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茜纱窗漫进屋内时,苏挽棠正倚在软枕上翻看一本绣谱。书页间夹着片干枯的桂叶,是昨夜萧承煜从庭院里捡来的——他说要挑最完整的夹在她的新嫁衣里,图个“折桂同心“的好彩头。
“醒了?“
熟悉的声音裹着松木香涌进来。萧承煜倚着妆台的酸枝木框,月白中衣外罩了件玄色直裰,腰间玉牌随着他的动作轻撞,正是昨夜他亲手为她雕的那枚并蒂莲佩。他手里提着个青竹食盒,掀开盖子,蜜枣羹的热气裹着甜香扑上来:“张太医说今日药汁淡些,我让厨房煨了百合粥,温在灶上。“
苏挽棠接羹的手顿了顿。瓷盅边沿还留着他指腹的温度,像三年前那个雨夜,他背着她穿过青石板巷时,肩头硬实的触感。那时他浑身湿透,却把唯一的油纸伞全倾向她,自己半边身子浸在雨里,声音却比晴日还亮:“阿挽,等我将来有本事了,给你买金漆伞,买十把八把。“
“又在发什么呆?“萧承煜伸手替她理了理垂落的鬓发,指节擦过她耳后薄红的肌肤,“今早福伯来说,绣坊送了新到的湖丝,说是宫里头进的贡品,你昨日念叨的要绣百子图的料子,可合眼缘?“
苏挽棠这才惊觉腕间银铃铛又响了。那是他用父亲旧部送来的和田玉料雕了半宿,说“铃铛要贴着心口,我走哪都能听见“。她垂眸搅着碗里的蜜枣,轻声道:“昨日去绣坊,看见绣娘在绣并蒂莲的莲蓬......“
“莲蓬要二十八颗莲子。“萧承煜在她身边坐下,从袖中取出个小巧的锦盒,“我让玉器行的王师傅赶制了金累丝莲蓬,每颗莲子都能活动,等喜服做好,就缝在你裙裾最显眼的地方。“他打开锦盒,二十八颗金莲子在晨光里闪着暖光,“你说要'莲生贵子',我让人数过了,正好应了咱们未来的娃。“
窗外忽然传来清脆的马蹄声。慕容月的藕荷色裙裾先探进窗来,手里举着个描金漆盒:“可算逮着你了!昨儿夜里太后娘娘的妆奁到了,说是要等你过门那天才开,我替你收在偏殿了。“她凑近些,压低声音,“里面还有支点翠的海棠步摇,太后说'阿挽戴这个,比宫里的公主还好看'。“
苏挽棠接过漆盒,指尖触到盒盖上细密的螺钿花纹,忽然想起三年前初见慕容月的模样。那时她刚被接入苏府,缩在破庙的草堆里发抖,是个扎着双丫髻的小丫头捧着半块烤红薯撞进来:“阿姊吃,我阿娘说,吃热乎的才不冷。“后来她才知道,那小丫头是慕容将军的庶女,因与嫡母不和被丢在庙里,却偏生要护着她这个“没爹没娘的“。
“发什么呆?“慕容月拽她起来,“萧公子在院子里看你新绣的喜帕呢,说要题字。对了,苏若瑶方才跑来找我,说她偷翻了绣坊的样册,要学绣并蒂莲——你可得管管这小皮猴。“
话音未落,院外就传来银铃般的笑声。苏若瑶举着根木剑冲进来,发间的珍珠步摇晃得人眼晕:“阿姊!萧哥哥教我练剑呢!他说等我及笄,要送我把嵌宝石的柳叶剑,比他的还亮!“
“胡闹。“萧承煜的声音从廊下传来,他手里端着个蓝釉瓷瓶,“先把这瓶枇杷膏喝了,张太医说你这两日嗓子又哑了。“他走到苏挽棠身边,替她拨了拨鬓边的碎发,目光落在她膝头的绣谱上,“昨日夫人那句话,我记了一夜。“
苏挽棠心头一紧。昨日在苏府,老夫人拉着她的手垂泪:“你娘走前说,'挽棠要像棵小槐树,根扎得深,才能长得稳'。如今你有了归宿,我这把老骨头也算安心了。“当时萧承煜握着她的手,指节发白,她知道他在想什么——三年前他不过是个寄人篱下的幕僚,如今能护着她周全,已是拼尽全力。
“萧公子又在说傻话。“苏挽棠笑着捶他肩膀,“哪有新郎官总盯着新娘子喝药的。“
“我若不盯着,谁来疼你?“萧承煜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昨日暗卫来报,福王的旧部在应天府动了些手脚。陛下要彻查,我让阿九带人盯着,你放心。“
苏挽棠接过他递来的枇杷膏,蜜甜的膏体滑入喉咙,压下了药汁的苦。她望着窗外的桂树,风过处,细碎的花香裹着银铃铛的响声,像极了三年前那个雨夜,他背着她在巷子里跑,说:“阿挽,别怕,我在。“
午后的阳光斜斜照进厅里。苏挽棠坐在妆台前,看绣娘穿针引线。百子图的喜帕上,金线绣的胖娃娃正抱着鲤鱼,针脚细密得几乎看不见。慕容月倚在窗边剥菱角,苏若瑶举着木剑追着蝴蝶跑,发间的步摇晃得人眼晕:“阿姊!萧哥哥说要教我扎马步,你可要来看我!“
“先把药喝了。“萧承煜端着碗从外面进来,“张太医说,喝完这三副,身子就能大好了。“
苏挽棠接过碗,蜜枣的甜混着枇杷膏的润在舌尖化开。她望着窗外的桂树,忽然想起昨日在库房里翻到的母亲旧物——那是个青缎锦囊,里面装着父亲的遗书,还有萧承煜昨日补上的平安符。平安符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像是他连夜抄的,“愿阿挽岁岁无忧“几个字,墨迹都晕开了。
“在看什么?“萧承煜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可是锦囊?“
苏挽棠点头。她取出锦囊,轻轻展开,里面除了遗书和平安符,还有张泛黄的纸条,是她母亲写的:“阿棠,若遇良人,当以真心相托。他若为你挡过风雨,你便要为他守着岁月。“
“我娘说,“苏挽棠轻声道,“好的姻缘,不是轰轰烈烈的海誓山盟,是晨起的蜜枣羹,是雨夜的油纸伞,是他记得你不爱吃杏仁,记得你绣并蒂莲要金线。“
萧承煜握住她的手,指腹摩挲着她腕间的银铃铛:“我记着。记着你怕黑,所以每晚都在床头点着琉璃灯;记着你爱喝蜜枣羹,所以让厨房每天煨着;记着你绣东西时总咬嘴唇,所以每次看你绣,都要替你理鬓发。“他低头吻了吻她的手背,“记着,要和你过一辈子。“
暮色渐起时,苏府送来了喜帖。苏大人亲自写了请柬,字迹苍劲有力:“谨定于下月初八,为小女挽棠与萧郎承煜完婚,敬备薄宴,恭候光临。“老嬷嬷捧着帖子掉眼泪:“当年夫人把你交给我时,说'挽棠要像棵小槐树,根扎得深,才能长得稳'。如今看你有了归宿,夫人泉下也安心了。“
萧承煜接过帖子,小心收进袖中:“明日我让人去铸喜秤,要纯金的,刻上'生死与共'四个字。“
“又说傻话。“苏挽棠笑着捶他肩膀,“哪有喜秤刻这个的。“
“怎么没有?“萧承煜握住她的手,“我要让全京城都知道,我萧承煜娶亲,是要和她过一辈子的。“
窗外起了风,吹得桂香更浓。苏挽棠望着案上的糖画,凤凰的尾羽在烛火下泛着暖光。她转头看向萧承煜,他正望着她笑,眼底的温柔像春水漫过。
“对了,“萧承煜忽然想起什么,从袖中取出封信,“这是福伯送来的。应天府的铺子已经备好,喜服的料子、头面的首饰,还有凤冠霞帔,都按你的喜好挑了。“
苏挽棠接过信,展开一看,墨迹未干的字迹里,满是萧承煜的细致:“并蒂莲金线要选苏州的,绣娘要找宫里出来的;喜服的滚边用月白杭绸,要绣缠枝莲;凤冠的点翠要最亮的翠鸟毛,别扎着阿挽的头......“
“他呀,“慕容月笑着摇头,“连喜服上的每朵花都要绣成并蒂的,生怕你受了半分委屈。“
苏若瑶举着木剑跑过来,发间的步摇晃得人眼晕:“阿姊!萧哥哥说,等咱们成亲那天,他要骑大马送你过门,还要放一千盏孔明灯,把夜空照得比糖画还亮!“
“胡闹。“萧承煜作势要敲她脑袋,却到底只是揉了揉她的发顶,“孔明灯要放,但得挑最稳的纸,别烧着了。“
苏挽棠望着他们,忽然觉得眼眶发热。三年前那个雨夜,她蹲在屋檐下躲雨,发间沾着雨珠,仰头看见的人,如今正站在她身边,替她挡着风雨,给她递着热汤,把最珍贵的承诺,藏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
夜凉了。萧承煜披了件外袍在她肩上,两人并肩坐在廊下,看月亮慢慢爬上桂树。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混着庭院里若有若无的桂香,像首温柔的小曲。
“阿挽,“萧承煜忽然开口,“等咱们老了,坐在摇椅上看夕阳,我就给你讲今天的故事。讲你接过糖画时红了眼尾,讲你绣并蒂莲时咬着嘴唇,讲苏若瑶举着木剑追蝴蝶......“
“那我也要讲,“苏挽棠靠在他肩头,“讲你天没亮就去排糖画摊子,讲你偷偷让人换金线,讲你藏起虎符怕我担心......“
风过处,桂香更浓。凤凰糖画在案上泛着暖光,银铃铛的响声轻轻的,像极了岁月流淌的声音。
所谓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前面挡着风雨,有人在身边递着热汤,有人把最珍贵的承诺,藏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