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书怡把鲤鱼炸到两边金黄后,再捞起来,随即往锅中加入花椒、八角,小火炸香。
加入干辣椒炒出红油,再倒入一勺豆瓣酱,中和辣味,增添香味。
接着,叶书怡把鲤鱼放到锅里,加料酒、生抽、老抽、白糖,然后炖煮。
一直到煮得水很少了,也就是收汁,叶书怡就把它装盘了,放在架子上,加入紫苏蒸。
不一会儿,鱼就做好了。
这鱼由于煎过,所以即使中间炖煮了,也丝毫没有变形,即没有煮烂。后面再蒸,倒是中和了煎鱼的硬,让鱼更为滑嫩。
八角花椒,香气很浓。鱼装在有紫苏铺盘的碟子上,上面淋了葱姜蒜蓉,鱼身也是红彤彤的,混着豆瓣酱。
“第一次见这种做法,香是挺香的,卖相也不错,可是你这又蒸又煎,能好吃吗?胡乱搭配。”潘掌柜十分不解。
怎么说呢?他看叶书怡的这个做鱼的方法,觉得这是给鱼配了自行车。
莫名其妙。
“好不好吃,潘掌柜试试就知道啦!”叶书怡邀请道。
潘掌柜半信半疑地拿起筷子。
他夹了一块,只见鱼肉很嫩,带点豆瓣酱和煎制的色调,有点红,类似于红烧排骨的红。
出乎意料的好吃。
和纯粹的煎鱼不一样,这蒸过的煎鱼,它更入味。
鱼既保留了原本的鲜美,又充分吸收了配料的美味。那葱姜料酒,把鱼的腥味全部去除,只剩美味。
“叶小姐,你这鱼不一般呀!”他睁大眼睛,下了结论。
叶书怡道:“怎么个不一般法?”
“很入味。”潘掌柜说着,拿起另一双筷子,把鱼最中心的肉夹出来吃。
也很入味,和他的猜想一样。
“这是怎么做到的?”他做了三十几年的菜,吃了四十几年的菜,却也没尝过这么恰到好处的鱼。
这不是给多点料的问题。
做任何菜,都不应该指望配料,配料是用来搭配辅佐的,如果配料过多,那么主食材本身的味道就会被淹没。
蒸鱼也是一样,达到入味的必须是做鱼的方法,而不是狂加料。
“潘掌柜,您刚刚不是看着我做的鱼吗?”叶书怡笑了笑说。
对方刚刚是在做手撕鸡,却会在叶书怡每次做到关键一步时,偷瞄一眼。
潘掌柜有些尴尬地笑了笑,他确实是看了。
但是没看明白。
这九不搭八的做法,还能这么好吃,他都快怀疑自己是不是眼花了。
是不是叶书怡中途换了一份。
“叶小姐,你刚刚为什么先煎后蒸?我可从来没见过这个做法呀!”他猜不出,于是直接问,更方便。
“如果蒸的话,什么鱼更合适?”叶书怡没直接回答,而是问。
“嗯……当然是石斑鱼,皖鱼也不错。石斑鱼鲜美,皖鱼的刺少,又大根,不用费嘴去吐。”潘掌柜略加思考,得出答案。
“那就是了。可是,鱼刺少也要吐刺呀!什么鱼是没刺的?”叶书怡问道。
“啊?”潘掌柜没听说过没刺的鱼啊。
莫非是鱿鱼?
嗯,也是鱼嘛。
“鱿鱼。”他说。
“错了。”叶书怡否认。
“那是什么?”他想不出来。
“豆豉鲮鱼。”
“……”潘掌柜没想到,是这个!
豆豉鲮鱼确实是不用吐骨头,因为那骨头都软了,可以直接吃,非常好吃。
有一种……胶原蛋白的感觉?
“叶小姐,别开玩笑了,你就直接说吧!”潘掌柜觉得,自己这么多年对做菜的理解可能比不上这个小姑娘!
“好。你刚刚说了,蒸鱼要吐骨头,那么,如果我把骨头弄的脆软,是不是就可以直接吃了?省了吐骨头的活呢,不信的话,你可以再把骨头夹起来,看看是不是很脆软。因为我刚刚是用大火煎过,还用中火炖煮,最后蒸,骨头都已经被弄软了。骨头软,而鱼肉不烂不散。我们煎鱼的时候,鱼身会比较硬,如果用小火煎,那就没有脆感。如果我们可以加入配料,煎煮,收汁,那鱼不就入味了?”叶书怡讲解得很详细。
“可是,这样的话,鱼的鲜美岂不是没有了?”潘掌柜提出疑问。
“不会。鱼的鲜味怎么来?靠鱼本身。如果我们把它蒸一下,鱼自身的味道就能自内而外散发了。”叶书怡侃侃而谈。
潘掌柜拍起手掌:“妙啊!”
他怎么没有想过呢?
所有食材,好味道首先是来源它本身。
叶书怡的小巧思,把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叶小姐,我今后还要和你多多交流,你就是未来港岛厨艺的领军人物。”潘掌柜毫不吝啬地夸赞道。
或许已经是了。
各种美食他也吃过了,但是叶书怡做的,独树一帜的好吃。
“以后还要跟潘掌柜学习呢!”叶书怡说,“我看看潘掌柜做的手撕鸡也很不错。”
“哈哈哈,来试试!”潘掌柜让出一步路来,期待地说。
“好。”
叶书怡看着这手撕鸡,倒是一种传统的盐焗手撕鸡,上面有香菜和葱,还有芝麻、八角、姜、花生米。
闻着很香,应该有耗油、料酒、花生油。
叶书怡夹起来试了试,鲜嫩够味,手撕鸡独特的口感,唇齿留香,嫩滑多汁。
“潘掌柜,做得不错哦!”叶书怡点赞。
“哈哈哈,叶小姐能吃出来,它和一般手撕鸡有什么不一样吗?”潘掌柜问。
他这个看起来普通的手撕鸡,也是有创新在的。
毕竟要和叶书怡这种创新性厨艺新星相比,他可不能太老套。
不然人家下次不带他切磋了咋整?
他灵机一动,就有了这个手撕鸡。
叶书怡细细品尝,吞咽,心中有了答案。
“潘掌柜,你这个手撕鸡,比一般的要多了点甘香,是不是有柠檬水,还有白糖、藤椒油,花椒油?”
前者刺激味蕾,白糖增强口感,藤椒油和花椒油,会让手撕鸡更爽口。
加的不多,并不辣。是在传统基础上,微量添加。
但是这小小的举动,就能让原来的手撕鸡味觉提升一个大层次!
厉害的厨师,他能吃一口就能知道配方,叶书怡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