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锦回到府上,很快换好衣服,一刻也不愿耽误,便与赵兴国同往。
赵兴国心里忐忑,想要打消段锦的念头:“主公,要不...”
还未等他说完,段锦就一口否定道:“继续。”
赵兴国擦擦汗,只能跟在他后面。
行了一里地,他们便到了莲花亭下面,仰头望去,果然看到一群人聚在莲花亭上。
段锦等人下马,顺着台阶向上走。
等快到的时候,虽然被山挡住,但已经能听到他们声音了。
就听一个年轻人吟了一首诗,然后问道:“先生认为如何?”
后面便是杨悠的声音。
他的声音带着笑意道:“句子很好,但稍显牵强。”
“明白。”刚才念诗的那个声音中带些沮丧:“多谢先生指点。”
“无妨。”
段锦加快脚步,又转了一个弯,便看到了人。
只见亭子里或坐,或站,零零散散有十几个,全都是读书人打扮。
杨悠则坐在他们中间,众人争着与他说话。有一个人还紧紧地挨着他的肩膀坐。
段锦的脸一下子就黑起来了,他咳嗽了一声,打断他们交谈。
亭子里一下子安静下来,都望向段锦等人。
而后才两两相视,这两个人是谁呢?一个看着不像是读书人呀,另外一个倒是有点读书人的样子。
众人有些害怕地望向杨悠,生怕此人是来闹事的。
杨悠愣了一下,还未起身。
段锦就走到他面前道:“先生要联社,为何不邀请我呢?”
众学子松了一口气,原来是读书人呀。
不过有人却不服气,嗤之以鼻道:“你有什么真才实学,先生为何非要邀请你?”
段锦拿眼望去,说话的正是与杨悠肩挨着肩之人,他讽刺一笑:“我会什么?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众人哄笑:“这位小哥,你来错了,这里是以文会友,不是以武会友。”
“哦。”段锦不理他们,只是望着杨悠:“先生,我能在这儿吗?”
杨悠觉得头疼,他用手捏了捏眉心,叹气:“随你便。”
段锦高兴,径直走到杨悠旁边,对旁边那个人说道:“让开。”
那个人脾气似乎也不好,拍桌子道:“凭什么?”
杨悠急忙道:“子文,他与我相识,无事。”
那个名叫子文的才不情不愿地让了座。
段锦堂而皇之地坐在杨悠旁边,紧紧挨着他。
杨悠起身,这才有机会对后面的赵兴国行礼道:“赵大哥,请。”
赵兴国笑了笑,坐到一旁,听众人说。
段锦见杨悠还站着,便拽了拽他的袖子。
杨悠无奈地看了他一眼,又看向诸位道:“诸位,继续。”
然后这才坐下,只是稍微离他远了一些。
段锦继续挪过去。
众学子又开始写诗作对,杨悠时不时点评几句,赵兴国才华也可以,也作了几首诗,连了几个对子。
只有段锦,不学无术,听了一会儿就开始打哈欠了。
杨悠低声道:“不愿意听就回去吧,别在这儿浪费时间了。”
“不行。”段锦坐直身子,道:“我就要在这儿待着。”
“随你。”杨悠不管他了,继续与他人交谈。
到了最后,他们又让杨悠提笔,将所作之诗写成册子,这聚会才散了。
段锦简直无奈,这读书人话也太多了,而且弯弯绕绕,他也听不懂,不过终于是散了。
众人全都离去,亭子里只剩下段锦与杨悠二人了。
段锦起身伸了一个懒腰,扶着杨悠的腰道:“走吧。”
杨悠看他好笑,拿眼角瞅他:“愿意跟我说话了?”
自从那天段锦失控以后,他就不太敢与杨悠单独接触,生怕他算后账。
今日他才发现自己忽略他太长时间了,实在是不应该。
“哎。”段锦叹气:“我这不是怕你找我事呀。”
“算了。”杨悠将他们所写的诗捧在手里:“我哪里敢惹你?”
“阿冉?”段锦见没有人看见,便将他抱在怀里:“你还愿意...”
他话未说尽,但杨悠也明白他的意思,他呆了一会儿,垂眉低眼:“锦哥,这样就很好。”
他推开段锦的手,径直往下走。
段锦急忙拉住他的手:“不行,我不同意。”
杨悠叹气,转头道:“锦哥,能不说这件事了吗?”
段锦见他脸色不好,只好放开他的手道:“阿冉,我做错了什么?”
段锦之前本来不想逼他,但那天以后他才发现自己心里压着太多情感了,如果不说出来,他怕总有一天爆发出来真的会伤害到杨悠。
杨悠又深深叹了一口气,段锦不与他说话的时候,他别扭,但一与他说话,便说这件事,他心里也难受,他比较喜欢从开封回来的那段时间,两个人如同小时候一样相处。
“锦哥。”杨悠道:“现在是段家军的关键时刻,你我不应该沉溺于感情当中,等后面再说,可以吗?”
段锦知道这是他的缓兵之计,他脸色又变得很难看。
杨悠无奈,撇开头低声道:“锦哥,如今很多文人都向往应城,但想要获得文人的支持还远远不够。”
段锦见他将话岔开了,而且说到了治国理政,只能应道:“那该怎么办?”
“办书院,找个德高望重之人当院长。”
“你不可以吗?”段锦望着他:“你是闻名天下的才子,也不行吗?”
杨悠摇头:“我不行,但我知道有一人可以。”
“谁?”
“朔城的陈国栋。”杨悠轻声道:“朔城沦陷以后,他也一直教书,在文人墨客里有很高的威望。”
“陈夫子?”段锦这才真正感兴趣了,而且有些激动:“他还活着?”
“不错。”杨悠望着他:“不过此人固执,需要你亲自去请。”
“自然。”段锦一笑:“你我的夫子,自然要去请了,不过你随我同去。”
现在他还没有看到读书人的用处,还觉得应该马上得天下,不过这倒是缓和他与杨悠关系的好时机。
他知道杨悠心里有很多顾忌,如果远离这些,他冷静下来以后,会不会改变心意呢,这次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他需要好好把握。
杨悠轻点头:“自然。”
段锦一想到要与杨悠同游,心里的阴霾一扫而空,笑道:“走吧,天黑了风大,你身体不好,别受凉了。”
“好。”杨悠明显感觉到段锦心情变好了,心里也放松下来。
第二天,段锦便将这件事提出来了。
魏常也听说过陈国栋,急忙道:“主公,我也愿意前往。”
“不行。”段锦一口否定:“先生,我走后,应城的事还需要你做主呢,这次出去便由阿冉,阿柔,新荣,橘白还有兴国随我同去,其余人都留在应城,好生待着。”
“是。”众人齐声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