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街道排练厅的鼓点与藏不住的心动
街道办事处的排练厅刚刷过白墙,石灰味还没散尽,就被李奶奶带着一群退休老人的脚步声填满了。她穿着湖蓝色的运动服,一米七八的个子站在队伍最前面,手里挥着根红绸带当指挥棒,嗓门亮得能掀翻屋顶:“左三圈!胯别晃!当年我在剧团练身段,比这难十倍!”
杨永革搬了个小马扎坐在角落,手里捧着笔记本,眼睛却没看稿纸。他的视线总不由自主地跟着李奶奶转——看她踢腿时露出的脚踝,看她纠正别人动作时翘起的嘴角,看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她发梢,镀上层金边。张大爷凑过来撞他胳膊:“老杨,看啥呢?魂都被勾走了。”
“写素材。”他把笔记本往脸上挡了挡,耳根却红了。本子上哪有什么素材,只画着个简笔画:一个高个子女人挥着红绸带,旁边歪歪扭扭写着“李师傅”。
这排练厅是街道新腾出来的,专门给退休老人搞免费文艺活动。李奶奶一听说,当天就找办事处王主任拍了胸脯:“我来牵头!保证把大伙的精气神都练出来!”她拉了跳舞队、合唱队,还琢磨着办个戏曲班,忙得脚不沾地,连烤桃酥的时间都得挤。
“杨师傅,帮个忙呗?”李奶奶突然走过来,额角渗着细汗,把一摞乐谱往他怀里塞,“合唱队要练《夕阳红》,你字写得好,帮我抄几份分谱。”
“我不会谱子。”他想推,却被她按住手。“照着画就行,跟你写小说似的,把‘哆来咪’当汉字描。”她笑得眉眼弯弯,转身时红绸带扫过他手背,像条小蛇钻进心里。
杨永革乖乖坐在桌边抄谱。他确实不会乐理,把“高音谱号”画得像个小蝌蚪,“四分音符”写成小短棍。合唱队的刘阿姨凑过来看,笑得直不起腰:“老杨,你这哪是谱子,是抽象画吧?”
他正尴尬,李奶奶端着杯绿豆汤过来,往他面前一放:“懂啥?这叫艺术加工。”她拿起一张看了看,突然掏出红笔,在“小蝌蚪”旁边画了个笑脸,“这样就对了,音符也得开心点。”
排练厅里的鼓点敲得震天响,跳舞队的阿姨们踩着节奏扭动,合唱队的调子跑了八百里,却没人觉得乱。杨永革看着李奶奶穿梭在人群中,一会儿帮这个抻胳膊,一会儿教那个开嗓,突然觉得这场景比他写过的任何小说都生动。
“老杨,过来!”李奶奶突然喊他。他赶紧跑过去,被她往跳舞队里推:“就缺个男伴,你跟我跳一段。”
“我不会!”他摆手,却被她死死攥住手腕。舞曲是《最炫民族风》,节奏快得像打鼓。李奶奶带着他转了个圈,他顺拐得厉害,差点把她绊倒。周围哄堂大笑,他窘得想找地缝钻,李奶奶却凑近他耳边:“别怕,跟当年我教你走台步一样,踩着我的拍子。”
他猛地抬头,撞进她眼里的笑意里。那笑意像排练厅的灯光,暖烘烘的,把他六十四年的孤单都照得透亮。他这辈子没结过婚,不是不想,是心里总住着个人——那个二十岁时穿着水红戏服,追着他打了半条街的李桂芳。
那天的排练结束后,杨永革主动留下来收拾。他把散落的彩绸叠好,把歪倒的谱架扶直,看见李奶奶的水杯落在角落,就偷偷洗干净,倒了半杯温水。李淑琴举着手机拍这一幕,弹幕里有人刷:“单身六十四年的深情,藏在细节里啊。”
接下来几天,杨永革成了排练厅的“编外人员”。早上帮着搬音响,中午给大家买冰棍,下午坐在角落抄谱子,晚上等李奶奶一起锁门。有次下雨,他特意多带了把伞,却不好意思递出去,就跟在她身后,看着她的蓝布衫被雨打湿,心里急得直转圈。
“傻站着干啥?”李奶奶突然回头,把他拽到伞下,“六十四年白活了?不知道避雨?”她的肩膀挨着他的胳膊,他能闻到她发间的皂角香,比任何墨香都好闻。
排练厅的活动越来越红火。跳舞队排了新节目,要去区里比赛;合唱队录了视频,在街道公众号上获了奖。李奶奶更忙了,有时顾不上吃饭,杨永革就每天给她带个保温桶,里面是他学做的南瓜粥——听张大爷说,她年轻时在剧团最爱喝这个。
“你咋知道我爱喝这个?”李奶奶捧着粥碗,眼睛有点亮。
“猜的。”他不敢说,是翻遍了当年剧团的旧资料,在一张泛黄的食谱上看到的。
比赛那天,李奶奶穿着亮片舞裙站在台上,比年轻时还耀眼。杨永革坐在台下第一排,手里紧紧攥着张纸条,上面写着他想了无数遍的话。舞曲结束时,他突然站起来,对着台上喊:“李桂芳!我想跟你搭伙过日子!”
全场先是静了静,接着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李奶奶站在台上,亮片裙在灯光下闪闪烁烁,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掉,却笑着朝他比划口型:“傻样!”
杨永革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跑上台的,只记得李奶奶的手被他攥在掌心,暖暖的,像攥住了全世界。李淑琴举着手机哭成泪人,镜头里,两个加起来一百三十四岁的老人,在掌声和欢呼声里,笑得像个孩子。
回到排练厅时,夜已经深了。杨永革把那张写满告白的纸条贴在墙上,旁边是李奶奶画了笑脸的乐谱。李奶奶靠在他肩膀上,听着窗外的虫鸣,突然说:“老杨,明天教我写小说吧?”
“写啥?”
“写咱俩的故事。”她抬头看他,眼睛里的光比排练厅的灯还亮,“从街道排练厅开始,写到……写到牙齿都掉光。”
杨永革笑着点头,把她的手握得更紧了。排练厅的鼓点停了,彩绸安静地挂在墙上,可他心里的鼓,却敲得震天响。他知道,属于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在街道的排练厅里,在免费的文艺活动中,在两个老人迟来的、滚烫的爱情里。
窗外的月光爬进排练厅,落在他们交握的手上,像撒了层糖。明天,这里又会响起热闹的鼓点,又会充满欢声笑语,而他和她,会在这人间烟火里,把日子过成最动人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