜角,发出三声闷响。
然后恭敬地说道:“这酒钱自然是够的,快请随我上二楼雅间。”
李蓉发跟着掌柜上了二楼。二楼雅间的帘子掀开条缝,露出半张布满麻子的脸,正是哥老会安庆堂主刘大麻子。只见他,方脸阔鼻,满脸芝麻粒大的麻子如雨点洒落,浓眉下一双鹰眼泛着精光,颔下虬髯纠结如铁,身着靛青粗布对襟褂,腰间牛皮腰带上挂着酒葫芦,虎背熊腰尽显江湖豪侠之气。
刘大麻子将酒碗往桌上一顿,鹰眼直射李蓉发:\"长江水混,深浅难测。贵军说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可上个月湘军过境,老子亲眼见他们抢光了寡妇的粮。\" 手指蘸酒在桌面划出一道水渍,\"若安庆城破,你等是龙王爷治水,还是过江猛龙掀翻百姓船?\"
李蓉发知他这是在试探自己,要自己划出个道来。一旦自己应对不当,刘大麻子可能会翻脸不认人。
李蓉发拍案而起,酒壶震颤间溢出琥珀色酒液:\"我等是开闸的洪水 —— 冲垮地主老财的堤坝,让百姓喝上自家田埂的甜水!\" 李蓉发按住腰间短刀,\"我们不抢百姓一粒粮,只杀那些鱼肉乡里的贪官污吏。\"指尖划过桌面水渍,\"池州十万移民分得土地,每亩只交三成租,这便是我们的道!\"
刘大麻子突然仰天大笑,震得梁上灰簌簌落下。他抓起酒壶痛饮三大口,麻子脸泛着油光:\"好个开闸的洪水!\" 扬手将酒碗摔得粉碎,\"好!就冲你们这份仁义,哥老会愿助一臂之力!\"李蓉发也一口干完了面前的酒水,两人相视而笑。
随后两人又就如何协助太平军攻克安庆的细节进行了商讨。
两人详细讨论了安庆城内的清军部署和防御情况,刘大麻子表示愿意为太平军提供情报,并在关键时刻作为内应。
刘大麻子豪情满怀的说:\"我哥老会的五百弟兄今夜就潜进安庆城,专烧湘军的火药库!\"
李蓉发赶忙说:“哥哥的心意我明白,只是此举是否太过冒险?”
刘大麻子哈哈大笑,道:“小老弟,你小瞧哥哥了”
李蓉发赶忙道:“愿闻其详!”
将这些重要信息记录下来,准备带回太平军营地。李蓉发心中充满希望,哥老会的帮助将为太平军攻克安庆增添重要力量。他与刘大麻子约定,待太平军接近安庆时,哥老会将配合行动,制造混乱,为太平军创造有利条件。
更夫敲响子时的梆子声里,李蓉发揣着手走出酒馆。江面飘起细雨,他踩着青苔斑驳的石阶往码头走,听见巷口传来争吵声:\"长毛来了又怎样?至少不用给地主交七成租!\"
\"嘘 ——\" 另一个声音压低道,\"听说他们要打安庆,要是败了......\"
李蓉发摸了摸藏在衣襟里的情报,转身消失在浓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