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有和组建的宣传队效仿后世的那支队伍,创办了讲习所。利用训练间隙,休息之余开展讲宣讲活动。开始时只是在萧有和的本部进行,慢慢地一些其他营的太平军也跑来听讲,黄文金也来听了几次,马上找到萧有和,逼着他也安排宣传队到自己的军营里建立讲习所,培训宣传队员。于是萧有和就势在全军推行了讲习所制度。
这天,在杨辅清的营地里,两个广西老兵正坐在篝火旁,借着微弱的火光,用客家话聊着讲习所的事。
老兵甲身材魁梧,皮肤被烈日晒得黝黑,脸上带着几道深深的皱纹,那是岁月和风霜留下的痕迹,他是这一伙士兵的小头目。他的眼睛虽然不大,但眼神坚定而有神,透露出一种久经沙场的沉稳和坚毅。他的头发有些花白,稀疏地贴在头上,但依然显得精神抖擞。
他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布衫,布衫上还残留着几处未完全洗净的血迹和泥土。下身是一条黑色的布裤,裤脚被随意地挽起,露出一双强壮的脚,脚上穿着一双草鞋,草鞋已经有些磨损,但依然结实耐用。
老兵甲坐在篝火旁,双手放在膝盖上,不时地用手指轻轻敲打着膝盖,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他的表情严肃,偶尔会露出一丝忧虑,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坚定和希望。在说话时,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阿强,你阿听闻无?咱们的讲习所下个月要换新的先生啦。”一位老兵甲对身旁的同伴说,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忧虑。他身边的同伴叫阿强,阿强的身材略显消瘦,但依然结实有力。他的脸庞清瘦,颧骨突出,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好奇和探究的光芒。他的头发稍显凌乱,但充满活力,几缕头发垂落在额前,显得有些俏皮。与老兵甲不同,阿强的脸上带着一丝年轻的朝气,尽管也经历了许多战斗,但他的眼神中依然保留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知的好奇。
阿强穿着一件灰色的短衫,短衫的袖口有些磨损,但整体还算整洁。下身是一条深色的布裤,裤脚也被挽起,露出一双健壮的小腿。他的脚上穿着一双自制的布鞋,布鞋虽然简单,但针脚细密,显得十分结实。
阿强坐在老兵甲的身旁,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放在地上支撑着身体。他的表情充满好奇,眼神紧紧盯着老兵甲,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或提出问题。在说话时,他的声音较为轻快,带着一种年轻人的活力和热情,同时也透露出对老兵甲的尊重和信任。
“无啦,我正想问你。这讲习所的先生教得咋样,咋要换人?”阿强回应道,他的眼神里透着好奇。
“教得是不错,可那位先生要去别的营地传道啦。这不,得赶紧找人接替,不然兄弟们的学习要耽误。”老兵叹了口气,似乎对这事挺上心。
“也是,现在世道不好,兄弟们得学点道理,以后才能走得正路。对了,你知不知道新先生是谁?”
“听副将说,是以前在私塾教书的客家人,学问高得很。还说要教些新道理,让兄弟们以后能明事理。”
“哦,那挺好的。我们客家人就是要团结,有学问的人回来教兄弟们,这是大好事。”
“就是,我们得支持讲习所,让兄弟们多学点东西。对了,最近讲习所教的歌谣你听过了没?”
“歌谣?什么歌谣?”
“就是《太平天国起义歌》《天朝田亩制度歌》那些,教兄弟们唱歌,也是在教我们道理。”
“哦,这我还真没听过。这些歌谣是谁写的?”
“听讲习所的先生说,有的是将领们写的,有的是普通士兵和百姓创作的,大家都想通过这些歌谣来传播太平天国的理念,但我私下听他们说都是萧军师写的。”
“萧军师可真厉害!”阿强想着萧军师应该如同诸葛亮一般手拿一把鹅毛扇,想着还不自觉的用手模仿着摇了摇。
“那可不,他爷老子是谁,那是咱们的起义六王之一的西王萧朝贵”老兵甲抬起抚摸着膝盖的手在阿强头上打了一下。
“那这些歌谣都唱些啥?”阿强向来敬重自己的这位如父似兄的上司。
“比如说《太平天国起义歌》,唱的是金田起义的风云,洪杨领导举义旗,太平天国展宏图,诛妖救世立新基,天下一家共太平。”
“还有《天朝田亩制度歌》,唱的是有田同耕饭同食,有衣同穿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天下土地归公有,男女平等共耕田。”
“哦,这歌谣教的道理挺实在的,兄弟们学了,也能明白咱们打仗是为了啥。”阿强也通过老兵甲的讲述感受到了力量。
“就是,通过这些歌谣,让兄弟们知道咱们太平军是为了推翻清廷的压迫,为了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
“那宣传队现在在做啥?”阿强有着这个年龄人的执着。
“宣传队的弟兄们正努力着呢。他们陪着士兵们训练、劳作,在相处中慢慢传播咱们太平军的理念。”
“哦,那挺好的。用实际行动去证明,总比光说不练强。”
“上次,在一个两湖士兵营营帐里,士兵们对宣传队派来教的歌谣不屑一顾。”阿强随着老兵的讲述为宣传队能否完成宣讲悬起了心。
“宣传队员小李没有气馁,他坐下来,告诉这些士兵自己也是两湖人,然后和他们拉起了家常,聊起了家乡的生活,以及为啥要加入太平军。”
“后来呢?”阿强虽然知道结果一定是好的忍不住还是问了出来。
“慢慢地,士兵们打开了话匣子,小李趁机把歌谣中的理念融入到聊天中。两湖的士兵们这才发现,这些理念和他们的期望很契合,对宣传队的态度也慢慢转变了。”
“看来这宣传队的法子挺管用。”阿强长舒了一口气,阿强对宣传队的人有了新的认识,他决定也要去讲习所看看。
“是啊,要不说还是萧军师有办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宣传队取得了显着成效。广西老兵和两湖士兵之间的交流逐渐增多,误解和矛盾也慢慢减少。他们开始明白,大家都是为了推翻清廷的压迫,为了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而战。
“这就好,内部团结了,咱们太平军才能更有力量去对抗清廷。”
“没错,这宣传队为后续的战斗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两人继续聊着,篝火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给这个艰苦的环境增添了几分温暖与希望。
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暂忘纷争,
严峻的挑战却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