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姠最终用沈云姝调出的紫红色面团做出了一朵十分逼真的玫瑰,魏老太太很满意,给沈云姝的荷包也是鼓囊囊的,估摸着一两有多。
沈云姝心不在焉地道了谢,坐上魏老太太安排的马车往家去,一路上,那张英俊的面容不断浮现在眼前,她不禁回想起前世的许多经历。
那时生计所迫,她初中毕业就去学了手艺,在烘焙店打过工,在酒店后厨实过习,空余时间还去进修,一步步才走到高级西点师的位置。每次低谷期,她都是听着他的歌,看着他写的文字坚持下来。
能够在异世再次看到这张给予过她力量的面容,即使知道不是真的他,她也很开心。
沈云姝心里盘算着下回再见面该说点什么,还是给他带点小礼物,一连几日都心怀雀跃,期待着再次见面的时候。
当她揣着一肚子精心准备的腹稿再次入府,等魏姠这头开始自己练习时,她就打算借同样的理由再去菜圃。丫环却笑盈盈地拿出一个篮子,里头正是她上回摘的那些菜,连桑葚也准备好了。
“刚刚送来的,新鲜着呢,以后就不用姑娘亲自跑一趟了,也省的沾一脚泥。”
“真...真是麻烦你了”
犹如晴天霹雳,沈云姝勉强扯出一丝笑,心里在无声哀嚎:
重点不是菜好嘛?
她要去见人啊!
沈云姝乘兴而来,失望而归,一想到以后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更是整个人都恹恹的。连魏老太太的大红封都不能让她开心起来。
好在家里花饽饽订单又多了几个,还有几个急单,沈云姝一下子就陷入馒头面粉的海洋,暂时把烦恼抛到了脑后。
不过,随着花饽饽生意火热,麻糬这头就开始顾不上了。
“又好几天没去了,这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生意都便宜了别人家...”
这天送完一个五层寿塔,王氏看着外头突然落下的小雨,不甘心地道。
麻糬生意虽不如刚开始好做,但一天也能挣两百个钱,不是小数目,就这么放下了确实可惜。
但如今馍塔订单与日俱增,沈云姝一个人忙不过来,王氏要帮她揉面,还要帮着做些简单造型,着实脱不开身。
廖源这头一来有沈云姝时不时想出来的模具样稿要琢磨,二来天一日日热起来,两个孩子跟着出门走那么久,大人都心疼,因而也停了。
“上回都卖到咱们这片了,再不出去,好不容易跑出来的老主顾都得被人家抢去。”
王氏想起另一家卖麻薯的生意兴隆就心里不得劲。沈云姝难得闲暇,正心血来潮让三个孩子比试写字,听见这话,倒有了主意。
“今儿田叔应该会来一趟,到时候咱们问问村里有没有人能卖。”
王氏眼睛一亮:“是了,我怎么忘了,他们从前也做过小买卖,肯定行。”
王氏定了心,和沈云姝一起凑过来瞧几个孩子在沙盘里写字。
沈稷当了几个月的小老师,颇有风范,示范完了就手把手地教杜锦堂和廖歆儿。
两个孩子一个动一个静,学字的时候却都铆足了劲,认真的很,就怕被对方落下。
沈云姝和王氏正瞧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廖源和田叔到了。
田叔腿好了之后,廖源又置办了几个锄头犁耙送了过去,顺便从田婶那问到了日子,当天一早就赶到村子,和田叔一起去了趟大有村。
具体过程沈云姝不清楚,只听廖源说他们在大有村门口坐了一整天,把出村的路挡了起来,让把那日和他们动手的几个年轻人喊出来,做个了断。
他们拿出豁命的架势,那几个捣乱的年轻人都躲着不敢露面,大有村的几个族老知道了前因后果,出来和稀泥。田叔也不退步,让他们发话担保以后井水不犯河水,这才带着人撤了。
今日廖源和田叔走了不少路,还背着两筐东西,热得满头大汗。
王氏赶紧倒了些凉茶,两个人灌了一大碗才缓过来。
如今村子里安稳多了,沈云姝要的鸭崽子鸡崽子都买回来了,鱼苗也买了一批,放进了湖里养着。除了移回来的树苗,野果子苗,田叔他们还在山上找到了几株大杨梅树,再过半个月就能采摘了。
村子里菜地拓了一倍,如今正是丰收的时候,茄子黄瓜吃不完。有了农具,田又开了几亩,撒了豆种,养个几轮就能种粮食了。
“眼下米面还得靠源哥儿接济一阵子,等这几轮豆子收了,明年若是还能收一茬麦子,就不用他再破费了。”
田叔拍了拍廖源的肩,叹了口气:“倒是我们拖累了你。”
“谈什么拖不拖累,没有你们,他们俩兄妹这会在哪还不知道呢!”王氏道,又把麻糬饼的事说了。
“...这钱给别人挣不如给自家人挣,东西也不难做,让他婶子来跟着学两回就行了,挣点钱给村子里添置点吃的穿的。”
没想到田叔听了,却不肯答应。
“这是你们挣钱的手艺,我们不能占这便宜。已经是处处麻烦你们了,没得还要把生意都占了的道理。”
“咱们是真的顾不过来,不做不是便宜了别人?村子里正是用钱的时候,您就别跟我们客气了。”王氏劝道。
田叔依旧摇头:“你们要是忙不过来,我找人来帮衬几天,这买卖你们还是拿在自己手里。”
真是和廖源一模一样的性子,怪不得处得像真父子似的。
沈云姝想了想道:“阿叔,我也给您说实话,咱家馍塔生意算是做起来了,往后只会越来越忙,麻糬的买卖肯定是顾不上了。不过您不想让咱们吃亏,那咱们就在商言商,您卖麻糬的钱分我们一成,这样两边都有的赚,您觉得如何?”
田叔看了眼廖源,后者朝他轻轻点头。他眉头皱着,想了好一会,才松了口。
“这事我回去和村里人商量商量,也要有能干的人才行。”
“成,那我等您消息。”
沈云姝爽快地应了,却见田叔欲言又止,她反应很快,一下子想到了他在犹豫什么。
当初卖花馒头太过顺利,竹篮需求量大,她自信过头,给田叔说了大话。结果馍塔一出来,馒头花问的人就少了,用不到那么多竹篮,除了少数讲面子的人家会采纳她的建议,买几个给贵客装喜馒头用,几乎很难卖出去。
而她让田叔做的款式又不适合平日家用,结果自然就滞销了。
田叔一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卖得不好,但也只是爽朗一笑。
“没事,什么时候卖完了跟我说一声就成,我再做几个,不费事。如今村里也不用我事事操心,有空我就做些挑进城卖卖,能挣一个是一个。”
田叔越是这样,沈云姝就越是内疚,暗自下决心一定要把竹篮的销量提起来才行。
田叔坐了一会,由廖源陪着去街上置办了点油盐后就回村了。
过了两天,田叔田婶带着村里的一对小夫妻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