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英蹲在药田垄沟边,指腹还沾着晨露的凉意。
那株稻秧嫩叶上凝着的露珠,在她指尖颤了颤,“啪嗒“落进掌心,在初阳下泛着淡青微光,像极了寒潭最清冽时的水。
她鬼使神差将露珠送入口中,清甜裹着微凉漫开,顺着喉管直往肺里钻,冻了半宿的四肢忽然暖融融的,连前几日翻地时扭到的手腕都不疼了。
林英猛地睁大眼睛,指尖掐了下虎口——不是幻觉。
“招娣!“她转身喊,声音比平时高了半分。
十二岁的林招娣正蹲在田埂上拔稗草,扎着的麻花辫被风掀得乱飞。
招娣听见林英喊她,立即抱着草筐跑过来,鼻尖冻得通红:“姐,咋了?“
“昨夜你和小栓喝的那碗米粥,是不是用这秧苗上的露水熬的?“林英攥住妹妹的手腕,掌心的温度烫得招娣缩了缩。
招娣歪头想了想,忽然眼睛发亮:“对啊!姐你给的陶罐里装着水珠子,我熬粥时加了小半碗,小栓喝完非说自己能跑赢大黑狗,追着建国绕晒谷场跑了三圈,平时他跑半圈就蹲地上喘气呢!“
她掰着手指头数,“还有春生哥,前天在咱家喝了半碗,今天见着我时,脸都没那么肿了!“
林英喉结动了动,她望着药田里稀稀拉拉的秧苗,又摸向腰间的玉坠——
这几日总觉得空间里有动静,寒潭水位降得厉害,雾气却不再像从前那样浮在水面,反而丝丝缕缕往土里钻,缠在稻种根须上,像在“喂“它们吃东西。
“你不是在枯竭......是在转化。“她对着玉坠轻声说,呼吸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
话音未落,村东头突然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嚎:“我的儿啊!这日子没法过了!“
林英猛地直起腰,那是二丫娘的声音,她记得前天路过二丫家,土灶里连火星子都没有,春生的脸肿得眼睛只剩条缝。
“招娣,把筐里的糙米装半袋。“她扯下脖子上的围巾裹住竹篮,“去喊建国把昨天晒的山参须子拿两把,要最细的。“
招娣应了声跑开。
林英抱着竹篮往村东头赶,远远就看见二丫娘瘫在田埂上,怀里的春生像团破布,嘴唇发乌。
花婶蹲在旁边拍她后背,头上的蓝布巾被风吹得猎猎作响:“他婶子,再熬熬,队里说这两日可能发救济粮......“
“救济粮?“二丫娘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上回发的霉玉米,我家春生吃了直吐!“
她低头摇晃怀里的孩子,“春生,春生你醒醒,娘去给你讨口热乎的......“
林英快步走过去,蹲在田埂边。
竹篮里的米粥还冒着热气,她舀起一勺,轻轻碰了碰春生的嘴唇:“春生,喝口粥,甜的。“
春生的睫毛颤了颤,他张开口,米粥顺着嘴角往下淌,林英又喂了半勺,这次他艰难地咽了下去。
第三口下去时,他浮肿的眼皮缓缓掀开,哑着嗓子:“姐姐......粥里有星星味。“
二丫娘愣住,伸手摸儿子的脸——原本按下去一个坑的皮肤,竟慢慢弹了回来。
她“哇“地又哭起来,这次是带着抽噎的喜泪:“活了,我儿子活了!“
林英把竹篮塞进她怀里:“每日喂两次,别烫着。“她转身要走,却被二丫娘拽住裤脚。
女人额头抵着她的鞋面,声音闷在泥土里:“英子,你救了春生,要婶子做啥都行......“
“等秧苗活了,帮我看田就行。“林英抽回腿,脚步却顿了顿,“记着,这米是用后山山泉泡的,别往外说。“
回到家时,李桂兰正靠在炕头补衣服,针脚歪歪扭扭。
见女儿进来,她放下针线:“英英,我听招娣说......“
“娘别问。“林英打断她,从柜底摸出个粗布口袋,“我去趟北坡。“
她钻进柴房,反手锁上门。
指尖刚触到玉坠,眼前便闪过白雾——空间里,寒潭水面只剩尺许深,潭底的碎石都露了出来。
但雾气不再飘散,而是凝成细丝,缠在她前日埋下的稻种上。
那些普通的稻种吸饱了雾气,外壳裂开细小的缝,嫩白的芽尖正往外钻。
林英蹲下来,把二十斤稻种均匀埋进雾最浓的土坑里,又用寒潭水浸过的灵土盖上。
她摸着湿润的泥土,轻声说:“要是这雾真能催生......就救一村人吧。“
三日后的清晨,二丫家田埂围了一圈人。
“这是咋回事?“王木匠蹲在地上,用烟杆拨拉着秧苗,“我家的秧苗早烂成泥了,她家的咋绿得跟春天似的?“
二丫娘攥着衣角笑:“英子说这是北岭神庙前的'醒魂谷',山神托梦让她救急的。“
她蹲下去,轻轻碰了碰秧苗,“昨儿刚种下,今儿就发芽,明儿准能抽叶。“
人群里传来抽气声。
刘大丫挤进来,扒开自家田埂的土,焦黑的烂秧混着泥浆,再看二丫家的田,嫩生生的绿芽整整齐齐立着,叶片上还凝着露珠。
她“扑通“跪下去,对着二丫家田埂磕头:“英子是活菩萨!“
消息像长了翅膀,晌午时分就传遍全村。
林英刚从山里回来,就见晒谷场围了十多号人,有抱稻种的,有提瓦罐的,七嘴八舌喊:
“英子,给我点神种!“
“我家娃也肿了,求口粥!“
她站在院门口,望着这些从前见了她绕道走的乡邻,喉间发紧。
正要开口,身后突然传来脚步声,赵铁山揣着双手挤进来,皮帽子压得低低的,遮住半张阴鸷的脸:
“都散了!神种!我看是偷了国库的良种!“
人群霎时静了。
赵铁山扫了眼林英,又看向秧苗:“县上的良种都是带编号的,你这秧苗根系粗得邪乎,叶面还泛青光,当我们没见过?“
他掏出皱巴巴的本子,“我这就去公社举报,私藏统购物资是要蹲大牢的!“
林英冷笑一声,往前迈了半步,她身高比赵铁山还高半头,阴影罩住对方:
“赵叔记性差?我娘咳血那回,你说'猎户家的闺女能懂啥医',转头山神托梦说,若我不救一村人,林家三代绝后。“
她指向村后北山,“你要查,就去问山神。“
“问啥山神?“熟悉的公鸭嗓从人群后传来。
田会计搓着冻红的手挤进来,肩上还搭着个黑布包。
他蹲在秧苗前,捏了撮土放进随身携带的玻璃管,又摸出个小秤称了称:“土壤里有微量矿物质,和北岭的野山参地有点像。“
他转头看向春生,那孩子正追着麻雀跑,脸蛋红扑扑的,哪还有半分浮肿,“这娃能下地,总不是假的。“
赵铁山的脸涨成猪肝色:“田会计,我有证据......“
“证据?“田会计拍了拍他的肩膀,“等春耕后看产量,要是真能救饥荒,别说良种,就是神仙种,公社也得给英子记功。“
他冲林英使了个眼色,“走,去队部喝口热水,我还得记两笔账。“
人群哄地散开。
林英望着赵铁山攥得发白的拳头,又看田会计走远的背影,摸了摸袖中的玉坠,潭水的凉意比往日更甚。
深夜,林英站在空间里,借着月光看潭水。
怪事发生了。
原本只剩尺许深的寒潭,水位竟回升了半寸。
潭底隐约有暗纹流动,像呼吸般一起一伏。
她从外界拔了株普通秧苗放进来,不过半刻,叶尖就凝出露珠,比白天的更清亮。
就在她要凑近细看时,玉坠突然发烫。
潭水“轰“地翻涌起来,雾气凝成一道模糊的人影,轮廓像极了她在现代执行任务时,牺牲的队长。
人影张嘴欲言,林英猛地后退,撞在空间的石壁上,人影瞬间消散,潭水“唰“地降了三寸,雾气稀薄得几乎看不见。
“原来是这样......“她摸着发烫的玉坠,终于明白。
空间在回应她的善举,却也在消耗本源。
就像人输血,救了别人,自己的元气也会大伤。
窗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林英掀开窗纸,月光下,陈默抱着个布包站在雪地里,发梢沾着雪粒。
他抬头看见她,露出清浅的笑,把布包举了举:“我在二丫家田头采了株秧苗,做了切片。“
他顿了顿,“你动了不该动的东西......但若是为了救人,我愿替你守这个秘密。“
林英望着他镜片上的冰花,突然从怀里掏出个青瓷瓶,扔了下去。
陈默接住,瓶身还带着她的体温。
“里面是雾露浓缩液。“林英说道,声音轻得像叹息,“你要是病了......记得用。“
陈默低头看瓶,再抬头时,林英的窗户已经关上。
他摸了摸瓶身,转身往知青点走。
雪地上,两行脚印交叠着,很快被新下的雪盖住。
山梁上,赵铁山蹲在岩石后,手里捏着公社批文的草稿。
他刚要往怀里揣,一阵风卷着雪粒扑来,草稿上“查封林英家“的字迹被雪水浸得模糊,只余下“查“字的半边,像道裂开的伤疤。
林英裹着被子坐在炕上,望着窗外的雪,玉坠贴在胸口,还留着刚才潭水翻涌的余温。
东山顶的启明星亮了,林英闭上眼,听见玉坠里传来极轻的“叮咚“声,像寒潭解冻时的第一滴水。
但此刻,她只愿在这黎明前的黑暗里,多睡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