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府
嘭嘭嘭~~~,嘭嘭嘭~~~。
张义居住的房间,房门被人敲响。
同时,传来叫喊声:“于总管,于总管!快醒醒啊!大事不好了!”
张义自回府以后始终未睡,就等着平安仓火起。
现如今,急促的敲门声响起,心里顿时踏实不少。
故意又等了片刻功夫,他才慵懒的回道:“谁啊!大半夜的,瞎折腾个啥!”
说着,他就缓缓起身下床。
此时,外面已经听到动静,就大声喊道:“于总管,出事了啊!刚接到消息,说是平安仓起火了!”
张义闻言,立即装出一副慌张模样,迅速拉开房门,惊诧看着门外家丁。
“你说什么?平安仓起火了?”
家丁拉着对方的衣袖走出门外,指着远处被火光映红的天空。
“总管,你看啊!”
张义愣神片刻,就一拍大腿:“嘿!特么的!”
转身披了一件袍子,就向着后院方向狂奔而去。
一会儿功夫,当他见到同样被吵醒的萧思礼,就朗声说道:“老爷!平安仓起火了!”
萧思礼看着远处火红的夜空,眉头几乎要拧到一起:“我知道了!”
随即看向对方:“究竟怎么回事?有没有派人查看情况。”
“老爷且回房稍待,小子这就亲自去查看情况!”
说罢,不等对方反应,张义就小跑着去了马厩。
等张义带着几名家丁护卫赶到平安仓时,就见冲天的火焰在寒风中肆意舞动,已经将临近几座仓库点燃。而平安仓守军统领王木,正指挥着手下兵卒取水救火。
“王将军!究竟是怎么回事?”
张义一副兴师问罪的模样,大声质问王木。
王木哪有闲心理会对方,若火势得不到控制,不要说自己的脑袋了,连同家小的性命都保不住。
“我特么上哪儿知道去!”
他烦躁的回了一句,就继续指挥着手下去水井提水。
这时,李盟也已经骑着快马赶到。
当他看清面前状况,痛苦的双眼一闭,身体晃了几晃,就从马背上一头栽下。
良久,等他睁开双眼,就见于总管正蹲在自己面前,一脸关切的看着自己。
李盟仿佛见到救命稻草似的,一把将其抓住:“于总管,下官对您一向恭敬,可不能放手不管啊。”
张义长叹一声,拍了拍对方手背:“李仓曹,还是救火要紧!至于其他……,且容于某想想办法!”
“对!对!救火要紧!对!救火要紧!”
一语惊醒梦中人,李盟挣扎着起身,再不提脱罪的事情,指挥着陆续赶到的其他官吏开始救火。
张义站在远处,倒背双手,看着在风中肆虐的火焰。同时,心中想着心事。
如今事情已经成功一半,接下来就该试着说服朱韬,让其按照自己的计划走下去。
一场大火整整烧了三天,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初四的这天上午,才将其彻底扑灭。
经过一番点算,原本储存的粮草,抢出的还不足一成,剩下的全被这场大火所吞没。
等众人冷静下来,才发现一个重大问题。粮草不足以维持驻军补给,哪怕不算城外的五万人马,也有很大亏空。
于是,由朱韬牵头,再次将萧思礼以及一众文武请到守备衙门议事。
他先介绍了粮草不足的情况,又继续说道:“再告诉大家一个事情,前几天的大火,应该是引起了敌军的注意。导致最近几天,他们攻城越发凶猛。若不是众将防守得力,有好几次险些被他们冲上城头。”
说到这里,他看向在场众人:“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诸位议一议吧,现在外有强敌,内又面临粮草不足的局面。我等该如何破局,以改变现状?”
随着话音落下,偌大的议事厅安静的落针可闻。在场的几十人,竟然没有一个提出建议,纷纷愁眉苦脸,坐在那里唉声叹气。
朱韬见此场景也是无奈,只能将目光投向萧思礼,寄希望对方能想个对策出来。
萧思礼见对方看过来,心里不禁哀叹:我又不是大罗神仙,也变不出粮食啊。
直等了良久,一名统领打扮的将军说道:“将军,城里的粮商可是不少,他们手里应该有大批存粮。”
“哦?”
朱韬应了一声,便看向对方。
只可惜,此人只说了一句,就低下头再不吱声。
朱韬暗骂了一句滑头,同时在心中腹诽:粮商有存粮的事情,还用的着你提醒?难道本官不知道吗?关键是怎么弄出来!总要有个人跳出来说句话!是买,是借,甚至是抢!本官才好借题发挥!
正在这时,身后有个声音冒了出来。
“他们手里的粮食就不用想了!”
众人循声望去,就见是萧府的总管于则成。
此时,张义已经缓缓起身,先向老爷萧思礼行了一礼,这才朗声说道:“在起火之前,于某就找他们征缴了二十万石粮食。”
说到这里,他看向朱韬:“当时于某还找朱将军借过兵呢。”
朱韬当然记得此事,不过还是存了侥幸心理:“他们手里应该不止二十万石吧?或许还有……。”
不等他把话说完,张义已经出言打断:“就算有,也不会太多!将军,咱们可是整整十八万人马,连同城里的百姓,你算算一天要消耗多少粮食?粮商手里怎么可能有这么多存粮?”
说罢,他就坐回到了椅子上。
一番话,算是切断了所有人的算计。
朱韬更是用求助眼神看向萧思礼:“使君,若是给上京写一封求助书信,你以为如何?”
萧思礼哪里不知道对方算计,明着是给远在上京的皇帝求粮,实际距离大同最近,且有足够粮草的,只有南京析津府。
换句话说,朱韬在用皇帝给萧思礼施压,迫使对方从析津府调集粮草支援大同。
萧思礼多年官场历练,又岂会中计。
他将双手一摊,表情充满了无奈:“将军,非是本官不愿意伸出援手,而是你想过没有,此去析津府路途遥远,再筹集粮草运往大同,至少要十天半月以后。你觉得,城里仅存不多的粮草,能允许大军坚持如此之久吗?”
“这……!”
朱韬刚才说的那些,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现如今被对方一口回绝,就更没了主意。
“总不能束手待毙,在城里等死吧?”朱韬赌气说道。
他的话音刚落,一个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
“将军,于某倒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