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未收到过所谓海外来信,对此完全不知情。请对方提供原始信件进行技术鉴定,包括纸张、墨水、邮戳的详细检验。”
“李红梅与我素有积怨,其证词真实性存疑。我要求与她当面对质,并申请对她与举报人姜维民的关系进行深入调查。”
她敏锐地将焦点引向姜维民和李红梅,指出其诬告动机。
“我强烈怀疑,这是姜维民为掩盖其在后勤股期间的严重经济问题,而进行的恶意报复和政治构陷!
请工作组务必彻底清查姜维民经手的所有账目!”
与此同时,被暂时停职、限制在营部一间办公室的周卫国,面对审查人员,同样表现出惊人的镇定。
他没有急躁申辩,而是站在一个军官的角度进行冷静分析。
“我以军籍和党性担保,沈令宁同志绝对清白。
举报内容漏洞百出:第一,特务活动讲究隐蔽,她若真是特务,为何要高调承包茶山吸引所有人目光?
第二,赵长河将军的革命忠诚经受过血与火的考验,污蔑其家属,目的恐在于动摇军心,抹黑我军高级将领!
第三,第三,所有指控围绕姜维民调离后发生,时间点巧合得令人怀疑!
第四,李红梅证词反复,与沈令宁有私怨,且与姜维民关系密切,其证词极不可信。”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审查者:“我认为,当前首要任务,应是立刻彻查姜维民在后勤股的所有账目及经手物资!
他的问题,才是真正可能危害部队建设和国家利益的关键!
我请求组织批准,立即查封其原办公室,进行彻底搜查!”
周卫国的思路与沈令宁隔空呼应,都精准地指向了姜维民真正的命门——那本账本。
工作组内部产生了分歧。
姜主任面对“铁证”和同宗子弟姜维民的举报,初期倾向于宁可信其有。
但沈令宁和周卫国异常冷静、逻辑清晰的反驳,以及他们不断强调要查姜维民账目的态度,也引起了他的深思。
他性格古板多疑,但并非完全不讲道理。
就在僵持时刻,周卫国通过一位绝对信任的老战友,巧妙地将一封密信送到了此时正在邻省军区视察工作的赵长河将军手中。
信中没有求情,只客观陈述了事件经过、指控内容,以及沈令宁和周卫国的核心反驳观点,尤其强调了有人试图将脏水引向赵家这一点。
赵长河震怒:“我与沈令宁认干亲,这事经得起查!就怕这背后捅刀的人经不起查啊!呵!”
他一生戎马,最恨这种背后捅刀子的龌龊行径,尤其是竟敢构陷到他家人头上!
他没有直接干预松涛沟的调查,而是立刻以军区名义,向更高层级发函:
郑重说明与周沈两家的关系纯属革命情谊,家人往来清白经得起任何审查,并强烈要求对诬告者及背后可能存在的特务破坏活动彻查到底!
这封信函,像一枚重重的砝码,瞬间打破了平衡,给这封诬告信升了一个高度。
高层压力加之沈周二人有理有据的辩护,姜主任终于下定决心。
“查!立刻组织人手,彻底清查姜维民原办公室!一寸地方都不许放过!”
他倒要看看,这个远房侄子,到底藏着什么鬼!
姜维民的原办公室灰尘弥漫,弥漫着一股旧纸张和铁柜锈蚀的混合气味。
工作组和保卫科的人联合行动,将所有物品逐一清出登记。
搜查持续了大半天,几乎一无所获。
就在众人有些疲惫懈怠之时,暂时审核通过跟着梳理证剧的周卫国。
看似无意地走到一个厚重的旧文件柜后面,用手电筒照着角落:“这里……好像有个缝隙?”
一名年轻的战士闻言,费力地将文件柜挪开少许,果然发现柜体与墙壁之间有一道极细的缝隙,不像自然形成。
他尝试用匕首撬动旁边的一块地脚线,竟然松动了!
取下地脚线,后面赫然是一个小小的、人工凿出的暗格!
所有人的精神瞬间绷紧,眼睛盯着那个小暗格!
姜主任亲自上前,戴着手套,从暗格里取出了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本子。
油布被层层打开,那本记录着姜维民累累罪证的账本,终于以一种“合理合法”的方式,重见天日!
姜主任快速翻阅着,脸色越来越铁青,呼吸都变得粗重。
上面不仅详细记录了一笔笔倒卖军需物资的数量、时间、经手人,涉及外部某些黑市人员与老鹰嘴流窜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换、物资交换等等。
更可怕的是,在一些看似普通的物资记录后面,还用极其隐晦的代号标记了某些特殊物资的流向,姜主任敏锐地查觉到这些信息指向特务组织!
此外,还有几笔大额款项的去向不明,疑似为特务活动经费!
这远远超出了贪腐的范畴!
这不仅仅是一次诬告了,这是坐实了姜维民的特务身份!
“混账!败类!”
姜主任气得手都在抖,为自己竟被这样一个家族败类利用、险些酿成大错而感到无比的愤怒和羞愧。
几乎同时,技术鉴定的初步结果也送了回来:那些“海外来信”的纸张是国内某个特定厂家近两年才生产的,邮戳伪造痕迹明显。
茶山“起获”的电台序列号确属境外特务组织一批丢失的设备,且埋藏点土壤微生物活跃度显示是近期才被扰动,与沈令宁长期活动区域的地表状态不符。
铁证如山!
真相彻底反转!
姜主任的脸色铁青如铁,握着账本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颤抖。
账本上那些冰冷的数字和隐晦的代号,像一把把尖刀,刺穿了他最初的怀疑,也刺破了他对同宗子弟最后一丝或许存在的侥幸。
愤怒和一种被愚弄、险些铸成大错的后怕交织在他心头。
他猛地抬起头,眼神锐利如鹰隼。
声音因极力压制怒火而显得异常冷硬,对着等候命令的工作组人员和基地保卫科干部,斩钉截铁地下达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