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韶华回到承安侯府,就将自己关在房中失声痛哭。
宫中的事情,顾清瑶早已让人告知裴景淮和承安侯。二人对于傅韶华的遭遇不胜唏嘘,可也知晓,这都是她自己选择的。
“方才二皇子的人来说,三日后接傅韶华入府。”
顾清瑶想起方才那个嬷嬷刻薄的嘴脸,不由叹气,“瞧那嬷嬷也不像是个好相与的,如此草率地接进府里,连个像模像样的婚仪都没有,日后傅韶华怕是不好过了。”
“这几日那嬷嬷都要在霜月阁?”
裴景淮将视线从书本移开,“听说是宫里来的?”
“是啊,说要教导她规矩。”顾清瑶点头,“谁不知道宫里的嬷嬷最会罚人,她又不受二皇子待见,这几日怕是难捱。”
“你觉得,这件事情是谁在背后发力!”
裴景淮放下书本,坐着轮椅来到顾清瑶身边。
“猜不透,感觉谁都没捞到便宜。”顾清瑶思索片刻,“二皇子被算计,暂时不能参与朝政,太子虽说没有被波及,但皇后被幽禁,也损失不小。雍帝当真会权衡,两个谁也没好到哪去。”
“听说雍帝纳了新人?”
“是啊,纳了三个,两位朝臣的女儿封了选侍,只一人得封淑仪,倒也少见。我记得,是外放回京的吏部左侍郎贺知诲的小女儿。”顾清瑶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唏嘘道:“我是真没想到,雍帝他居然也要选妃,不过你是没看到,听到雍帝要纳这三人,姜皇后和宁贵妃的脸色有多难看。”
“雍帝并非贪恋女色之辈,这三人可有什么特别?”
顾清瑶摇头,“我没参与前面的诗会,也不知道这三人有何特别,不过那个贺家女儿,全程蒙着脸,也不知雍帝看中她什么了。”
“玹夜,去查一查这个贺知诲。”裴景淮皱眉,“贺知诲十四年前外放临安,他有个女儿是先帝的选侍,先帝驾崩时因有遗腹子躲过一劫,后来生了个儿子,母子一直住在临安。这些年,他竟又多了个女儿吗?”
“他给两任皇帝做岳父?”顾清瑶挑眉,“他倒有点本事,日后这辈分,可乱得很。”
“雍帝尚在壮年,最后那位置落在谁头上都不好说。听闻梧州出事,二皇子主动请缨,如今二皇子出事,想来这差事会落到太子头上。”
裴景淮拿出东离舆图,指着梧州道:“二皇子不会无端生事,这梧州,说不定有他想要的东西,或许是人,又或许……”
“他要梧州!”
顾清瑶接着裴景淮的话道:“梧州虽不是兵家必争之地,可它是盛京通往南境的关键所在,扼锁南北之咽喉,若是能拿下梧州,南北往来将更加便利。一直以来,梧州都隶属盛京管辖,太守程怀笙可直接上书直达天听,他也算是外放的官员里少数得雍帝信任的。”
“看来你下了不少功夫。”裴景淮赞许地看着顾清瑶,“他外派梧州已有六年,期间梧州政通人和,百业兴盛,是少有能做出实绩的好官。如果梧州真的出事,他必定会上书朝廷,就是不知道,这次所为何事。”
“你可派人去查了?”
“刚派出去,盛京到梧州,快马加鞭尚需十多日,消息没那么快能传回来。”
见顾清瑶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裴景淮宽慰道:“你放心,程怀笙不是无能之辈,若真有他难以应付的,他会求助。”
顾清瑶摇头,“明枪易挡暗箭难防,就怕有心人使计。”
“你若不放心,我让允明过去一趟,他那里离梧州不远。”裴景淮抱住她,“放宽心,不会有事的。”
顾清瑶靠在他怀里,思绪万千。
梧州之行,是建功立业的绝佳机会。顾清尘在弘文馆,即使有所为,上面还有诸位大儒压着,怕是难以出头。若是能随行梧州,无论功绩多少,都能在朝臣中崭露头角。她不觉得顾清尘甘居幕后,以他的才能,站在勤政殿更能一展宏图。
得想个办法把顾清尘塞进去才是。
一想到裴景淮随时可以派人去查访,顾清瑶羡慕不已。
看来,她也要加快速度招兵买马了。
……
不出三日,梧州之事就传遍盛京了。
梧州近来多雨,太守府也命人疏通河道,时时监控水位。可不知为何,一夜之间,梧州三条主干河道桥梁坍塌,堵塞河流,水淹农田,殃及人命。程怀笙从太守府库房支银赈灾,却发现库房失窃,空无一物。而此时,一封密折自梧州发出,上达御史台,直道梧州太守程怀笙中饱私囊,暗中贪污官银达数十万两,并伙同工部河道总督陈丰冒销工料,以次充好,偷减丈尺,致使桥梁坍塌,祸及百姓。
朝堂上下一片哗然。
就在雍帝怀疑之际,第二日,御史台得到新的消息,陈丰自尽于家中,尸体旁留有一封遗书,上面详细言明自己受程怀笙胁迫,不得不从,但此事累及百姓性命,罪孽深重,自己唯有一死,方不负天子所托,彻底坐实了程怀笙的罪名。而程怀笙,因陈丰之死,自知难辞其咎,携妻儿溃逃,不知所踪。
雍帝震怒,命皇城司联合大理寺务必彻查此事,同时捉拿程怀笙。而前往梧州赈灾的重任,落在了太子头上。
二皇子党自然不愿太子出头,双方掰扯之下,雍帝命六皇子楚晏钧陪同赈灾,同时抽调朝臣一同前往。
无论是太子还是二皇子,都不希望对方的人占到便宜,故而纷纷往队伍里塞人,短短两日,赈灾队伍便已超过三十人。经过重重筛选,最后选定了二十人,其中就有顾清尘。
顾清瑶还未来得及告知顾清尘,他便已经主动请缨了。随他一起去的,还有宁荣青和楚靖池。前者是宁致远怕太子独大,特意安排进去的,后者是雍帝为了彰显皇室的看重,“逼迫”贤亲王自荐的。
太子一行出发的时候,顾清瑶和长公主、顾衍早已候在门口。
“阿兄,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我让紫苏备了好些防疫的药材,你务必要注意身体,平安归来。”
紫苏将打包好的报复递给顾清尘,顾清尘接过,笑着道:“放心。”
“我们已经在沿路安排了人手,以备不时之需,有需要的时候,务必找他们。”长公主趁所有人不备,塞给顾清尘一块令牌,“另外,注意提防其他人,万不可掉以轻心。”
顾清尘点了点头,收好了令牌。
赈灾队伍出发后,顾清瑶扶着长公主,看了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