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呦呦小课堂是从考试开始的,林海依旧缺席,但额外多了一个宋寿宁。
拿着扇子爱不释手,甚至起了想要私吞心思的宋三明甚至想,要不还是把儿子送过来跟这位何小夫子读书吧。
不收钱,有表兄表姐带着,能在亲舅舅家蹭饭,何小夫子又有才华,哪一样不比善家私塾强?
可惜……宋三明在心里哀叹,可惜已经送到善家去了。
且不说善家的名声,便是那些同窗,儿子定然也是舍不得,他也舍不得。
为什么花大价钱送儿子去善家,图的不就是名师加人脉么。
徐氏瞥了一眼宋三明,又看了眼高大壮,高大壮点点头,表示他跟妹夫提了。
徐氏清了清嗓子:“妹夫,我跟秋娘说不上一起长大,但她为人温柔体贴,从小就很照顾我们这些玩伴,后来因为救了一位老夫人,被带走教导,那位老夫人也不是别人,正是山南道兴州刺史的母亲。”
她说完刻意地停了停,再看一眼宋三明,果然他的表情变了。
徐氏一笑,继续往下说:“三年前,那位她放契归家,嫁给了隔壁滑县城的宋中人,新婚没多久,宋中人英勇,为救人被疯牛顶撞而亡。”
“那宋中人所救的是市买司下来采买的大人,他感激宋中人救命之恩,留下不少财物不说,还指着秋娘的肚子说,此子不论男女,将来他都会当做亲生子女嫁娶。”
所以人家有钱,孩子将来前途也定了,甚至还有一条隐形的人脉,能看上你个带儿子的老鳏夫,你都得烧高香。
要不是娘家婆家都被那财帛动了心,秋娘怕她自己看不住,也怕孩子有危险,才不会想着找人嫁了呢。
宋三明心动了,他之前听高大壮说,徐氏真给他介绍个带孩子的寡妇,多少还是有点不高兴。
毕竟前一个李春杏可是未曾嫁娶的大姑娘,所以草草地问了两句,知道对方孩子才三岁,哪怕是个小娘子,宋三明也不太愿意。
可现在不一样了,这才三岁的小娘子就是个金娃娃啊,还有这位秋娘,前有主家遗泽,后有这位买办大人照顾,只要运作得好,那都是可发展的人脉。
“我本是担心对方孩子尚小,嫁过来难免忽略寿宁,但嫂嫂推崇的人,想来品行一定过得去,劳烦嫂嫂给对方递个话,若对方愿意,可以相看相看。”
宋三明正色相托,给徐氏行了一礼。
徐氏痛快地应了,又补了一句:“行,我找同乡带话回去,定好日子告诉你。”
宋三明再次谢过,屋里面考试的孩子出成绩了。
“翠翠,前几天见你能看菜方子,我还以为你长进了呢~结果就这?”高福生痛心疾首地呵斥倒数第一的高翠翠。
高翠翠不服气地犟嘴:“我本来就不爱学这些,反正平日也用不上,我认得小海鲜的名字,认得鹌鹑蛋,知道算账找钱就行了!”
“这个确实,二姐在感兴趣的字上认得特别快,大哥你别说她了,明儿我去善老先生家抄本菜谱回来单独教二姐。”
何呦呦主动调解,《三字经》的考试内容确实不针对高翠翠这种情况。
高福生不说话了,决定明儿去南城酒楼抄几个字多的菜牌回来,到时候亲自看看二妹是不是学得这么偏颇。
倒数第二是高慧慧,她有些窘迫:“我看了书就困,能认识几个字就行了,别算我,我更喜欢跟娘学织布绣花。”
高慧慧确实志不在此,她亲娘曾说过,女子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做家务,家事处理得好,才能在婆家站住脚,才能得到相公和孩子的敬爱。
高慧慧虽然不完全赞同亲娘的话,但还是受了点影响,私心来讲,她更喜欢做家务和针线活,总觉得那样让她感觉充实和宁静。
高福生看到大妹就想起亲娘,叹了口气,算是默认了。
何呦呦也认了,她发现这位任劳任怨的大姐姐确实是只有在干家务的时候,最自信最有气势。
甚至可以说,厨房就是高慧慧的舒适区,做饭时的高慧慧可以称得上气势昂扬,挥斥方遒。
文化课成绩最好的自然是高康生,他的努力不是白费的,三字经倒背如流,对于算筹一道,就普普通通,勉强及格。
大哥高福生与之相反。
高乐生两科十分均衡,都是错三处,让何呦呦不禁怀疑他故意。
她觉得下一个重点关注对象应该是这小子。
受伤的唯有宋寿宁一个,因为他倒第三。
“寿宁哥哥,你别沮丧,我们是只学一门,你在学堂学习的不只是功课,还有见闻,而且夫子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于科举有利。”
何呦呦安慰欲哭无泪的宋寿宁,心里嘿嘿奸笑,看你还能在娘亲的女婿名单上待多久。
对于亲娘看自己的滤镜,何呦呦完全自信,她相信,娘亲不会考虑一个处处不及自己的人。
因为徐氏在考察再嫁名单的时候说过,自卑的男人会变得自大,处处不如人便要处处压制人,反正不考虑。
考完试宋家父子告辞了,从高慧慧到高乐生,五个孩子决定都去南城溜达一圈,长长见识,何呦呦本来也想去,但被徐氏拒绝了。
没一会儿,徐氏拿着吃食上楼,准备给女儿说说,为什么不让她跟着去南城,结果一进门先被闪了眼。
“这哪来的钱?”徐氏看着桌上被拆开的铜钱和银子一脸惊疑,她女儿的私房钱竟这样多么。
“这个是大姑父刚拿来的,还有之前那两张扇面,这是之前帮爹抄书,爹偷偷给我的,还有这些是过年的压岁钱。”
何呦呦当然不会因为不能出门就生气,她娘肯定是为她好,回到房间无事,她想着数数钱,看能不能凑个整数给娘送去,让娘买房子用。
没想到就这点小事儿,她娘还特意来哄她一下,何呦呦幸福地笑,搂着徐氏撒娇:“我想着凑个整给娘买房子去。”
试问哪个当娘的看到这样的女儿不心软,徐氏也搂着女儿亲香:“娘把那个五两的银子拿走就行,其他的你留着,现在你天天出门,遇见什么喜欢的就买些。”
她说完放开女儿,看看女儿越长越精致的小脸,狠了狠心:“呦呦,你承袭了爹跟娘的优点,越长越好看,这不是坏事,但走出去却容易遭人嫉妒。”
“可你是有腿有脚的人,将来还会长大,不可能一辈子关在家里,尤其是现在有了很多至交好友,出门能让你开眼界识人事,所以娘不会不让你出门。”
“为了保护你,娘给你剪一剪发型,可能暂时看上去有些丑,等将来你长大了,咱们就改回来好不好?”
徐氏铺垫这么多,就怕女儿不高兴。
何呦呦怎么会不高兴,她甚至有点兴奋:“娘你随便剪,给我剃成光头我都不生气。”
能放心出门,丑就丑点呗,头发哪有体验这世间的繁华重要。
徐氏失笑,拿起剪刀,又心疼又惋惜地给女儿剪了一个厚厚的齐眉刘海。
放下剪刀,抬起女儿稚嫩的小脸看了看,徐氏开始怀疑人生,这样,真的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