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永乐二十二年八月初五,山东乐安州的汉王府内,暑气裹挟着蝉鸣,将整座府邸蒸得燥热不堪。

汉王朱高煦在书房内来回踱步,金丝绣蟒的常服早已被汗水浸透,脚下的青砖上落满他烦躁不安的脚印。案头堆积如山的文书无人翻阅,往日里频繁往来的密信突然断了踪迹,这反常的寂静,让他心中的不安如同野草般疯狂生长。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王爷!京城来人了!”管家的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惊慌。朱高煦猛地转身,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门口,却见一名身着绯袍的宦官在锦衣卫的护送下,正昂首阔步地踏入王府。

这个太监怀抱着一卷明黄圣旨,鎏金云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刺得朱高煦眯起了眼睛。

朱高煦的心跳陡然加快,因为直觉告诉他这绝不是什么好消息,整个人都紧绷起来,拳头下意识的握紧,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却依然强装镇定,带着王妃韦雪清在大堂正中跪定。

随着传旨太监“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尖细嗓音响起,朱高煦的神经紧绷到了极点。

当听到“以明年为洪熙元年”这句话时,朱高煦只觉耳边嗡鸣一片,眼前浮现出兄长朱高炽病弱的面容。

“什么洪熙皇帝?”朱高煦如同一头被激怒的狮子,霍然起身。韦雪清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伸手死死攥住他的衣摆:“王爷慎言!”话音未落,却被他一把甩开,踉跄着跌坐在地。

朱高煦冲上前,一把掐住传旨太监马泉的衣领:“先帝何时驾崩?为何不通知本王?”他的呼吸灼热而粗重,喷出的气息几乎要将对方吞噬。

不等马泉回答,朱高煦已一把夺过圣旨,青筋暴起的双手狠狠一扯,上好的明黄绸缎发出撕裂的脆响,碎片纷纷扬扬洒落。

大堂内一片死寂,唯有韦雪清急促的喘息声清晰可闻。就在此时,马泉却不慌不忙,单膝跪地,指尖灵巧地将撕碎的圣旨残片收拾起来,金线龙纹在他掌心重新蜿蜒:“代皇上问话——”

马公公忽然抬头,浑浊的双眼竟泛起鹰隼般的锐光:“朱高煦,可记得《皇明祖训》?你还是不是先帝之子,还认不认这个父亲?认不认朕这个皇长兄?先帝选择朕克继大统,你承不承认?”

马泉将卷好的圣旨往腰间一塞,朱漆地板在他靴底发出闷响:“若不愿遵遗诏,不想认先帝的遗志,那也不要认先帝封的这个汉王头衔,也不要来京城给先帝守孝,你把马泉杀了然后告诉朕,你要造反!”

代替皇帝训话完毕,马公公扯开领口,露出脖颈上狰狞的海战伤疤,“王爷,要杀要剐请自便!”

朱高煦的佩刀已出鞘三寸,却在侍卫们紧张的抽气声中僵在半空。眼前这个满脸皱纹的老太监,此刻周身散发的气势竟让他想起父亲亲征时的威严。

院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他安插在京城的眼线,居然带来了他最不想听的消息:北征大军已悉数入关,三大营二十万精锐正屯驻京师周围。

冷汗顺着脊背滑落,朱高煦手中的刀当啷坠地。他盯着马泉腰间明晃晃的腰牌,突然想起父亲说过,这是郑和旧部才有的信物。

“臣……臣朱高煦领旨谢恩!”沙哑的声音惊飞檐下栖雀,桀骜的朱高煦竟重重叩首,额头撞在青砖上发出闷响。

待宣旨队伍消失在大门口,朱高煦突然瘫坐在地,像孩童般捶打着地砖:“我送出去的金豆子数以百计!那些收了好处的狗东西……居然一个人也不报信!”朱高煦用力扯着自己的束发金冠,名贵的东珠散落在满地狼藉中。

韦雪清望着丈夫扭曲的面容,缓缓抚平裙摆上的褶皱,理了理衣裙,神色自若地踱步到圈椅边坐下:“明日就启程进京吧。先帝驾鹤西去,你这个做儿子的不去守灵可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你如果不去,那全天下的人都可以指着你的鼻子,骂你是个不孝子。”

“韦雪清你到底是什么意思?”朱高煦难得地对着妻子大声嚷嚷,“你就这么盼着我去死吗?你是不是已经和别的男人好上了?”

韦雪清被气得哭笑不得:“你是有病吗?我年轻貌美的时候不去偷汉子,人老珠黄了反倒去勾搭野男人?”

“那你为什么让我去北京给先帝守孝,这不是自寻死路吗?”朱高煦嘟囔着,眼中满是不甘与恐惧。

夕阳西下,窗外的暮色渐浓,汉王府的飞檐在夕阳下投出巨大阴影,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韦雪清指尖摩挲着团扇上的缂丝纹路,望着丈夫来回踱步的焦躁身影,终于开口:“你若拒赴丧仪,新帝用‘不孝’罪名便能彻底压垮你。但你若恪守礼制,行足孝道,便是皇上想动你,也得掂量天下悠悠之口。古往今来,哪个帝王敢公然违背忠孝之礼?”

朱高煦抓起案头的青铜镇纸,指节因用力而泛白。镇纸边缘刻着的饕餮纹硌得掌心生疼,他却浑然不觉。

“龙潭虎穴又如何!”镇纸重重砸在舆图上,震得标注京城的朱砂点都晕开了边缘,“我倒要看看,他朱高炽能把我怎样!”

八月初十的官道上,素白幡旗翻涌如浪。朱瞻基身披重孝,骑在踏雪乌骓上,缰绳攥得死紧。

祖父的楠木灵柩在二十四人抬的龙辇上缓缓前行,车轮碾过碎石的声响,像极了老人征战时的马蹄声。

前方,朱高炽率领文武百官跪伏尘埃,望着梓宫时,耳边满是程式化的哭嚎。新帝攥着孝帕的手微微发颤,心头五味杂陈——这些假哭的臣子,当真以为他听不出虚实?

八月十二日,京城九门大开。赵王朱高燧的车队如期而至,家眷们素衣麻冠,未进灵堂便已哭作一团。朱高燧更是扑到先帝灵前,哭得几近昏厥,发丝凌乱地散在孝衣上。

围观官员交头接耳,赞声此起彼伏:“此等孝心,当为宗室表率!”

汉王朱高煦却被引至紫禁城偏僻的掖庭。推开斑驳的朱漆门,见儿子朱瞻圻蜷缩角落,锦袍破碎,脖颈处还留着鞭痕。

“爹!”少年踉跄着扑进父亲怀中,泪水浸湿朱高煦孝衣,“他们杀了府里所有男丁,女眷和孩子都被关在浣衣局……”

朱瞻圻哽咽着:“他们还说那九十副铠甲是谋逆铁证!”

朱高煦的后背瞬间绷紧,望着宫墙外阴沉的天色,听着远处传来的哀乐,突然笑出声。笑声惊飞檐下的寒鸦,却带着说不出的苍凉。

“别怕。”朱高煦贴着儿子的耳畔低语,温热的气息里带着血腥气,“咱们父子既入了这局,便要让他们知道,汉王府的獠牙,没那么容易折断。”

暮色漫过宫墙,将两人的身影吞噬在黑暗中,唯有灵堂方向传来的钟鼓,一声声叩击着京城的夜空。

永乐二十二年的初秋,紫禁城笼罩在一片肃杀的白幡之下。朱棣的灵堂内,袅袅青烟裹挟着龙涎香与烧纸的焦糊味,在雕梁画栋间萦绕不散。

朱棣的后妃们身着素白麻衣,涕泪纵横地伏在灵柩前,哭声时而如杜鹃泣血般凄厉,时而似寒夜孤鸿般哀婉,那悲怆的哀嚎声冲破琉璃瓦,在空旷的宫阙间久久回荡。

几位公主蜷缩在角落,纤细的手指不断擦拭着泛红的眼眶,鲛绡帕子早已被泪水浸透,晕染出深色的痕迹。殿外长廊下,驸马们聚成几簇,帽上的玉蝉随着他们交头接耳的动作微微晃动,虽压低了声音交谈,却仍难掩神色间的不安与揣测。

“皇上驾到——”随着王淮那尖锐且悠长的吆喝声划破凝滞的空气,整个灵堂瞬间陷入死寂。鎏金铜鹤灯将朱高炽的身影拉得修长,他身着玄色孝服,衣上的十二章纹暗绣在摇曳的烛光中若隐若现,手持哭丧棒,脚步沉稳却又透着几分沉重地踏入灵堂。

朱瞻基紧随其后,腰间特意解下的佩刀昭示着对先帝的尊崇,少年身姿挺拔,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父子二人缓缓走到灵柩前,庄重地跪坐在蒲团之上,重重叩首,三拜九叩之间,额头紧贴冰冷的青砖。

朱高炽望着父亲灵位前摇曳的长明灯,恍惚间儿时父亲教他骑射、为他讲述治国之道的画面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心中泛起一阵酸涩。

叩拜完毕,朱高炽起身准备转身离去。就在这时,一道冰冷且充满挑衅的声音突兀地响起:“大哥,这么急着上哪儿去呢?”

朱高煦从廊柱阴影中大步走出,孝冠歪斜,发丝凌乱地散落在额前,眼中布满血丝,神情透着一股近乎疯狂的偏执。

他刻意将“大哥”二字拖得极长,语调阴阳怪气,在寂静的灵堂里显得格外刺耳,瞬间打破了方才的肃穆。

朱高炽身形微微一顿,垂在袖中的双手悄然握紧,心中却早有预料。这个弟弟觊觎皇位已久,如今父亲驾崩,他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发难的机会。

朱高炽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不悦,保持着帝王应有的仪态,用只有朱瞻基能看清的唇语迅速说道:“快去调两队禁军,把住殿外。”

朱瞻基目光一凛,立刻领会父亲的用意,微微颔首后转身离去,衣袂带起一阵风,将地上未燃尽的纸钱卷起,在空中打着旋儿。

不过片刻,殿外便传来禁军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和甲胄碰撞的铿锵声响,为灵堂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贤弟如果要祭拜父亲,请自便。”朱高炽缓缓转身,声音平静得如同深潭,波澜不惊,“若有国事相商,还请移步偏殿。太祖皇帝立规,外朝之事不得扰内宫清净。”他特意加重“太祖皇帝”四字,目光威严地扫过殿内屏息凝神的妃嫔们,意在提醒在场所有人,祖宗家法不容置疑,即便在这敏感时刻,也必须恪守规矩。

然而,朱高煦显然不打算就此罢休,他向前踏出半步,金丝绣蟒的袖口狠狠扫过供桌,震得香炉里的香灰纷纷扬扬地洒落。

汉王朱高煦咬牙切齿,一字一顿地开口说道:“哥,你敢不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清楚父亲是怎么死的。”那语气充满了质疑与挑衅,意图将朱高炽置于万劫不复之地。

“请二叔称呼我父皇为陛下!”朱瞻基的声音如惊雷般从殿外传了进来,少年已带着禁军将灵堂团团围住,手中的孝棒重重杵在青砖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君臣之道不可违!”目光如炬,眼神中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与坚定,周身散发着不容置疑的气势。

朱高炽抬手虚按,示意儿子稍安勿躁。他整了整孝服上的玉带,神情依旧淡定从容,不紧不慢地说道:“先帝年事已高,积劳成疾,崩于榆木川行在。”他的语气平稳,字字清晰,仿佛在诉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他说了传位给你?”朱高煦迫不及待地打断,脸上写满了不信任。

面对这赤裸裸的挑衅,朱高炽神色未变,依旧镇定自若:“先帝临终前,有近侍太监马匀,随军内阁大学士杨荣、金幼孜,以及英国公张辅在场。”

朱高炽顿了顿,目光如利剑般直视朱高煦的双眼:“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朕可以把他们四人现在叫来。”

此言一出,灵堂内顿时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在场众人皆知,英国公张辅在军中威望极高,战功赫赫,质疑张辅,就等同于质疑整个北征大军的忠诚。

朱高煦僵在原地,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却再也说不出半个字来。殿外秋风呼啸,掠过宫墙,将灵幡吹得猎猎作响,无声地嘲笑这场仓促且无力的逼问,终究不过是一场闹剧。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新贞观造反录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随风遗留谁规定海盗不能当大明首辅武侠,开局迎娶王语嫣妃傲天下,王爷为我披战袍开局被老朱绑架,我反手踹他大胯奇异世界奇闻录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无敌六王爷大清:第一廉官谍战:芒刺在喉极品假太监重生西晋当太子崛起的家族三国之应谋天下大明:干嘛老朱?我大姨马皇后!三国:从血龙十八骑开始争霸天下我在边关契死士!帅教官开局穿成奶娃子御宠腹黑贤妻三国:我和贾诩祸害曹操清客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大唐再起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肥妃霸道,美病王溺爱情深大明小学生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美人如玉,史上最强大宋冷妃出逃,陛下快跟上紫塞秋风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从县令到称帝!大明,我来了!中世纪崛起飞行员牺牲后的灵魂之旅随波逐游数风流人物刷刷视频,古人说不要停开局从李云龙开始智械战争南明义军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龙吟壮歌绿罗也是罗马俺老爹是程咬金一把大狙闯大明入秦记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史上最强县令浴血山河笔架叉将军北宋第一狠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